宏观经济学知识问答

1.库兹涅茨倒U假说:倒U假说,又称库兹涅茨曲线。库兹涅茨认为,在经济发展不足的阶段,收入分配会随着经济发展而趋于不平等;之后,在经历了一段收入分配暂时没有大变化的时期,达到经济充分发展的阶段,收入分配会趋于平等。如果横轴代表经济发展的一些指标(通常是人均产值),纵轴和横轴代表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指标,这个假说揭示的关系是倒U型的,所以命名为倒U型假说。库兹涅茨假设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长期趋势是:在前工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经济增长初期快速扩张,随后短期稳定,然后在增长后期逐渐萎缩。倒U型假说背后的决定性因素是人们普遍关注和讨论的问题。库兹涅茨认为,使分配不公平的力量包括:(1)储蓄集中在高收入人群手中;(2)增长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变化同步,工业的收入不平等高于传统农业;(3)工业化中的集中趋势也会造成极大的不平等;(4)政府对产业的援助导致城乡不平等。同样减少不平等的力量有:(1)国家可以通过立法等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不平等,如救济法、累进税、财产税等;(2)技术创新会导致行业或企业的兴衰,原有的利益分配格局会发生变化,从而减少收入分配的不平等;(3)人口变化,比如人们会从低收入部门转移到高收入部门,这样会缩小收入差距。这种劳动力流动具有“搅动”效应,缓解收入不公;(4)对于发展中国家,很多人想象的是所谓的“滴流效应”,即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分配的利益会自上而下滴流,导致收入分配差距缩小。

库兹涅茨提出假说后,许多经济学家对这一话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增长过程的解释,包括人口迁移、产业结构转换、社会生产关系、所有制、社会阶级、殖民地和政府作用;(2)发达国家经验对发展中国家的适用性,因为库兹涅茨假说是建立在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的。他自己认为:“今天不发达国家的增长起点与进入现代经济增长前夕的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1973)。从资源和人口迁移的角度来看,发达国家在其现代化进程中使用世界范围的资源作为其发展的动力。把世界各地的地区作为其人口迁移的地方,比如瑞典,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并不是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转移到城市,而是绝大多数人口都迁移到了美国,这是后发国家不可能做到的。(3)不公平变革的政治后果。(呵呵,这个问题是2000年武大考研真题,刚在专业课复习过)

2什么是收入政策?为什么收入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应对成本推动型通胀?

收入政策是后凯恩斯主流学派提出的政策主张之一,是指政府为影响货币收入或物价水平而采取的措施,其目的通常是降低物价的上涨速度。政府采取的限制工资和价格的强制性或非强制性政策,以降低一般价格水平的增长率。目的是影响或控制物价、货币工资和其他收入的增长速度,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以外的一种政府行为。支持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经济学家认为,通货膨胀是由于企业给予劳动者的工资过高,导致企业成本上升,从而引发通货膨胀,而新一轮的通货膨胀又会增加生活成本,使劳动者不断要求更高的工资,从而造成通货膨胀的持续上升。采用收入政策,限制企业支付给工人的工资,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控制通货膨胀。因此,收入政策的目的是应对由生产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3讨论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以及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调的重要性。

货币政策是政府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控制国民经济的一种手段。主要有三种:1调整存款准备金率;2.公开市场操作;3.调整再融资利率。货币政策通过控制经济运行中的货币量来影响利率,而利率对投资有很大的影响,进而通过投资的变化来调节国民收入,起到调节宏观经济的作用。而当社会经济过于低迷,利率过低时,LM曲线进入“凯恩斯陷阱”区间,即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是无限的,无法通过调节货币供给来调控宏观经济。这时候就应该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让经济走出萧条,恢复国民经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可以弥补两种政策单独使用时的缺陷,因此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配合对国民经济的调节作用很大。

呵呵,回答你的问题是考研课程培训~ ~ ~希望我的回答能让你满意。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可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