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儒家人性论

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一生中谈仁最多。但孔子的仁学主要局限于仁本身,即什么是仁,为什么要做仁。至于如何善良,孔子不是问题的重点。孔子只是简单的说了一句“善待自己”“我要善待自己,我也善待自己”。在孔子看来,仁完全是人的自觉行为。至于为什么是人的自觉行为,孔子并没有做出具体的论证。于是,孔子更多的是讲仁义,很少讲人性。孔子的人性论仅限于一句话:“性相近,取长补短。”为什么性相近,学相差很远?孔子没有说清楚,因为孔子主要关心的是仁义本身,而不是如何宣扬。

孟子到处冒充孔子的传人。孟子对儒家思想的发展主要在于对“仁政”的发展。孟子有意识地把孔子仁学的终点作为自己仁学的起点,通过对“为仁政”的论述,建立了自己的心性论

与孟子不同,荀子并不认为人天生就有与人为善、与人为善的倾向。在荀子看来,为仁行善完全是出于人的本意,即出于人的“假”,尤其是出于“圣人之假”“礼义之人,生于圣人之假,而非人之本性”;“凡人皆有共通之处,饥则食之,寒则暖之,累则息之,善则益之,恶则害之,这是人与生俱来的,也是喻与杰的共通之处。”虽然荀子和孟子一样,认为人性是受制于天的,先天的,天赋的。但与孟子不同,荀子把人和动物的自然本性作为基本的人性。如果顺应人类的自然本性,必然会导致相互仇视和社会混乱。所以在荀子看来,人性本恶。"

孟子和荀子都承认人有喜欢和讨厌的本能,荀子把这种本能称为“人性”,而这种“人性”是与人和动物相关的。孟子虽然也承认人和动物的本能,但他并不认为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原因,也不认为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是因为生来就有恻隐之心、羞耻感、听天由命、是非观。这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原因,就是所谓的“人性”。荀子的性论只承认人和动物是* * *和“人性”的因素,没有孟子的“人性”概念。虽然荀子也讲了人和动物的区别。“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不是特别的两足无毛,因为有歧视。”人的辨别力是指人有辨别是非的能力。"

孟子人性论的问题是:既然人性本善,那么恶从何而来?仪式从何而来?仪式的功能基础是什么?荀子人性论的问题是:既然人性本恶,善从何而来?人怎么才能改邪归正,做好人?如果人类的希望仅仅是因为圣人行制礼的做法,那么外在的规则如何转化为人们自觉的心理意识和行为习惯?

孟子的性善论突出了人的先天因素,荀子的性恶论强调人要顺应自然而行。人之仁不能根植于自然,但也不能忽视后天的努力。所以《中庸》说:“天命即自然,率性即道,修养即教”;“自诚,即性;自知而诚,谓之教。诚实是明确的;明是真诚的。”性为天道至诚,强调人的先天因素;教人以智,强调的是人的后天因素。先天因素突出人的先天基础,即所谓后儒家的本体论;后天因素凸显后天功夫。张载说:“儒家因其知而诚,因其知而诚,故天人合一,因其学而能成圣人,得天而不留人。”只强调先天,不强调后天,只根据不努力;只讲究后天,不承认本性,那只是功夫,没有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