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考研数学的迫切问题!救命啊!
数学学习方法
●综合复习,看书薄。
从历年试卷的内容分布可以看出,考试大纲中提到的内容都有可能考,甚至某些不重要的内容也有可能出现在某一年的大题中。比如98年数学一中,不仅第三题是纯解析几何题,还有两道题结合线性代数来考解析几何的内容。可见,猜题的复习方法不靠谱,但要参考考试大纲,综合兴趣,不留疏漏。
全面复习不是把所有的知识都背下来。相反,是关于抓住问题的本质以及内容和方法的本质联系,尽量减少要记忆的东西(尽量让自己理解所学的东西,多抓住问题的联系,少记忆死知识)。而且,不记得就靠谱。事实证明,有些记忆是永远不会忘记的,而有些则可以成为记忆基础知识的基础。
●突出重点,力求完美。
在考试大纲的要求中,对内容有理解、认识和知道三个层次的要求;一般来说,要理解的内容和掌握的方法是考查的重点。在往年的考试中,这些问题出现的概率很高。同样的试卷,这方面的分数更多。“猜题”的人往往要在这方面下功夫。一般来说,他们真的能猜到几分。但是当他们遇到综合题时,这些题在主要内容中包含次要内容。这时候“猜题”就不管用了。不仅要在主要内容和方法上下功夫,更重要的是找到重点内容。用重点内容来覆盖整体内容。主要内容理解透彻,其他内容和方法也就迎刃而解了。也就是说,抓住主要内容并不是抛弃次要内容,孤立主要内容,而是通过分析内容之间的关系,从比较中自然突出主要内容。比如微分中值定理,有罗尔定理,拉格朗日定理,柯西定理,泰勒公式。因为罗尔定理是拉格朗日定理的特例,柯西定理和泰勒公式是拉格朗日定理的推广。对比这些关系,自然是以拉格朗日定理为核心,理解透彻,其他几个定理也从联系中很好的把握。在考试大纲中,罗尔定理和拉格朗日定理都是要求理解的,都是考查的重点,而我们更加突出拉格朗日定理,可以说是精益求精。
基础训练重复进行。
学数学要做一定数量的题,把基本功练透,但不提倡“题海”战术,提倡简洁,即反复做一些典型的题,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训练抽象思维能力,证明一些基本定理,推导基本公式,练习一些基本问题,不需要动笔,只需要做“盲棋”就可以了。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得到确切的答案。这就是我们在序言中提到的,20分钟可以完成10道客观题。有些是不用动笔就能一目了然回答的问题。这就叫训练有素,“熟能生巧”,基本功扎实的人遇到问题有很多办法,不容易被难住。相反,做习题的时候,他们总是在找问题。很多考生错估了自己能做的题,归为粗心。的确,人会粗心大意,但基本功扎实的人,一出错就会马上发现,很少犯“粗心”的错误。
考研数学复习计划
数学复习和英语一样,一开始应该是重点,以后重点要转移到专业复习和政治复习上来。但是,考前一两个月,数学不能落下。很多人经过几个月的复习,认为自己的数学在线没有问题。考前一两个月还是要做模拟题,并且要严格限定时间,这样才能及时发现自己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弱点,并做出有效的补救措施,让自己的数学水平不至于下滑。
数学复习月计划
7月份完成了大学数学四本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数理统计上册、下册)的浏览,基本能理解数学概念,背公式,做课本上的例题和题目。
8月份完成7月份的计划后,可以做一些试题,看看和考研有没有很大的不同。每周做两套模拟题,6小时,完成后批改答案。
9月份开始做分项练习。这一个月,我把重点放在了高等数学上,买了两三本参考书,竭尽全力把它们研究透彻。
10这一个月主要是线性代数和数理统计,主要是看参考书,了解别人是怎么做题的。
11这个月主要是找差距,补缺,重新熟悉自己不熟悉的东西,真正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12这个月主要是做大量的练习。每周9小时做三套模拟题,完成后批改答案。总结一下自己的写题经验。
1月想想自己写题的习惯,保持之前的好水平。每周做一套模拟题3小时,完成后批改答案。保持之前复习的水平,不要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