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被要求5000元MPA考生调剂背后的乱象()
3月29日,2011研究生复试国家线公布,各招生单位复试录取工作正式开始。然而,3月24日,参加全国MPA(管理硕士)考试的菏泽考生小刘(化名)收到短信和邮件,被告知带5000元钱参加3月27日西北A&F大学复试前面试。
小刘报考了山东师范大学,这条短信让他充满了疑惑。打电话给西北A&F大学后,他被告知采访是假的。与此同时,这条短信引发的“MPA调整咨询点”之争也拉开了大幕。
考生遭遇> & gt
“面试通知”得了又失
25岁的小刘在菏泽某机关工作,今年5438年6月+10月参加全国MPA考试。“总分158,英语42,综合116。分数不是很理想。”
3月24日,小刘意外收到一条短信:联考总分140,英语40分的同学均可于3月27日上午9: 30-16: 30参加学校(西北A&F大学)的复试,面试通知已发送至邮箱。
邮件中一份名为“西北A&F大学管理学硕士MPA面试通知,2011”的文件显示,面试地址为济南青年东路文雪大厦四楼一个房间,同时还有一个申请网站。点开之后,是一家名为“华章”的教育培训机构。
通知还要求你在复试前一天带5000元学费。并说明通过预复试的考生,只要通过B类地区全国统考最低分数线要求和研究生部相关录取要求,以及政审和体检,即可被西北A&F大学MPA列入拟录取名单。
3月24日,满腹疑惑的小刘拨通了西北A&F大学负责MPA招生的电话。“那边老师说学校根本没发这个短信和邮件,提醒我谨防上当受骗,还给了济南一个学校认可的咨询点范老师一个电话。”
记者了解到,除了小刘,范老师还接到了不少考生的电话,都是咨询核实的短信和邮件,大部分都是向山老师举报的考生。
3月26日,小刘再次收到之前发面试通知的手机号发来的消息,大致如下:鉴于国家线尚未公布,明天(27日)面试取消,面试时间另行通知。请互相转告。
记者调查> & gt
配药的困惑咨询点。
“面试通知”丢了。发生了什么事?3月27日,按照邮件中指定的时间和地址,记者来到济南市青年东路文雪大厦四楼。
原来的预面试室只有一个年轻人。他说,他们的负责人顾在上海出差,“复试前”的信息发给了所有报考山师的考生。“因为我们是山区教师,所以有联系方式,也是为了给报考山区教师但对成绩不是很确定的考生提供一个机会。”
山师MPA教育中心李主任表示,顾并不是山师MPA教育中心的老师。
“华章”济南分公司负责人何云超说,“华章在山东只有两家分公司,济南,就在历山路凯旋大厦。可以肯定的是,顾不是济南分公司的。”
3月28日上午,记者在西北A&F大学人文学院官网看到一份“严正声明”,指出该校MPA教育中心授权的校外调剂咨询点只有4个,授权范围仅限于招生宣传和调剂政策咨询。未经授权,不得以本校MPA教育中心或其他单位和个人的名义进行其他任何调整宣传活动。其中范老师负责的济南的调剂点是四地之一,也是山东省的调剂点。
调剂咨询点位于上海的上海华章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与顾在面试通知中提到的报考网站地址相同,是上海市长宁区定西路1300号业余大学3号楼一个房间。
"面试机构" > >;
同行诋毁,我们经得起调查。
3月28日上午,记者在百度文库看到一份名为《山师大学全日制MPA招生手册》的文件。招生咨询地址在济南文化东路88号山师大学逸夫楼5楼,下面有两个咨询电话(经核实不是山师大学MPA教育中心办公电话)。
记者随即拨通了其中一个座机号码。一名自称是值班学生的男生说,班主任目前在上海出差,他会尽快向老师反映情况。当天中午,一名自称顾的男子给记者回电。
在电话中,他声称自己是发送“预复试”短信的负责人,可以全权负责此事。
他说,他来上海出差是为了协商和解决因发送“预复试”信息而引起的相关问题,他已经与西北A&F大学MPA教育中心的负责人进行了会面。“此事被济南另一家MPA咨询点污蔑。我们经得起调查,没有过错。”
对于邮件中提到的5000元学费,顾解释说,“这部分钱是这么考虑的。如果考生通过面试,则视为学费的一部分;面试不合格的,当场退还给考生。”
学校声明> & gt
在线人数少,取消济南调剂点。
3月28日下午,记者采访了西北A&F大学MPA教育中心负责人罗剑锋。
罗剑锋说,“最近几天,我真的一直在处理短信引发的相关问题,我还为此专程飞往上海。顾应该是上海某培训机构在济南的分支机构,但他并没有被西北大学批准成为调剂点。在分数线出来之前,任何机构都不能超越职能范围,把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而应该以服务考生为原则。这次因为发现及时制止,没有造成恶性后果,但学校下一步很可能会做一些调整。”
3月30日,记者从西北大学人文学院官网上的MPA调剂信息中看到,原来的4个校外调剂咨询点已改为3个,范老师认定的暨南调剂点已不在这3个地方。
罗剑锋解释说,“今年山东上线的考生不多,我们就不再设立接收山东调剂考生的点了。”
MPA教育指导委员会:
培训机构的参与,必然夹杂着利益。
记者一步步调查后发现,小刘的“面试”经历并非个例。今年研究生考试成绩出来后,一场没有硝烟的MPA调剂之争随即展开。国内很多教育培训辅导机构已经开始忙于为自己的学生和社会上的非学生考生调剂学校,收取不同数额的调剂费。4月2日,记者采访了全国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在办公室杨老师看来,按照正规流程,MPA的调剂确实是考生个人行为,不应该交给中介。“有时候首选院校的老师愿意给他们提供信息,或者有的学校首选名额不够,可以把能接受该校的转学生送到其他院校,但这两种情况都是不收费的。”??同时,杨老师表示,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不允许社会上的培训机构帮助考生调剂,但是高校会把调剂工作交给中级培训机构,不排除有一些关系的可能。“没关系,高校不会交给他们的。”??杨老师还告诉记者,今年是MPA实行双证(学位证和学历证)的第一年。“以前证件(只有学位证,没有学历证)不允许跨省转的时候,因为今年是双证元年,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中间培训机构的参与难免会掺杂经济利益,对考生也不公平。”??对于考生个人信息泄露的问题,杨老师表示,考生的个人信息只在教育部考试中心网和报考的院校有。“只有通过这两个渠道才能得到。如果考生收到的短信不是报考的院校发的,很可能存在信息泄露的问题。”(记者王若松实习生王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