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物技术的人未来就业前景如何?可以参加什么样的工作?
出路:四个就业渠道
相对于计算机、电子等热门专业或者化工、机械等传统专业,生物专业的就业形势并不乐观,但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潜力专业,生物专业的前景还是很令人期待的。认清形势,找准定位,未雨绸缪,为自己的未来做好长远规划,创造更好的条件迎接未来的挑战。一般来说,生物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有四个就业渠道:
渠道一:工业、医药、食品、农林牧渔、环保、园林等行业的企事业单位、行政部门的R&D人员或技术人员。
这个方向按照待遇和工作环境从高到低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跨国公司或大型生物技术外企的技术支持。如宝洁、玛氏、联合利华、伯乐公司。这类公司主要招名校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工资待遇很好,福利优厚,培训机制完善,大公司的经历也能为个人未来发展提供更高的平台。这种单位可以说是生物专业最好的出路了,竞争激烈,对英语尤其是口语要求很高。
2.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监察员。2007年报考生物专业的国家公务员还没有找到。如果他们报考无专业的公务员,只会挑战“百里挑一”的就业机会。毕业生一旦被事业单位录用,工资一般在2000元以上。相关机构主要有疾控中心、物证中心、食品检验所等。,但相关岗位人员需求不大。以北京为例,每年只招收十几个学生,以本地学生为主。这类职位需要长时间的备考,考完还要花很长时间的面试和复习,而且招录人数少,竞争激烈。但这类岗位对专业知识要求不高,工作稳定,工作强度低,福利待遇好,保障多样,是生物专业女生的首选。
3.生物技术服务公司或非公有科研单位。生物技术服务公司,如上海龚升、北京奥科、深能蔡波、北京博奥、三博袁志等。这些公司一般以引物合成和测序为主,他们的技术人员主要操作测序仪和合成器。工作繁琐,技术含量低,经常需要加班。硕士毕业生工资在2000-3000元之间。华大基因、北大生命科学园等科研机构对专业基础的要求更高,研发工作的辛苦和枯燥也超出了普通人的承受范围。如果你想在生物技术领域“出人头地”,不妨试一试,因为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你可以学到一些技术,培养良好的科研能力。但是毕业生开始工作的时候,工资一般。如果能拿到研究成果,他们会得到一定的提成和奖励。
4.酒厂、生物制药等企业的技术人员。现在社会上有很多民营企业,比如生产木糖醇、酒精等产品的,也招收生物专业的学生。岗位大多是技术人员,工作比较辛苦。不过这类岗位待遇比较好,比如张裕,青岛啤酒,五粮液。工资更高。硕士毕业生刚工作可以拿到3000元左右的月薪,工作两年基本可以成为技术骨干。
另外,生物学特别是微生物学专业的毕业生,也可以把目光投向一些生物制药和疫苗公司。现在社会上有很多外资和医院挂靠的药企,也有很多做疫苗的公司。一般研究生会比本科生机会多,待遇也比本科生高。面试前要对应聘公司的背景、产品、专业知识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成功的几率会更大。
渠道二:高校及其他教学单位教师。
随着高校向综合性大学发展,高校对生物教师的需求也随之增加。而高校对学历要求较高,毕业后很难进入一线城市的大学或重点大学。一般大学每个系都可能有一定数量的名额剩余,可以尝试一下。
除了高校,毕业生还可以把目光投向初中和高中。因为高考改革,生物课在“3+X”模式中占据了比较重的权重。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生物都被提升到了与物理、化学等学科同等重要的位置,因此对中学生物教师的需求很大。据了解,发达地区重点中学教师的年收入高达6万元,而欠发达地区普通学校教师的年收入为2至3万元,学校还可以提供各种保险。对于有志于教学的毕业生,建议考取普通话等级证书和教师资格证,在校期间多参与教学实践。不要觉得硕士毕业成为中学老师是大材小用。很多中学老师在工作了几年后又回到学校继续收费。作为一名研究生,只要表达能力和专业技能好,报考中学教师岗位还是有一定优势的。
渠道三:深造或出国
很多人选择学习这个专业是出于对生物学的热爱,而不是出于功利目的。当他们毕业时,他们不愿意放弃他们所学的知识,加入其他行业。要想成为生物领域的精英,他们必须有很强的科研能力,所以他们中的很多人选择考研,而当他们毕业的时候,考博士或者出国就成了他们继续深造的一种方式。
一般来说,如果不是跨专业,这个专业的硕士生和博士生还是比较好考的。同时,选择一个好的导师也可以为以后的深造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因为不同导师的研究方向差异很大,所以对学生未来的升学或就业方向也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考生在报考研究生之前,不妨参考一下自己想与之报考的研究生的就业情况。
生物专业的学生中一直流传着一句话:“学生将来要么出国,要么赌博。”虽然是个笑话,但却为生物学毕业生指出了另一条重要的出路。生物专业申请国外大学研究生奖学金会比其他专业容易。如果不确定,要自费准备。相对来说,生物专业在国外找工作比在国内容易,但是收入上和计算机、电子等国外其他专业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渠道四:转向销售、管理等行业。
销售和管理岗位的门槛相对较低,沟通能力、耐心和毅力是必备素质。相对于其他职业,销售和管理有更广阔的成长空间。对于生物专业的毕业生来说,可以说进入生产生物制剂、生物设备等产品的企业做销售和管理是有用的。建议研究生在校期间多关注市场调研、策划(包括策划报告撰写)和销售技巧。
辩题:生物学就业是冷还是暖?
Pro: 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生物专业就业前景广阔。
20世纪下半叶,生物学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尤其是分子生物学,彻底改变了生物学在自然科学中的地位。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生命科学将成为自然科学的主导学科,甚至有人预言21世纪将是生物学的世纪。的确,生命科学对自然科学的推动作用不亚于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的物理学。美国著名杂志《科学》评选了1995至2002年的十大科学成果,生物科技成果连续六年占据半壁江山。如今,人口、环境、粮食、资源和健康等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的解决也依赖于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进步。可以说,生物学已经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生物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广阔。
相反:我国生物产业化任重道远,生物专业就业前景堪忧。
虽然生物的广泛应用和快速发展是必然趋势,但与IT行业相比,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产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相关的制药、保健等行业也不够发达,无法吸纳太多的毕业生。随着国内高校的扩招,除了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类院校,很多二类院校也开设了生物系,招生量大增,就业竞争自然激烈。
生物学毕业生最相关的行业是生物技术行业,而生物技术如今的辉煌成就主要体现在前沿层面,对人才的要求很高。查阅国内知名生物企业的招聘广告,不难发现,大部分都要求毕业生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生物学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低,所以大部分本科生选择考研深造。以南方某大学为例。2003级生物技术某班31学生中,只有3人从事专业对口,18人在考研,其余10人分别转入销售或其他行业。据统计,我国生物相关专业平均考研率已达38.76%,个别专业超过50%,远高于其他专业。
展望:生物学的黎明
虽然目前国内生物学的就业形势并不乐观,但是如果能提前规划好自己的未来,在生物学领域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近年来,全球生物产业发展迅速。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等一批新兴产业正在迅速形成。相应的,中国对生物产业的关注和投入也在逐年增加。在“十一五”规划中,生物产业被视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产业。2020年,我国生物产业增加值将超过2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4%,成为高科技领域的支柱产业和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2007年,中国生物产业继续快速发展,工业总收入超过7000亿元,同比增长24%。
随着生物产业的快速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生物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激增,生物专业的研究生将会有很大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