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渴望考研。我该怎么办?怎么度过剩下的十天,心态会崩溃?
漫漫考研路已近终点,但行百里者半九十,闭幕式指日可待。很多学生在这个阶段变得越来越焦躁不安,无法安心复习,最终影响成绩。我简单列举了几个这个阶段最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如果你有这样的苗头,就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问题,不要让它们成为我们考研路上的绊脚石!
1
小问题就行了。
考研的路上总有很多微妙的问题。再加上备考期间压力很大,很多研究生总喜欢把事情放大。当然,也有一些媒体为了浏览而对一些小问题添油加醋,但更重要的是,研究生未能平衡心态。
比如考研大纲发布前,大变动、重大变化等词汇是常见的。导致部分考研学生无法很好的平衡自己,整夜睡不着觉,严重影响复习,但大纲发布后没有明显变化。
一个东西一旦被自己用来恐吓自己,就陷入了死循环。不如安心复习,以不变应万变。
2
备考时要多疑
这应该是一个让考研人“躺枪”的心理问题。为什么?简单来说就是考研人复习时的自我否定。今天,他们怀疑他们不会通过考试。明天他们怀疑考题会变,后天他们怀疑招生单位不公平。
这种怀疑,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浪费考研人的大量心血,还会加剧自信心的丧失。因为你的怀疑已经造成了认知扭曲,你无法很好地了解自己,更不用说评论得很好。
三
给自己贴上各种标签
贴标签是一种典型的不良心理行为习惯。每天给自己贴上不同的标签,就像给自己背上了一个负担。
最后考研还没考上,这样的研究生已经被自己的负担压得喘不过气来,最终导致全线崩溃,最终错过录取。
比如瓶颈期,我在没准备好的情况下犯了很多错误,就给自己贴上了我就是不会做这类题的标签,最后这种心理就衍生出了更糟糕的心理暗示。
四
过分追求完美
每一个知识点,但是大纲里提到的,老师讲的,书上讲的,不管重要不重要,都要记下来,导致在追求美的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无所事事。我觉得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但是对关键问题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有些研究生过分追求细节的完美。比如记笔记的时候,记录极其华丽,却抽不出时间去背,做了一些没用的事。
在考研的最后阶段,每一天都无比珍贵。希望你不要走入心理误区,正视困难,顺利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