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技师学院的办学沿革

(65438+5月0980 ~ 65438+7月0985)

1980年5月,经山东省计委批准,成立山东省轻工业技工学校,办学经费由省财政支付。当年招收了80名锁匠和电镀专业的学生。1981 4月,经山东省计委批准,增设济南轻工业学校,由济南市第一轻工业局主管,自筹资金。当年招收了80名轻工机械和日用化工专业的学生。此后,学校由山东省第一轻工业部和济南市第一轻工业局管理,一个班子,两个学校,两个办学层次。

截止7月,学校净资产189000元,学校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教职工52人,学生201人。(65438+8月0985 ~ 65438+2月0992)

1985年学校在燕子山东麓征用土地32.1亩,开始了真正的奠基。由于资金短缺,原来的校舍只有两排简易平房,一排做办公室和教研室,一排做教室,学生宿舍是从周围农村的房子里借来的。1986年,学校建成教职工宿舍2404平方米(现燕山校区1号、2号教职工宿舍),改善了教职工居住条件。1990年9月,一栋3660平方米的教学楼(现燕山校区实训楼)竣工投入使用。

在此期间,由于济南轻工学校没有办学经费,学校只能招收委托生(收取委托培训费)维持办学。为了扩大办学规模,筹集办学资金,学校根据当时轻工业企业急需技术人员的情况,积极探索办学途径。与新疆齐河造纸厂、阿勒泰造纸厂联合办学,为鄄城印刷厂、兰陵酒厂、长青乡镇企业局等单位培养学生,维持学校正常运转,建设必要的基础设施。由于学校条件差,这期间很多老师都流失了。

到1992、65438+2月,学校占地面积321亩,校舍面积0.71万平方米,净资产261万元,教职工79人,学生410人,办学基本条件逐步形成。(1993 65438+10月~ 2000 165438+10月)

1993,学校由山东省某轻工业厅直接管理,更名为山东省轻工业技术学校(原济南轻工业学校归济南市教育委员会管理)。从此,学校翻开了发展史上新的一页,进入了发展时期。1994学校争取到技工学校可招收农业户口学生收取学费的政策,增设了陶瓷矿山机电专业两年学制,当年招收农业户口学生40人。为满足市场需求,该专业招生逐年增加,1998达到550人,为学校积累了一定的发展资金。1996年,以彭为校长的集体领导决定,利用学校西边济南军区工程维修大队营房因济南二环东路施工被拆除的事实,联系济南军区后勤部领导购买该院,并指派赛和田两位同志与部队领导联系。由于处置军用房产需要总后勤部审批,操作难度很大。经过近一年的艰苦谈判,学校最终在济南军区后勤部的协调下达成一致。学校以320万元的价格购买了11.97亩院落和2315平方米地面建筑。自此,学校正门沿外环公路开放,校园焕然一新。1997至2000年,学校先后征用土地1.7亩,自筹资金建设了学生食堂、学生公寓楼(现燕山校区1号学生公寓楼)、教学楼(现燕山校区综合教学楼)、职工宿舍楼3号等基础设施。钳工实训室、摩托车维修实训室、电工电子实训室、变频器与可编程控制实训室、化学实验室、发酵实验室、纸检实训室、微机室等多个实验实训室。,建成了综合校园网,使校园网内的所有计算机都可以通过租用广播电视数据线登录互联网。

经过八年的不懈努力,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开拓进取。学校在基础设施、生活条件、师资力量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基础。教学条件和管理制度得到进一步改善。通过信息化管理,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在联合办学和招生就业方面,积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不断扩大实习基地和生源基地,学生当年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5%。1998通过省部级重点技工学校评估,1998、1999连续两年被评为省文明先进单位,1995以来连续五年被评为省一轻厅先进单位。

到2000年6月,学校占地面积45.74亩,校舍面积37053平方米,净资产3247万元,教职工106人,学生1652人,到目前为止,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65438+2000年2月~ 2003年6月)

5438年6月+2000年2月,随着山东省第一轻工业厅变更为山东省轻工业联合会,不再具有管理教育职能,学校由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直接管理。根据鲁政字[2000]338号文件,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与山东工学院合并,我院为东校区,增加了高职教育,提高了办学水平。2000年,学院征用了9.1亩土地,又租了50亩地。2002年新建学生公寓(现燕山校区2号学生公寓),建设制版、排版、计算机图形处理、电子商务等实训室,建设篮球场、300米田径场、网球场等运动场地和设施。社区医疗服务站的建立,配备了常用的医疗设备,对师生的医疗保健,保证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随着办学条件的进一步改善和办学水平的提高,学院注重教学管理,坚持“以综合素质培养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办学模式,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的理念,围绕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通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对各教学环节的管理。在学生管理上,学院坚持教育为主,鼓励表扬为辅,强调“严”字当头,贯彻“情”字当头的学生管理宗旨,以育人为本,抓好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陶冶学生情操,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到2003年6月,学校占地54.85亩,租用土地50亩,学校建筑面积451.83平方米,净资产4270万元,教职工1人,学生3697人,为报考技师学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3年7月至2005年8月)

2003年春节前,在山东省委扩大工作会议和鲁发[2002]66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决定》文件的推动下,学院乘着“科教兴鲁、人才强省”战略和加快建设制造业强省的东风,认真分析了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巨大需求和政策的强力推动,决定抓住机遇,学院领导带领教职工与时俱进,登高望远,审时度势,在没有任何建设资金的情况下,以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做出决策:建设新校区,解除校园狭窄的瓶颈,拓展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扩大办学规模,调整专业结构和生源结构,提高办学水平,增强学院的综合竞争实力。这一决定标志着学院二次创业的开始,也标志着学院从此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从而翻开了学院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

2003年春节后,学院领导在济南周边选址,先后走访了岗沟、蔡氏、大正等地,因条件不具备而未能成行。2003年7月下旬,受章丘市人民政府投资政策的启发,学院到章丘大学城公园选址。经过日夜紧张、有序、高效的谈判,双方仅用一周时间就达成一致。

2003年8月3日,学院与章丘市人民政府在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新闻中心签订征地协议,在章丘大学城园区征地1.076亩建设新校区,并租用周边山坡430余亩。使新校区校园面积达到1500亩。按照超前定位、瞄准国内一流办学目标的原则,新校区确定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水平建设、高效率管理”的建设方针。学院委托原同济大学李琳规划研究所所长、现复旦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新军博士主持新校区的规划设计工作。规划体现了依山而建,集科学性、实用性、现代性于一体的要求,以及生态化、园区化的校园要求,得到了各级领导、专家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2003年9月,以田为总指挥的新校区建设指挥部成立,立即到驻地开展工作,重点协调地方关系、办理建设手续、招投标及水、电、临时施工道路、围墙建设等建设前期准备工作。2004年5月6日,14单项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建筑面积14.7万平方米。与此同时,道路、管网、运动场、水井、储水罐、供暖工程、校园绿化美化、人工湖等工程同时上马。新校区有43个大小施工队,4260名施工人员。

新校区横跨两个乡镇,三个自然村。建筑环境极其复杂,协调难度无以言表。建设之初,部分居民认识不够。他们一度用过分的方法阻挠施工。指挥部全体成员识大局、顾大局,无怨无悔地在工地上日夜奋战。

自2004年以来,由于土地保护政策的加强,新校区的各种建设程序的审批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调动各方积极性,加强协调,争取边建设边办理手续的方针,保证了项目的正常建设和验收。

自始至终,新校区的建设都伴随着资金的严重不足,这是最大的困难。另外,2004年以后,国家对高校贷款进行控制,各银行都采取了惜贷政策。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一是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及相关处室的领导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二是学院主要领导思维过人,千方百计拓宽融资渠道;三是利用银行贷款、教职工贷款、职工住房公积金贷款、职工房产抵押贷款等方式筹集资金。全体教职工同心同德,众口一词,全力支持新校区建设。国家只用了一年零四个月的时间,就从一片荒凉的荒原,崛起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时代气息的新校区,既体现了建设的高速度,又保证了工程的高质量。主体优良率达到90%以上。国际交流中心、学生食堂、二号教学楼被济南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评为“优良工程”。2005年5月26日,机械工程系654名学生入驻新校区。8月,新校区一期工程竣工投入使用。

新校区的建设经历了种种困难。新校区建设指挥部的同志们坚持抓质量、抓安全、抓进度、抓队伍,认真履行职责,不敢有一丝懈怠。2005年5月下旬至9月上旬,学院领导集体带领全体中层干部和本部工作人员吃住在新校区。晴天满身污垢,雨天满身泥泞。风沙大,最难的工程分段进行。它继续战斗,任凭太阳晒黑皮肤,汗水浸湿衣服。没有人抱怨,没有人喊累,没有人怕缩水,从而保证了新校区的按时完工。

新校区的落成引起了省内外各级领导和兄弟院校的关注和赞赏。这一优异成绩的取得,靠的是只争朝夕、励精图治、勇于攀登、勇于超越的责任感和进取精神,凝聚了技术人员特别刻苦、敬业、能攻坚克难的作风和热情,凝聚了全体教职工的心血和情怀。回顾新校区建成的日日夜夜,既有创业的艰辛,也有收获的喜悦。至此,学院全体技术人员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正骄傲地奔向更新更高的目标。(2005年9月至今)

新校区的建成为学院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5年9月,全院近9000名师生搬迁至新校区。随着办学条件的完善,站在了一个全新的发展平台上,学院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加强学校管理和提高教学质量上。进一步明确了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办学方向和定位,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首先进行了人事制度和内部分配制度的改革,确定了以事设岗、以岗选人、以岗定酬的原则。中层以下干部岗位实行公开竞争,岗位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批知识水平高、个人素质好、精力充沛的教师通过竞争进入中层干部管理岗位。同时,在内部管理上,建立职责明确、分级负责、权责结合的分级管理模式,深化和提高学院管理水平,健全和完善岗位考核问责制度、教学检查评估制度、科学管理制度和廉政建设制度,实现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

在教学中,围绕培养具有技术技能、复合技能、智力技能的高技能人才,实行“一体化”教学模式,以课题形式组织教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技师培养过程中,实行分段教学、技能过程考核的方法,确保教学质量,并专门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近一年,采取师徒模式,进一步强化技能训练,让学生掌握企业一线最新技术,学到真正的绝技。

为了配合“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培训设施的投入。2005年投资15万元购置实训教学设备,建成数控、数控仿真、机械加工、汽车维修、夹具焊接5个实训中心,模拟室内布线(电气专业)、服装CAD、服装打孔、印刷制版、计算机平面设计、PLC编程、家用电器、电工电子等22个“一体化”教室。

加强“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山东省33名首席技师、济南市10名首席技师被聘为高级实习指导教师(客座教授)。面向全国招聘高技能人才,先后引进8名在国家级、省级技能竞赛中获奖的高技能人才,9名具有本科学历、在企业一线从事技术创新的技术专家,9名具有多年生产实践经验的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一体化”教师队伍初步形成。

构建独特的教材体系。针对技师培训教材匮乏的问题,应依托各行业协会的人才优势开发教材,成立各专业教材编写小组,根据不同阶段“一体化”教学培训主题的要求编写相应的教材和讲义。

积极开展校企联合办学,建立和扩大实践教学基地。与山水集团签订定向培养协议,建立景观教学基地;与海尔集团合作建立山东技师学院海尔培训中心;通过与海尔、陈明、力诺、东港、泉城制药等企业联姻,建立了背靠山东家电、造纸、印刷、生物生化制药等大型企业集团的实习实训教学基地。

积极开展职业教育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模式。与德国项目与服务管理公司签署“山东-德国三元教育合作项目”协议,首次在国内引进先进的德国三元职业教育模式。2006年5月,数控加工技术与现代汽车检测维修专业“三元制”教育培训班已经开班,209名学员接受了“三元制”教育。

加强学生管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通过精心选拔、严格培养,建设一支思想过硬、综合素质过硬的专职学生辅导员队伍,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和辅导员岗位考核办法,加强学生诚信礼仪教育。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成了覆盖行政办公楼、综合教学楼、学生宿舍、教职工宿舍的综合校园网,并通过千兆出口接入互联网。创建学院报,搭建学院网站和网络办公平台,设计学院logo完善学生生活、购物、活动、医疗、安保等公共服务体系,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继续改善校园环境,学院启动了“一、十、百”绿化工程,号召全体师生完成“一树十花百草”的种植任务。校园内种植各类苗木43000株,包括34科58属89种,绿化面积20000平方米。自行设计建造的横跨校园南北的溪流工程竣工。初步建成了一个花木扶疏、小桥流水、湖光山色的生态绿色校园。

办学方向正确,特色鲜明,极大地提高了办学质量,提升了学院知名度,得到了社会和广大考生的认可。2005年招生人数超过5000人,其中80%高中毕业。学院多名师生参加省技能大赛并获奖。当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2005年,学院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信息产业部确定为首批电子信息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学院成立为“职业技能鉴定所”,被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评为先进单位,被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称号。

学院分为山东技师学院章丘校区和燕山校区,占地面积1,208.69亩,是基础的37.7倍。校舍占地面积22.5万平方米,是初建时的113倍。净资产约3.5亿元,是初期建设的1852倍;教职工382人,是刚建时的11倍。有7个教学部(系),开设30多个专业,全日制学生9069人,是刚成立时的113倍;已发展成为省内知名的以培养技师、高级技师为主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教育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