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差评被起诉

深圳罗湖一女子连日来多次点外卖并给商家恶意差评,威胁给自己退款或赔偿,竟非法获利1400余元。目前,该女子因涉嫌敲诈勒索已被警方逮捕。该女子交代,由于失业经济压力大,又无经济来源,偶然得知差评商家会主动联系赔偿,于是采取这种投机取巧的方式非法获利。

点外卖如何盈利,简直不可思议。然而无独有偶,南京某小区的外卖食品却频频被盗。经警方调查,小偷是一名正在复习考研的大学生。据悉,该大学生由于家境贫寒,在自己的外卖被偷一次后,产生了报复和占便宜的心理,于是开始偷外卖。

这两个看似不同的事件都是通过外卖联系在一起的。施暴者都声称自己经济条件差,生活压力大,导致心理扭曲。但是,贫穷和经济困难不应该成为为这种行为开脱的借口和托辞。

爱占便宜是一种普遍的心理,也是很多人愿意做的事情。但是,为了一点小便宜而采取一些违法行为,确实是不可取的。俗话说,占小便宜吃大亏。很多人因为占了眼前小利益的便宜,失去的更多。这种利用爱情的侥幸心理,其实就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小便宜来获得相应的满足。人在压力大的时候容易产生心理焦虑,而占小便宜的行为会产生某种紧张而兴奋的心理反应,抵消掉之前的焦虑。所以每次相应的焦虑产生的时候,就会继续占小便宜。这样的恶性循环也会让这种错误越来越严重,欲望越来越膨胀,最终导致无法控制的局面。

这种事件还有一个心理机制,就是人的成长过程中物质的匮乏,对贫穷的记忆其实是一种心理上的缺失。这样的人内心会有对物质的渴望,物质会成为欲望的表现。就像南京大学生偷外卖一样。据新闻报道,小偷家庭困难,家中三兄妹全部辍学打工。只有他上了大学,准备考研。这样的家庭环境会有相应的物质匮乏。显然,贫穷是它成长的背景。

此外,如果你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受到刺激,比如偶尔占点小便宜,被父母和其他人以不正确的教育方式贴上负面标签,你的孩子就会被认定为“小偷”或者喜欢占小便宜的人,从而导致成年后的心理缺失。

恶意差评威胁商家退款或赔偿的行为,其实是占了小便宜,但最终还是被警察抓了,吃了大亏。其实她的行为是一种侥幸,因为现在点外卖已经成为很多人的日常,各大平台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外卖结束后,消费者的评价对商家平台乃至外卖骑手都非常重要。女方利用商家对此很重视,占了便宜。

面对敲诈,商家往往不会选择核实事实、积极维权,而是用“破财免灾”的方式来化解,这也说明了商家在与平台关系中的弱势处境。因为平台的发展,比例的反复提高让一些商家苦不堪言,甚至退出平台。平台单方面的评价机制就是扼住商家的咽喉,因为客户评价和店铺评分与平台推荐量和展示量息息相关。一旦口碑下滑,商家就要付出更多的宣传和展示费用,这对于用一毛钱一分钱计算成本收入的商家来说,无疑是非常痛苦的。平台为了留住消费者,其实很多时候是在牺牲商家和骑手的利益。

但是,归根结底,最终受损的还是消费者。如果商家被“强制”下线,会给消费者带来不便,影响消费者的判断甚至失去这种选择权。所以希望平台和商家联合起来抵制这种恶意差评的行为,不要因为一些“害群之马”不仅伤害了人的饭碗,也伤害了彼此的信任而造成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