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考研的时间只有三个月,之前完全没有准备。请给我发一份有经验的时间表,计划好每天怎么做。你通过考试了吗?

看看各大考研论坛,满满的都是谈论复习经验的人——既有踌躇满志奏响“凯旋旋律”的,也有倒霉到哭出“大悲咒”的...

那些正在准备2007年考研的同学们,或在论坛里潜水,或听着前辈的教诲,或偷偷埋下头,偶尔浮出水面冒个泡,经常会问一些诸如“我该怎么复习?”“什么辅导书好?”“那个老师有辅导班的权限?”等一下。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些问题。首先,我们来看看复习计划:

应该说复习计划因人而异。基础好了,9月份开始复习。一些英语专业的学生跨专业报考。从6月5438+10月开始,都说他们期末考考的不错:基础差,提前一年半准备也不是没有,有的甚至考了五八年。

在这里,我做一个常规的复习计划,供大家参考。

第一段是3-6月,扫盲。

首先要完成考研“扫盲”的过程,为以后进一步复习做准备。曾经和一个考研英语导师聊天。他说,“很多第一次备考的同学,在参加春季辅导班的时候,对‘什么是考研’一无所知。他们只想着‘考研’两个字,我只好课后给他们‘扫扫盲’。”

3、4月份要对考研有个大概的了解,比如:考哪些科目,分数分布,考试题型,录取分数线,什么时候报名,什么时候考试等等。同时,在此期间,学校和专业方向也要牢牢锁定,尽量不要轻易改变。

5月份要开始复习了,还可以参加一个英语和数学的春季辅导班。

数学,先把尘封的课本翻出来,把公式、定理等基本概念和知识全部变成你大脑的一部分,做课后习题;英语主要是背单词。几乎在第一阶段就尝试解决单词。如果有足够的时间,还可以涉猎一些听力、阅读等内容。政治,因为政治大纲还没上市,可以先放一边。当然,你也可以先学习一些基本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原理,为以后的复习打下基础。专业课的话,如果是报考这个专业的话,不用急着复习,跟上老师上课进度就可以了;如果报考跨专业的考试,这时就要把指定的参考书全部收齐,开始复习。其实跨专业学生的专业课也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一些名校的专业课。前几天笔者遇到了一个2004年报考北大心理学系的同学。虽然总分排名很靠前,但她还是说没想到专业课这么难——150分的《心理实验与统计》论文只考了70多分。

第二阶段,7月-10,会加强。

这个阶段是强化阶段。由于7、8月份正值暑假,这两个月也成为了研友们的“黄金季节”。该看参考书的看参考书,该上暑期班的上暑期班。

现阶段因为考试大纲已经列出,复习中心应该落在数学和政治上。

数学在这个阶段要做综合练习,注重解题思路的学习,努力把水平提高到比第一阶段更高的层次,练习中遇到的问题可以抄成笔记;政治可以参加一个辅导班,上课认真记笔记,课后把原理和知识点吃透。就政治而言,马哲和政治经济学重在理解,毛总和邓伦重在记忆,学习时要区别对待。至于英语,没什么好说的。正所谓“得读者者得天下”,所以要注重阅读理解。

第三阶段是165438+10月-65438+明年10月,模拟。

这个阶段主要是一方面,大量做题,在做题中把之前掌握的知识转化为解题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做模拟题,可以发现自己在之前复习中的问题,查漏补缺。这里要注意的是,后期最好多做模拟题,尤其是历年真题。最好是做一套,彻底学习理解一套。听说去年有个同学做模拟题,老少咸宜,结果只是自己做完了正确的答案,没有回头想自己为什么错了。最后考试遇到了类似的问题,还是没做对,很后悔。

可能有人会问这样的问题,我每天复习多少时间合适?

唉,这就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了。笔者的一个朋友以专业课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法学院硕士。5月份正式开始复习。据说每天平均阅读时间约为13小时。当然,我也经常在论坛里看到这样的同学,每天12 pm后从不熬夜,最后高高兴兴的收到录取通知书。所以,我只能给出一个基本的日常复习计划,供大家参考:

一段时间

复习科目

需要注意的事项

8:30-11:30英语不要花太多时间背英语单词,单词要在零碎时间解决,重复是关键。

14:00-17:00数学很多导师都强调对基本原理和基本公式的掌握,要落实到复习中。

18:00-22:00除了看书,最好自己做读书笔记。很多跨专业的同学抱怨看完记不住。没关系。很正常。你要做的就是看,看,看...

22:30-0:30政治可以在7月后集中复习。在此之前,时间可以分配给其他薄弱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