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工商管理考研经验分享?
我有幸成功登陆武汉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初试426分,今年复试线360分。
第一,选择学校,设置专业
考研一开始可以说是彻头彻尾的白。我主修商业(金融)。在我决定考研后,我要做的第一个选择是考硕士还是硕士。最后,认为一方面是因为金融专业一般学费比较贵,好的学校一般一学期七八万很正常;另一方面,如果以后想读博,会比读硕士容易,读硕士需要的时间也比较长,所以有更多的时间去积累实习或者去尝试自己适合的东西。所以,综合分析后,我最终选择了经济学硕士。
其实一开始我并没有选择考武汉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因为我被数学吓跑了。但是后来在复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对数学的理解还不错,一直对武汉大学念念不忘,因为和这个水平的学校比,分数线和录取比例太香了!该专业在武汉大学的招生在21开始扩大到十个左右。在此之前,只招收两三个专业。分数线往年340左右,21 350,22年360。录取比例不到10: 1,和我刚开始报考的一所金融类院校相比高达20: 65438。今年在考研的情况下,尤其是商科,国家线达到了350,武汉大学是个C9,这个分数真的很香。管理学院虽然不是武汉大学的强势学科,但毕竟学校的平台很好,往年这个专业毕业的研究生还是不错的。所以基于以上几个方面,我最终选择报考武汉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
二、考试内容分析
1,题型分析
官网发布的考试大纲几乎每年不变,869管理,考试时间三小时,满分150。主要题型为名词解释,6题,每题5分;简答,6题,每题10分;论述题,2题,每题30分。
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占90分,论述题占60分。
2.真题分析
1)名词解释:
我们来详细看一下2020年管理学(813)的考题,并对名词进行解释。它测试优势,目的和手段之间的关系,甘特图方法,风险决策,学习型组织和平衡计分卡。这些问题可以直接在课本上找到。只要你背得好,这些题没有难度。平时复习的时候复习过,考试的时候再遇到,就会像流水一样。而且有些知识点会反复考,比如有风险的决策,已经连续考了好几年了,所以一定要记住一些重点。
2)简答题:
简述流程型组织的特征;简述控制工作的专业分类;简述组织文化建设的意义。先把重点放在特征类上,然后再分析两个概念,相对简单。
3)论述题:
本文从中国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出发,结合管理学的理论知识,阐述了中国传统制造企业是如何发展的;分析华为和三一重工如何提高国际竞争力。这两个问题都是围绕管理学的热点,再结合教材管理学知识,答案要一个一个的分析,一个一个的列举,有逻辑的,多角度的回答,这样阅卷老师会觉得你的思考比较全面,再用比较专业的术语,老师会不自觉的给你打高分。
第三,准备管理和计划
1,经验分享
一定要有坚定的目标,决定哪个学校是哪个。只要做了决定,就要向目标前进。你要做的就是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相信你可以,大家都在努力,你为什么不能是最后一个上岸的人!
2.时间规划
协调各学科,合理划分时间。建议早点开始,多轮复习。
第一阶段(基础):阅读课本,完成课后思考题。
第二阶段(强化):背诵各章节知识点。
第三阶段(提高):真题模拟和训练。
第四阶段(冲刺):查漏补缺,背重点。
3、心态管理
全力以赴(尽力而为)。每天都要给自己反馈学到的东西,每天都有收获。着眼当下,准备阶段不去想,只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坚定目标,天天向上,相信自己会在成功的彼岸。
第四,初体验
(1)政治:
从政不早不晚,最后还是有了一个好结果(我已经很满意了)。9月份开始听徐涛的基础课,平时都是业余时间听,磨耳朵的速度是平时的两倍。然后我开始对着密集的讲课言简意赅,后来发现内容太多,抓不住重点,就改成了郭虹研究的思维导图。然后听课后做1000的章节题(我最后没做完,大家不用太担心)
之后10月底开始听腿姐的技能课,在讲义上做笔记。技能班真的很推!
有很多小技巧是有用的,但是做题的时候一定要学会运用。11月初开始刷模拟卷,背姐姐的手册。我是一个喜欢刷题的人,所以最后的策略是做模拟试卷,小八,腿妹四套试卷,刘旭,刘觅等。,加上背手册,读三遍。最后,背诵小思!背诵小思!
背完模拟卷的错题就可以去考场了(建议小程序)!政治因为答题卡上没有横线,所以建议答题的时候画一条浅线会更工整,还会加点分。
(2)英语1:
我的英语基础还可以,所以没花太多时间。在我看来,我最后的成绩并不是特别理想,所以任何一科都不要掉以轻心!我主要是背单词。我已经在三月左右背过一次单词了。我个人喜欢背红宝书上的单词。每个人根据个人喜好选择。感觉差别不大。主要是要循环回忆,不然容易忘记。
在阅读方面,我做了近十年的真题,然后翻了翻。误差率大概是一年两个。大家在阅读的时候要注意总结相应的技巧和一些坑,可以增加正确率。差不多11月份开始写。我直接背模板。建议你自己整理一套模板(各种题目),然后进行几次模拟训练,熟练使用模板。我觉得这是一个适合大多数人的方法,因为考试中留给大小作文的时间不多,正常的英语水平很难在短时间内打磨好自己的作文,所以准备一个自己的模板可以事半功倍。
(三)数学1:
这可以说是这个专业最重要的。基础阶段:6月开始学数学。听了吴忠祥老师的高等数学基础课。我觉得他真的讲的很详细。我也喜欢他上课的风格,没有其他多余的内容。不过有些人可能不太喜欢这种风格,会觉得有点无聊。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老师。其实差别不大。
然后我和李永乐线性代数老师yyds听了俞炳森老师的一些概率论基础课,也很详细。我这段时间做的习题是660和一些课后题。大概持续了一个月。
强化阶段:强化阶段从7月到9月进行。这个阶段我没有上课,就自己学习李正元全集做笔记,然后配合练习880。其实我觉得数学最重要的是输出和总结,而不是听了多少课,做了多少题。当时我总结了老师的一些方法技巧,整理了相关笔记,包括基础知识点、技巧、题型等等。9月份终于整理完笔记,差不多一百页。后来我也断断续续看了好几遍这张纸条。真的很有用。我推荐你试试这个方法。
冲刺阶段:这个阶段是做模拟试卷。我推荐工大* * *创作超越往年的论文。质量挺好的。还说我是个喜欢刷题的人,所以这期间做了近100的模拟卷。然后,最后是有错题要复习,回归基础。数学的内容和公式比较多,建议大家最后再复习一遍知识点,以免忘记基础,丢分。
(4)专业课(869微观经济学):
专业课的参考书目是高鸿业的微观经济学,比较容易。就改革后的专业课来说,难度不是很大。题型主要是选择题、论述题和计算题。计算占的比重比较大,所以复习的时候要注意计算的部分,但是难度不大,只是基础高鸿业的难度,有余力的话可以看看范里安的中级难度。
论述题主要结合一些热点问题的分析。学习的时候要学会结合实际去分析,而不是简单的背诵理论。选择题部分不难,抓基础就好。我学微观经济学的时候是从看课本开始的,听了几堂邴正老师的课,但是并不是特别适合我,所以最后选择自己看课本做题。
高鸿业的书不难,大家耐心看完肯定没问题。对于专业课,我的总体时间安排是7月份开始看书,然后两个月左右把整本教材看两遍。如果在阅读的过程中有不明白的地方,我会去看邴正老师的相应课程来加强理解。如果题目问了,我会做课后练习(这时候的作文题大多是直接看答案的思路,自己的思路还没有成型)。然后到了9月,基本阶段基本结束。我开始整理自己的笔记,最后整理了70页左右的复习笔记。这期间我做的就是绿皮书和课后习题的错误部分。10月份左右,我开始每天按计划看书背笔记。事实上,没有什么可背诵的。考研前大概看了三遍,基本都记住了。我是11月份开始整理热点的,因为市面上的热点大多是宏观的,所以最后选择自己整理热点问题,结合现在的新闻和一些论文,整理了差不多30页的热点话题。我觉得这个排序过程很有意义,可以让你思考如何回答这些热点问题。总的来说,专业课不是很难。稳扎稳打,基础扎实,再加上一些方法技巧的应用,我想一定能考出好成绩。
五、复试经验
1.近两年入学人数
2022年复试分数线369分,31人进入复试,录26人。复试录取比例为1.19。
2021复试成绩372分,22人进入复试,录得18人。复试录取比例为1.22。
2.复试(网上复试)
(1)复试内容:专业课复试主要内容分值为:英语口语(20%)、专业知识测试(40%)、综合能力测试(包括科研潜力、表达能力、目标志向、心理素质等。40%).
(2)复试的具体内容和流程:
(1)以PPT形式介绍候选人,5分钟,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本科期间专业学习、参与科技创新或研究、社会实践(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毕业设计或工作经历、专业优势和个人兴趣、未来目标和志向(不限于这些方面,但不加班);
②考生从专业知识题库中随机抽取至少3道题,作答时间不超过15分钟;
(3)复试专家对考生基本信息和专业知识回答进行提问,考生口头回答时间不少于5分钟;
(4)复试专家从事从事先准备的英语题库中抽取试题用外语提问,考生用外语作答,测试考生外语听说水平,时间不少于10分钟。
第六,鼓励
每个人每天的有效学习时间都能达到八小时以上,这是很了不起的。有效的学习时间不是坐在自习室玩手机的时间,而是你真正放下心来学习的时间。学不会就不要勉强自己学,效果会弄巧成拙。你必须学会主动地、有规律地休息,但也不要太放松。23可能会变本加厉,疫情不会退去,就业的人会下岗失业,大家会扎堆考研,所以考研环境还是不乐观,一旦选择就不要放弃。趁着年轻,我们还有勇气去追求梦想。
考研之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人再接再厉。在这段时间里,你可能会自我怀疑,自我否定,情绪崩溃,这没什么大不了的。适当放松自己,给自己打气,然后收拾行李重新开始,一定会有收获的!加油!希望学弟学妹们能一战而胜!你会到达理想的彼岸!现在不管是上学还是就业,希望各位学弟学妹不要在大环境中迷失自我,随波逐流,自己做了选择就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