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文理学院VS重庆三峡大学

重庆三峡大学是一所全国本科院校。成立于1956,位于重庆第二大城市万州。随着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她于1994年3月被原国家教委批准为普通本科院校(教育部代码10643)。她是三峡库区中心唯一的多学科本科院校。2004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现为本科院校。

学校立足三峡,服务库区,面向全国;坚持为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重视和加强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应用科学研究;坚持以人为本、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导向、以改革为导向、以活力为导向、以形象为导向、以法律为基础、以严格教育为导向,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2007年,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明确提出,要把重庆三峡大学建设成为一所学科特色鲜明、声誉较高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现设有文学与新闻学院、外国语学院、美术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应用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等二级学院和经贸、工商管理、政法、民族学、文化、生物、体育、建筑等教学部门,以及实验中心、网络中心等教学辅助单位,设有涵盖8个学科的70多个本科和专科专业。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形成了以文理为主,工、经、管、法、史、教协调发展,以本科教育为主体,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留学生教育协调发展的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格局和人才培养体系。学校注重开放与交流,与美国华侨大学、佐治亚州雷米特大学、丹佛社区学院、马来西亚科技大学、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南澳大学、日本立命馆等国内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在美国丹佛社区学院开设了孔子学院。

学校拥有重庆市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基地和两个重庆市重点人文社会科学基地——三峡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以及重庆市三峡文化研究会、重庆市三峡移民与经济发展研究会。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高等教育研究所、三峡艺术研究所、三峡文化研究所、企业管理与发展研究所、信息与控制研究所、化学工程与生物研究所等22个校级科研机构。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省级学术刊物《重庆三峡大学学报》出版。

学校现有土地面积1.98亩(含新区),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近92万册,电子图书84万种,仪器设备总值61万元。

学校有在职教职工830人,其中专任教师629人;有教师292人(其中教授68人),具有副高中以上职称的讲师262人;拥有博士、硕士学位230余人,兼职博士、硕士导师21人,外聘兼职教授55人(其中院士4人),聘请多名外籍教师常年在学校任教。全日制学生13000多人。

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学生在第七、八、九届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中获得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省级奖20余项。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和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项近40项;国家级、省级、市级大学生英语竞赛、中国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70余项。2001以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联合授予“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等称号。被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国家环保总局授予“保护母亲河先进集体”。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为西部和东南沿海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进入中考的学生有飞行员、选调生、公务员、海外就业等。,且考研毕业生上线率位居同类市属高校前列。

学校坚持以科研促教学,科研成果显著。近年来,全校教学科研人员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415篇,其中核心期刊近1834篇;出版学术专著217部;被SCI、EI等权威文献核查50余篇;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社科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承担国家、省、市科研项目469项,科研经费近4600万元。三峡库区生态治理工程的研究引起了曾副总理和国家有关部委的重视,并被列为重庆市和国家三建委的重点项目。产学研结合的三峡库区芦荟产业基地建设与发展被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

1978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近4万名合格人才。往届毕业生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三峡人”特有的拼搏精神深受用人单位好评。他们热爱本职工作,锐意进取,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文化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重庆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花园式单位、重庆市教育质量管理先进集体、重庆市语言文字示范学校和先进集体、重庆市舆情信息工作先进单位、重庆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二级档案目标管理单位、重庆市引进外国知识分子示范单位、全国留学人员来华保险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系统模范。

到2010,学校将发展成为适应和带动三峡库区经济、社会、文化事业全面进步,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高职教育、成人教育、留学生教育学科齐全、协调发展的三峡库区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科技文化研究中心在三峡信息技术、三峡文化艺术、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应用科学研究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引领作用和社会影响力,为库区经济文化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目前,学校正朝着建设和谐校园、办好库区人民满意的综合性大学的目标努力,全面推进学校事业的蓬勃发展。学校毗邻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位于世界水库移民之都重庆第二大城市万州。花园式校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景色宜人,高峡平湖的壮丽景色尽收眼底。重庆三峡大学正以勃勃的生机和无限的活力迎来美好的明天!

重庆文理学院是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本科院校。其前身是2001年5月由重庆师范学院和渝州教育学院合并而成的渝西学院。2005年4月,学校更名为重庆文理学院。

学校始终坚持“依法办学、诚信办学、改革兴校、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的工作思路;制定了“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培养社会认可的人才”的发展目标;明确了建设“学科生命植根地方,学术精神追求进步,学校品格践行诚信”的多学科教学型本科大学的方向;实施了“三标合一”管理,获得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三重认证。提出了“依法办学、质量立校、关注顾客、诚信服务、尊重自然、保障健康安全”的办学理念,形成了以文学、理学为骨干,教育学为特色,法学、管理学、工学、农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

学校现占地1920多亩,校舍面积40多万平方米。其中,红河校区位于永川市,党政办公所在地,具有浓厚的现代大学氛围。星湖校区位于永川区魏星湖文化旅游区,风景如画。北山基地位于永川区中心的北山之巅,环境优雅,是城市中宜人的自然园林区。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7700多万元,藏书65438多+0.3万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和电子阅览室设备齐全,校园网络设备先进,教学、科研、生活设施完善。学校现有教职工1200多人,高级职称240多人,博士、硕士340多人,外籍教师9人,外聘专家教授100多人。

学校设有文学与传媒系、数学与计算机系、外语系、化学与环境科学系、生命科学系、法政系、经济与管理系、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系、体育系、音乐系、美术系(陈子庄美术学院)、教育科学系、基础学院、应用技术学院等14个教学部(学院)。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等29个全日制本科专业,职教师范类4个本科专业,应用技术类5个本科专业,19所全日制高职院校,涵盖文、理、工、管、农、教、法7个学科。学校在重庆、山东、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四川等23个省(区、市)招生。目前全日制本科、专科生13000余人。学校培养的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应用技能过硬,社会适应能力强,受到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肯定和欢迎。学校毕业生遍布全国20多个省(区、市)各行业,大部分已成为所在单位的骨干力量。近三年来,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93%以上。学校还选派优秀本科生到国内著名大学学习。

学校目前是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重庆工作站。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高等教育研究所、高校财务管理研究所、花卉研究所、中小学发展研究所、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所、巴渝文化研究所、区域经济研究所、化学应用技术研究所、数学研究所、中美文化比较研究所、信息技术研究所、民乐研究所、职业教育研究所、(大足)石雕艺术研究所、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体育与健康研究所、教育法学研究所、“两课”改革与发展研究所、传媒研究所、吴研究所、(江津)四面山教研基地和生态园等科研机构,并在这些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学校还积极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俄罗斯等国家的高校签订了建立姐妹学校或合作办学的协议。

学校是全国考研中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主考学校、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和全国英语考试中心、重庆市普通话测试中心、重庆市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局、重庆市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重庆市职业教育师资基地、重庆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重庆市计划生育干部培训基地。

“十五”期间,学校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取得了显著成绩,得到了上级和社会的高度赞扬和肯定。学校先后被评为“教育部依法办学示范学校”、“全国教育网络示范单位”、“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先进站”、“全国大中学生志愿者暑期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先后荣获重庆市“抗击非典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明单位”、“花园式单位”、“体育先进单位”、“法制教育先进单位”、“校务公开先进集体”、“后勤社会化改革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教育部周济部长、相关司局领导,时任重庆市委书记黄振东、重庆市人民政府王、重庆市委副书记邢元敏、常务副市长黄对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模式、改革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了高度评价。学校全方位改革、多角度创新、超常规发展模式,被新华社、《当代党员》等媒体誉为“渝西现象”。

如今,教职工们正按照“十一五”发展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的要求,振奋精神,奋发图强,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文理* * *,科学与人文相互交融,文化与文明相得益彰”的现代化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