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文字学专业哪个好?
文学院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汉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18(文学艺术、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民间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比较、中文信息处理),硕士点12(文学艺术、中国古代文学、文学文献学、中国民间文学、中国现当代)。
文学院经人事部和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是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招收和培养博士后。
文学院现设有以下系和专业:三个系:中文系、语言学系、新闻与传播学系;三个研究所:文学研究所、语言研究所、英美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5个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戏剧、影视文学、汉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广播电视新闻学。
文学院有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邢教授主持的《现代汉语》;黄曼君教授主持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王先培教授主持的文学艺术系列课程。
文学院主编的三种学术杂志在国内外发行:《外国文学研究》、《中国语言学报》、《汉语教学与研究》(其中教师版1,学生版65438,综合版1)。
文学院下设学院资料室,拥有文学类书刊65438+万余册。还有一个现代化的信息与通信实验室,有80多台计算机,为医院各专业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文学院有着优良的办学传统。自1953以来,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约20000名专业人才(包括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全日制本科生和专科生、成人函授生和夜大生)。文学院现有注册学生4000余人,其中博士后、博士、硕士生800余人,全日制本科生1800余人,成人函授、夜大、专科生2000余人。
根据教育部的指示和学校的批准,文学院从1995开始建立中国本科生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基地班。目前已有6个基础班学生毕业,大部分被推荐或录取相关专业硕士;硕士毕业后,这些学生中的许多人被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和其他著名大学录取攻读博士学位。
文学院学术氛围浓厚。五年来,教师承担国家级、部级、省级、横向社会科学研究课题100余项,获得科研经费400余万元。数十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教育部和省级各类奖项。
在国际学术交流方面,文学院与美国、日本、俄罗斯、韩国、泰国、新加坡、澳大利亚、英国、奥地利、台湾省、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有50多人次到这些国家和地区访问深造,参加学术会议或开展合作研究,多次在校园内成功举办各类国际学术研讨会和全国性学术会议。
中国文献学:
这门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988,语言学研究所成立;1991年,开始招收博士生;1997教育部按“211工程”重点学科要求批准项目建设;65438-0999教育部批准成立了中国第一个以汉语为母语的语言学系作为教学和研究对象。
语言学系成立后,发展更为迅速,先后达到四大台阶:一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100个重点研究基地之一的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成立(2000年11月);二是以本学科为主要支点,中国语言文学建立了博士硕士授权一级学科(65438+2000年2月);3.以该学科为主要支点,中国语言文学建成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6年3月5438+0);四、建成国家重点学科(65438+2002年0月)。此外,经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批准,成立了汉语教育基地(2000年4月)。
这门学科有自己的学术风格。学术研究立场鲜明。基本命题:“研究植根于中国土壤,理论诞生于中国事实”;基础理论:“小句中心论”;基本方法:“两个三角形”(“面-内-值”三角形+“将军方-古”三角形)。
这个学科有一个强大的学术团体。由著名语言学家邢教授领衔,以、楚泽湘、周广庆、李、、等知名中青年学者为骨干,继之以十余名有发展前途的青年博士、博士后,形成了一支凝聚力强、链条式递进的团队。
这门学科有浓厚的学术氛围。学术活动、研究课题、发表著作、论文、获奖项目多。国际会议、小型研讨会、国内外著名专家的学术演讲从不间断。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项目数十项;在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书籍数十部,在《中国语言与方言》发表论文数百篇。获高水平奖项20余项,特别是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连续第一、二届。人人做研究,人人谈研究,蔚然成风。
这个学科有很好的学术条件。建立了内容丰富的现代汉语语料库、汉语方言语料库和汉语信息库;配置了几十台电脑和语音实验设备;形成了两大出版阵地,一是大型学术刊物《汉语言文字学报》,二是学术图书部“华中语言学数据库”。资料室书刊齐全,研究资料室400多平方米。
“抬头是山,路在脚下。”这是这门学科的第一信条。本学科将脚踏实地,自强不息,努力建立有中国自己特色的,能与国外语言学平等交流的中国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