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后还想考研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是我想提高生活的厚度(噗,告诉自己我很快乐,但我是认真的)。

本人985国内新闻传播专业毕业,做了两年报社记者,去香港读新媒体研究生。至于现在,在互联网行业,和媒体关系不大。可以得出结论,毕业后读研对我的职业发展来说收获不大。

我从初中开始就想当一名记者,抱着“铁肩担道义,巧写文章”的理想主义。虽然高考失利,但我幸运地选择了一所公平大学的新闻专业,走上了自己的梦想之路。所以,做了两年报社记者,不是因为专业不喜欢转行,也不是因为起点低,梦想不够近。其实我从香港研究生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去了媒体,只是换了个电视台,一下子没了鲤鱼跃龙门的感觉。反而因为中断了两年的职业生涯,在职业晋升方面暂时落后于本科同学。

那为什么当初决定读研,现在真正的收获是什么?

对媒体行业的理解更具发展性。

这是我从小就向往的行业,但做了两年都市报的社会新闻记者,也经历了从狂热到迷茫和绝望。试图通过新闻实现“正义”,真的是象牙塔里的简单想法。但是我喜欢的这个行业是不是一文不值?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这个行业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些都是我当时从实践中得不到的结论。我输入了很多信息。这不就是大学的意义吗?

对中国大陆学生来说,在港学习传媒是一个特别合适的选择。仿佛站在东西方之间,不会脱离中国文化,增加世界视野。我的研究生老师来自世界各国,还有很多顶尖的媒体学者。在他们的课堂上,我仿佛站在空中俯瞰着这个行业,我对自己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的困惑也相应解决。

2.从更开放的角度看问题。

我本科的时候,不喜欢去图书馆。我一直觉得我要学的东西是在实践中。读研的时候,我是带着实际的困惑来的。我泡在图书馆里,慢慢摸索自己内心的答案。真是令人耳目一新。

我终于学会了在内部寻求答案,对各种问题都有独立的探索和研究,思考和判断。这样一来,我的视野就开阔了。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收集各方观点,找到自己的结论。

简单来说,遇事不容易慌。

3.认识到生命厚度的价值,而不仅仅是追求结果。

我从读研的一年半开始过成人体验学校的生活。

因为这一年半的经历,让我体会到这个世界是多么的丰富,多样,广阔。即使是我这个在大学里被灌输为“无学无术的新闻学”的专业,其实也交织着很多社会学和历史学的问题,延伸无穷。更别提那种生活为我打开的世界。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的本科同学都是同龄人,高考经历几乎一样。而我的研究生经历更加多元丰富,充满融合与矛盾的香港社会生活,让我有机会看到不一样的人生。

当然还有各种奇怪的经历和自己思考的加持。总之在这里我得到了自己的结论:我的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是长度和效率。

仅此而已。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很多工作和行业是需要学历门槛的,但是读研带来的好处从来都不是学历。以我的经验来看,如果没有大跨度转行或学历门槛等特殊需求,读研并不能给你的职业生涯带来什么收获,说不定还会让你落后同龄人2-3年。所以工作后想考研,一定要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不要盲目刷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