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后找导师有用吗?

大部分考生已经逐渐对考研复试前联系导师的重要性有了初步的认识。客观来说,作为导师,他们希望考生能够对自己的研究方向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这样更有利于招生和指导学习。但是,招硕士不同于招博士。大部分导师在招收博士生的时候,都会把候选人限定在一个比较小的范围内,提前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候选人,甚至会要求候选人把已经发表或者没有发表的论文发过来阅读,以此来确认自己是否有培养前景。但是招收硕士生的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如果不是我们学校的考生,导师也不会确切知道有多少学生报考,以及考生的基本情况。复试前老师和学生都很生疏,不利于导师选择学生,也不利于学生正确“推销”自己。

所以绝大多数导师都非常愿意在招聘前了解候选人,以确认候选人是否有前途。但由于教学科研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和精力与考生交流,只好采取回避措施。这样师生就无法有效沟通,导致导师盲目招生,考生盲目报考,甚至招生后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出现意想不到的困难。所以在入行考试前,需要和导师进行有效的沟通。

同时,在见老师之前,希望同学们提前去拜访一下师兄师姐,了解一下这个专业的特点,了解一下你们整个目标院校的师资情况,也了解一下老师在以后复试过程中的决定权有多大。所以这几个方面是主要因素。

众所周知,研究生阶段实行导师制。导师制是研究生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导师在复试中的话语权一定不可小觑。

一般来说,联系导师有以下好处:

第一,有助于导师认识自己。

不同于博士生的招聘,硕士生导师往往没有办法知道应聘者的能力和研究兴趣。毫无疑问,导师当然希望挑选能力强,对研究方向有兴趣的学生。一方面,导师往往有特定的研究领域。如果带的学生对自己的研究方向不感兴趣,导师指导学生会非常不利。比如有的学生对所选导师的研究方向毫无兴趣,导致师生关系非常紧张。这种情况时有发生;另一方面,学生的能力良莠不齐,高分低能的现象比比皆是。复试前的师生互动有助于导师发现优势,从而为复试成功加分。比如有的同学把发表的论文、学术研究奖、毕业论文等资料传给导师。如果导师认为学生的能力和研究兴趣都合他们的意,毫无疑问他们会赢。

第二,有利于了解导师。

一般来说,导师可以分为两类。一个是声望很高的老教授。他们大多在某一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这类导师最大的好处就是学术造诣高,大多比较谦虚,有利于学生在学术道路上的快速成长和师生关系的融洽。另一个是如日中天的青年学者。他们年轻,有开拓精神,大部分有博士学位,是学术新星。这类导师最大的优势就是有很强的进取精神,紧跟学术前沿,热衷于在研究中开疆拓土,便于学生接触最新的研究领域,容易取得突破性的成果。显然,如果你想获得更多的学术资源,选择一位年长的教授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你想在短时间内掌握学术前沿,那么青年学者应该排在第一位。当然,有人强调选择导师要考虑导师的人品和口碑,笔者非常赞同。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确实有一些导师整天忙于学术研究,无暇顾及学生的培养。在一些报道中看到一个学生在读研期间只和导师见过一两次面,这并不奇怪。所以在了解导师的时候,要对他的人品和口碑有一定的了解。

诚然,联系导师有很多好处。但是,如果有人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考复试题,那无疑是打错了算盘。一般来说,导师大多是德才兼备的学者,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导师选拔制。在评定硕士生导师时,需要经过严格的考核程序。其中,学术能力和道德修养是考察的核心。一个经过严格考核的导师的能力和素养是毋庸置疑的。另外,招生单位对复试题有非常严格的保密制度。除了出题的导师,其他导师根本碰不到题。所以,希望拿导师的复试题,无疑是在水中望月,甚至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比如有的考生在复试前给导师送贵重礼物,企图从导师那里拿考题,结果往往是导师的反感。所以作者有必要强调一下,联系导师的目的是让导师多了解,多了解导师。通过联系导师,可以实现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从而增加考生成功的几率。

需要注意的是,考生如果想见老师,一定要重视与老师的面谈,做好各种准备。比如对这门学科的理解,对整个学科发展的理解,将来考上研究生后怎么办,跟老师学习时的学习态度和未来的职业发展,这些都决定了以后老师能不能认可。

必须强调的是,无论是专业还是专业的学生,在见老师的时候,一定要强调自己的学历背景、学习能力以及认真学习的精神,这是非常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