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大学生都在做什么?

“内卷化”是近年来网络上的热词,也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大学生的“内卷化”自不必说,几乎渗透到了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上课占座,到考证、考研、就业。

什么是内卷?所谓“内卷化”,原本是指一种文化模式在达到某种最终形态后,无法稳定或转化为新的形态,而只能在内部变得更加复杂的现象。现在它指的是同龄人通过互联网竞争做出更多努力来争夺有限资源,从而导致个人“收入-努力比”下降的现象,许多大学生用它来指非理性的内部竞争或“自愿”竞争。

那么,大学生在滚什么?

比如图书馆,一直是大学生的必争之地。一些学生为了在图书馆占有一席之地,把闹钟设在早上6点。然而,有些学生早上6点就去图书馆,有些人早上5点就在图书馆门口排队开门。每个人都想成为第一个踏进图书馆的人。即使在学习者的头脑中,也没有休息时间。他们不到最后一刻是不会踏出图书馆的,他们会努力成为最后一个踏出图书馆的人。

我觉得我们学校对图书馆的“内卷”是有发言权的。虽然不经常去图书馆,但偶尔一个月回去一两次,找资料。我们学校的图书馆要提前预约,预约时间是前一天晚上8点。那天突发奇想,想去图书馆学习。我已经计划好要学什么科目和学什么。晚上因为有事耽误了,8: 15左右才想起打开系统,结果系统里已经没有空座了,基本上所有的时间段都被预订了。我当时就惊呆了,没想到我学校的图书馆这么卷帙浩繁。

还有一个是我在朋友圈看到的:她预约了8: 00到10的图书馆,但是9: 30以后有人在她座位旁边等着。她觉得时机还没到,所以这么快就在这里等了。虽然周围有人等的不舒服,但她还是硬着头皮从座位上一直学到10,10。

还有一卷供进一步研究。比如我们宿舍有升学计划,我大三就开始准备升学,现在还有点纠结。我准备在开学第一周思考自己的方向,第二周开始学习。开学前一天晚上,大家都躺在宿舍里,玩得不亦乐乎。因为参加学校创作,打开电脑写了20分钟,被大家谴责——卷帙浩繁!结果开学第一天,舍友们就开始早退晚归,获得了整整一周的“王娟”称号,带动其他舍友也这样做。虽然第一周我早就想过躺死,但是面对空荡荡的宿舍我真的很不安,不自觉的随着书的浪潮冲向图书馆。

“内卷化”之我见;

其实“内卷化”的本质是不好的竞争,是徒劳的努力,是一种明知毫无价值却又不得不做的无意识行为。那么,为什么那么多大学生自愿把自己的大好青春浪费在内部论文上呢?

在我看来,大学生内卷化的现象主要是为了一鸣惊人而暗中努力。会让别人觉得你在默默努力。其实大学生的内卷化也是对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一种反应。但是“内卷化”这个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赞:是因为很多大学生都在为自己的目标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学习成绩和专业知识,为自己未来工作中遇到的竞争赢得先机。

贬义: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大部分人都会一直跟着互联网的潮流走。其实也不能说不好,只是太跟风互联网会导致一些不好的结果。其实很多事情是不需要竞争的,只是有些人直接从众去竞争一些不重要的事情,会造成很多人跟风,有些人可能会承担不必要的结果。其实这是盲目的表现,一点意义都没有。有些人为了达到一些对他好的结果,会走极端。有些人为了学习会不择手段,不吃不睡,导致自己的健康崩溃,但这是得不偿失的。

那么,如何摆脱“内卷化”的魔爪呢?

1.适应内卷化的现状

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环境是我们无法控制的。我们应该采取“来了就要安全”这么久的态度。我们绝不能因为内卷的现状而自暴自弃,成为一个佛教青年。

2.做好自我管理

无论是否参与内卷化战斗,都要评估自己的能力和潜力,给自己定一个好的目标,并为之努力。运用各种自我管理方法,合理规划时间,注意劳逸结合。

3.继续学习,提升专业能力。

想要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就要认清自己,了解自己的性格、气质、能力、兴趣、特长,给自己正确的认知和定位,找到自己适合做什么,能做什么,不断努力。在平时的专业课学习中,要认真对待每一门课,认真听讲每一堂课,认真完成每一项作业,努力提高学习成绩。另外,考一些高含金量的证书也是职场的敲门砖。

4.创造资源,培养他们的复合能力。

进一步拓展知识视野和学科思维,也为他们未来的跨行业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比如,以金融学习为例,不仅要有扎实的经济、金融、数学、统计基础,还要掌握法律、会计、管理、计算机科学、智能科学等跨学科的知识和技术,使自己成为视野开阔的复合型人才。

5.平常心,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

四年的大学时光转瞬即逝,回想这四年走过的路程,有欢笑,也有泪水。曾经年少轻狂,曾经风霜满身。所以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大学生活,保持健康的心态,不要一味的抱怨学习和生活,而是要脚踏实地的学习和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