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外地读书的山西毕业生不想“凤还巢”

8月,如火如荼的大学毕业生求职潮逐渐回归平静。很多毕业生都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工作。然而,记者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学生信息库中发现,在我省等地就读的毕业生很少选择回乡就业。这让人感到有些无奈——

“山西是文化大省,也是人才大省。”记得有个来讲课的教授曾经这样评价山西。至少从培养人才的角度来说,没有人会否认这一点。

从古至今,山西从来不缺少走出黄土地的风云人物。也许晋商“会天下”的壮举离我们太遥远了。但在今天的政经界,也活跃着不少山西人。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大学里,山西学生一直是学习成绩优秀的群体之一。但是,山西大部分学生毕业后选择不回国工作也是事实。

一位中学老师感慨地说,他培养的学生很多都留在了外地:“我们是在为外省培养人才,为别人做嫁衣。”那么,为什么我省的毕业生不想“凤还巢”呢?据记者了解,他们不想回山西的原因有很多,无非是前景、工资、面子和自己的期望。

合适的工作很难找到。

刘涛,上海IBM公司软件开发人员,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在“大学生综合布线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在外人看来,这样的条件下回山西找工作不成问题。没想到他斩钉截铁地说:“错!不好找!”在他即将毕业的时候,刘涛也说他考虑过回太原就业。他选择了中国移动山西分公司,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考研失败后,他开始找工作。“既然回来找工作不容易,我就先在外面混吧!”他说。在全国各地投了一圈简历后,上海IBM终于向他伸出了橄榄枝。从学生到流浪者,刘涛也有自己的苦衷。毕竟太原是他的家乡,有他的亲戚朋友...“如果有机会,我很想回来,但是真的没有适合我的工作。”他说。

毕业于某医科大学护理专业的王旭,毕业后选择在北京工作。“北京不好,但有工作可做。如果家里有合适的,我肯定不出来。在太原找工作真的很有限。”大学毕业时,她去一家省重点医院应聘护士,碰壁后才发现进太原一家医院并不容易。其实她很想回老家工作。现在她在北京一家私立医院工作。“在北京去大医院是不可能的,但是私立医院多,机会也相对多。”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朱峰即将从华东师范大学毕业。他以优异的成绩被送进了研究生院。说起自己未来的就业意向,他脱口而出:“我当然不会回去。上海多好啊!”对于朱峰的未来发展,母亲很坚定,要求他至少留在上海,争取出国。据说朱枫即将拿到高级口语翻译资格证,读研期间可以兼职做翻译。“而这在太原是不用的。想一想,我在这里呆了这么多年,还要读3到5年的研究生。我的人际关系在这里,我很熟悉。我未来的朋友都在上海,发展起来更方便。这里有各种各样的跨国公司,在好企业工作的机会很多。”他说。在英国呆了六年拿到硕士学位的“海龟”小张从北京面试回来。“我想回来建设家乡,但是太原的工作真的不好找。”他选择工作的标准很明确:外企,或者对不起我的留学费用。

心理距离很远。

毕业于天津某大学的李鹏新最近辞去了天津可口可乐公司的销售工作,因为她认为这份工作不合适。但为了今年下半年继续参加天津的公务员考试,他开始在天津的另一家公司做销售。他住在山西阳城,感觉太原离家像天津一样远。“我不回去是因为我不了解那里(太原)——人才市场怎么样?我回去能怎么办?”而他的同学小宋对天津和太原的期待却不一样。“读完大学回县城不现实,或者说我白读了这么多年,但如果回太原或者其他城市,对我来说也差不多。至少天津还有同学可以互相照顾。如果真的回去,我连个熟人都没有。”另外,小宋也透露了自己心里的一个小秘密。虽然在天津月薪只有2000,但是很稳定,让在五台县的她很满意。但如果回太原,一定有很多收入让家人满意。似乎即使在思潮多变的今天,回乡的观念还是那么深入人心。

“凤还巢”的日子应该不会太远了。

这么多人才,我们省用不上,真是太可惜了。记者走访了相关部门,采访了不同的学生,得到的回答都有点令人欣慰。

由于毕业生必须经过我省教育厅才能回原档案,所以省教育厅的数据无疑是权威的。据省教育厅学生处尹处长介绍,2007年以前,每年选择回本省发展的山西籍毕业生数量很少。每年1000到2000人之间。然而,去年回到家乡的毕业生人数激增至5400多人。谈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他坦言,原因很多,但主要是由于近年来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我省就业环境不断优化。“很多选择回来就业的学生都是以前的学生。经过几年的社会流浪,很多同学开始发现外面的月亮未必圆,开始踏实的面对生活。此外,招商引资、建设各类园区、招聘公务员也为这些学生的就业提供了新的选择。”他说。

此外,一些在国外的同学也发出了同样的声音:只要有机会,我们愿意回去!北京大学研究生付晓是记者的老同学。谈到未来的发展,他说:“如果有合适的单位,哪怕工资比东部略低,我还是愿意回去。如果我想自己创业,回去是我的首选。”“你的微笑沐浴着春风,皱成一池春水,把明媚的阳光折射进我的心里。”这是小说《凤还巢》中的一句话。俗话说,一枝一叶总关情,留学生的一举一动也牵动着家乡人的心。我们希望同学们学业有成,事业有成,也希望有一天他们能把自己的知识应用到新山西新根据地的建设中去。

我们相信,随着机遇的成熟和就业环境的优化,“凤还巢”的日子应该不会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