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健康观
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提出,健康是身体、心理、社会适应都很完善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人摆脱了虚弱的状态。并进一步指出了健康的新概念:第一,你有充沛的精力,可以从容地承担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不会感到疲劳和紧张;第二,积极乐观,勇于承担责任,心胸开阔;第三,精力充沛,情绪稳定,善于休息,睡眠好;第四,自控能力强,善于排除干扰;五是适应性强,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各种变化;第六,体重合适,身材匀称;第七,牙齿干净,无蛀牙、疼痛、出血;八是头发有光泽,没有头皮屑;九是反应剧烈,眼睛明亮,眼睑无炎症;十是肌肉和皮肤有弹性,步伐放松。因此,健康是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统一,两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当人的生理产生疾病时,心理必然受到影响,从而导致抑郁、烦躁、愤怒,进而导致心理不适;同样,长期抑郁、精神负担重、焦虑的人也容易出现身体不适。因此,健全的精神和健康的身体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国外学者对心理健康的标准;
1,美国学者卡姆布斯认为,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应该具备四个特征:(1)积极的自我概念;(2)恰当地认同他人;(3)面对和接受现实;(4)丰富的主观经验,可用。
2.马斯洛和心理学家米特尔曼提出了心理健康的十个标准:(1)是否有足够的安全感;(2)是否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3)一个人的生活和理想是否现实;(4)是否能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联系;(5)能否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是否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是否能维持适当良好的人际关系;(8)是否能恰当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9)能否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10)个人的基本需求能否在社会规范范围内得到适当满足。
3.美国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认为心理健康包括七个方面:(1)广泛的自我意识;(2)良好的人际关系;(3)情感安全;(4)感性客观性;(5)有各种技能,工作专注;(6)现实的自我形象;(7)内在统一的人生观。
4.Having Gurst (1952)基于众多心理学家的观点,认为一个个体具有以下九个有价值的心理特征,即心理健康:(1)快乐,这是最有价值的特征;(2)和谐,包括内部和谐以及与环境的和谐;(3)自尊;(4)个人成长,即潜能的开发;(5)个人成熟度;(6)人格的整合;(7)保持与环境的良好接触;(8)保持对环境的有效适应;(9)在环境中保持相对独立。
5.斯科特提出了多达10个类别***75个心理健康标准:(1)一般适应性:灵活性、对环境的把握能力、适应和应对不断变化的世界的能力、明确和完成目标的能力、成功行动的能力、成功改变行为的能力;(2)自我满足的能力:生殖欲望(达到性高潮的能力),个人需要的适度满足,日常生活的愉悦,行为的自然,片刻放松的感觉;(3)人际角色:完成个体社会角色、行为与角色一致、适应社会关系、接受社会行为、与人相处、参与社会活动、使用实际帮助、委托他人、社会责任、稳定职业、工作和爱情;(4)智力能力:感知的准确性、心理功能的有效性、认知的恰当性、机智理性、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智力、对人类经验的广泛理解和深刻领悟;(5)对他人的积极态度:利他、关心他人、信任、喜欢他人、对他人热情、亲近他人的能力、情感迁移;(6)创造力:对社会的贡献和主动性;(7)自主性:情感独立、认同、自立和一定的超脱;(8)完全成熟:自我实现、个人成长、人生哲学的形成可以在对立的力量之间平衡。成熟但不矛盾的动机,自我利用,对冲动、能量和冲突的综合把握能力,一致性,完全的复杂性和成熟性;(9)对自己有利的态度:控制感、任务完成的满足感、自我接纳、自我认可、自尊、面对困难解决问题的信心、积极的自我形象、自由和自主感、摆脱自卑和快乐感;(10)情绪和动机的控制:对挫折的承受力、对焦虑的把握能力、道德、勇气、自制力、抗张力、道德、良心、自我力量、诚实和坦率。
许多国内学者提出了心理健康的标准:
1和颜(1980)提出了心理健康的六个标准:(1)具有积极面对现实和环境的能力;(2)可以避免过度紧张或焦虑引起的病理症状;(3)在与人相处时能够保持发展和谐互助的能力;(4)将他们的能量转化为创造性和建设性活动的能力;(5)工作能力;(6)能够正常谈恋爱。
2.王小岛(1990)提出,正常的心理学应满足以下八个标准:(1)智力水平在正常范围内,能正确反映事物;(2)心理和行为特征与生理年龄基本一致;(3)情绪稳定,积极适应情况;(4)心理和行为协调;(5)社会适应,主要是心理适应和人际关系的协调;(6)中等行为反应,不过敏,不迟钝,对应刺激情景;(7)不偏离社会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个人动机,满足生理要求;(8)自我要求与自我现实基本一致。他还认为,心理层面可以从适应能力、耐受力、控制力、意识水平、社会交往能力、康复能力、道德愉悦甚至道德痛苦等七个方面进行评价。
3.王继生等人认为,人的心理健康标准应包括六个方面:(1)智力正常;(2)情绪健康:情绪稳定和快乐是情绪健康的重要标志;(3)健康的意志:行动的自觉性和果断性是健康意志的重要标志;(4)行为统一协调: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行为一致统一,思想行动统一协调,行为有条不紊,做事按部就班;(5)人际关系的适应。
4.范福民提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七个标准:(1)能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2)能够保持正确的自我认知,接纳自我;(3)能够协调和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情绪;(4)能够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沟通;(五)能够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六)能够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性;(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5.王熙勇等人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可以概括为:(65,438+0)智力正常,思维方式正确,能够唯物辩证地对待社会、自己和一切事物;(2)有高尚的情感体验,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3)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不苛求环境,不推卸责任,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勇气和毅力,创新开拓,遇事不自满;(4)需求合理,动机可行,有理想,有追求,有社会责任感,精神生活充实;(5)具有自觉的社会公德,具有为社会所称道的道德品质,能够妥善处理人际关系;(6)始终处于内心平衡的满足状态。当心理失衡时,可以及时成功的进行调整。
6.李白珍提出了七个标准:(1)心理健康的人认识自己,接受自己,能够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2)心理健康的人正视现实,接纳他人;(3)心理健康的人能够协调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有良好的心情;(4)心理健康的人有积极而现实的人生目标;(5)心理健康的人对社会有责任感;(6)心理健康的人心地善良,关心他人;(7)心理健康的人有独立自主的意识。
7.按照黄的说法,心理健康的标准是:(1)能够正常学习、生活和工作;(2)能够与他人和谐相处,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三)具有健全的人格;(4)有良好的情感体验;(五)行为正常;(6)有正常的心理意图;(7)良好的应变能力和对突发事件的适应能力;(8)有一定的安全感、自信和自立。
8.郑日昌认为心理健康包括:(1)面对现实;(2)认识自己;(3)与人为善;(4)情绪乐观;(5)自尊和自我控制;(6)愿意工作。
广义地说,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高效的、令人满意的精神状态;狭义的心理健康是知、情、意、行的统一,是人格的完善与协调,是良好的社会适应。迄今为止,关于心理健康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心理健康标准是复杂的,既有文化差异,也有个体差异。一般来说,判断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主要来自四个方面:
1,经验标准。即当事人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判断自己的健康状况,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当事人的心理健康状况;重要的是要注意当事人的主观心理感受。由于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的不同,经验标准强调个体差异。对于同一人生事件,双方有着不同的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评价。
2.社会适应标准。以社会大多数人的常态为参照标准,观察当事人是否适应常态,判断其心理是否健康。例如,根据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大学生应该有能力独立生活和处理他们在生活中面临的事务。但如果部分大学生生活能力较低,无法照顾日常生活,则需要引起重视。
3.统计标准。在测量大量正常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得出一个常模,将当事人的心理与常模进行比较。这个标准更多的是用在心理学研究上。一般来说,我们应该将个人心理测试的结果与常模进行比较,以判断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4.自我行为标准。每个人在前世形成的稳定的行为模式,也就是正常的标准。其实,心理健康和非心理健康的界限是相对的,试图找到一个绝对的标准是不现实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掌握也是如此。如何把握标准?我们认为应该掌握三个标准,即相对性、整体协调性和发展性。我们在研究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时,要注意健康的发展观,即更多大学生在发展中面临的许多生活问题、心理危机和心理困境也是在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有些心理困惑是某个群体所特有的,比如大学生的多重压力,以及他们的人生期望、职业抱负、学业期望带来的学业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压力等。都需要处理。有些心理问题是阶段性的,会在个体心理成熟时自愈。
人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积极的精神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能够很好地适应环境,生命充满活力,身心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可视为心理健康。据此,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一般正常心理,表现为经常快乐,适应能力强,善于与人相处,能较好地完成与同龄人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活动,有调节情绪的能力;二是心理障碍较轻,表现为不具备同龄人应有的幸福感,与人相处稍有困难,自理能力较差。经过主动调整或专业帮助,可以恢复正常;三、严重病态心理,表现为严重适应不良,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如不及时治疗,可能恶化成精神病人。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值得关注的八个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学业问题、情感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焦虑问题、情绪问题、性健康问题、特殊群体心理健康问题、大学生活适应问题是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1,学术问题
学习压力大、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困难等学业问题一直困扰着大学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缺乏学习动力。在大学生生活事件量表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学习压力大。调查结果显示,69.6%的大一新生和54%的大四学生感觉“很难学”;当在讨论中问及学生为什么学习时,学生只是简单地说:“为了学习而学习。”一个大二的学生也写道:“我一直都进入不了学习的状态,总觉得自己在巨大的考试压力下被动学习,但是静下心来想想自己为什么要学习,就会觉得很苦恼。”尤其是初一学生,70.4%认为“学习负担重,难以应对”。
2)学习目的不明确。自学的路上总会有匆匆的身影,但仔细考虑学生的学习目的,却得不到满意的答案。许多学生不得不学习以应付他们必须参加的考试。甚至有同学直言不讳地回答:为了考上,为什么学生心里一点底都没有?一个学生写道:“在中学,我各方面都做得很好。进入大学后,我沿着中学的惯性学习。虽然我的成绩仍然令人满意,但尽管我很努力,但我经常感到筋疲力尽,我什么也没学到。”更多的学生懒得“精益求精,但求蒙混过关。”面对人才市场的巨大压力,很多同学也有危机感,但是很想好好学习,却提不起精神。
3)学习成绩差。虽然学困生在大学生中所占比例不大,但他们的负面情绪对学生的成长是不利的。有的同学上课不能专心,有的同学不能适应大学生的生活。“小学和中学都是尖子生,到了大学突然变成普通学生,个人约束力差,自制力弱,比较放任,所以学习差”;“虽然我学习很努力,但是上大学只是为了学习,学习成绩总是不尽如人意,所以很自卑,很压抑。”在调查中,42%的学生考试不及格。我们随机选取了一个高年级工科班30名学生的成绩。七个学期,63门课程不及格,人均2.1门课程,不能不引人关注。
4)学习动机的功利性。市场经济的利益杠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功利意识。对于没有学过的课,学生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学这门课有什么用?”于是,出现了专业课和基础课,她家门口的车马越来越少,而计算机、外语、股票等技能课却有各种证书课,对比明显。“考证热”是学习功利主义的直接表现。学生充分理解市场对各种证书的青睐,所以放弃专业课去追求各种有用的证书。
2.情感问题
稳定的情绪和积极的情绪反思是学生成才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也是学生心理健康中值得关注的问题。如下表所示:大学生负面情绪高于正面情绪,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