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营销:销售专家是心理学家。

首先,从“人性”来解读行为营销

行为营销,我们主要是想分析人性。因为所有的销售都是基于人性的,所有的营销都是以人为本。我们所有的销售行为都应该建立在人性的基础上,所有反人性的行为最终都会消失,因为只是暂时的。

1,金融行业的特点

保险销售其实是我们和客户之间的一种博弈。有一种说法,与同行竞争是最低级的竞争;与我们的客户竞争是最高级别的竞争。

为什么这么说?众所周知,银行、证券、保险都属于金融行业,我们把保险作为金融工具来卖。金融业有一个赚钱的根本逻辑,因为金融业不产生财富,它只是一个财富再分配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机构、民众、政府等等都在这个市场上进行交易。那么我们如何在融资的这个价格过程中赚钱呢?所以说,金融行业赚钱的第一逻辑是,圈内人赚外行人的钱,而我们赚的是信息不对称的钱。

这个行业有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作为一个保险产品,其实是一个间接投资产品。它需要通过渠道销售自己,保险代理人是一个渠道。我们面对客户,其实赚的就是这种信息不对称的钱。

所以,我们最高层次的博弈是和客户。一旦失去了这种信息不对称,你可能就不会再从这个客户身上赚钱了,他也不会允许你再从他身上赚钱了。这是金融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

2.销售混乱的原因

那么在和客户博弈的过程中,要了解他们的消费心理和购买心理。以前我们和保险代理人交流的时候,人们会有很多疑问或者困惑。比如他为什么看中了产品不下单?为什么我觉得他有钱,他不买我的保险等等。

这些混乱实际上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我们不了解客户,影响客户消费行为的因素很多。可能我们不知道客户背后的哪些因素影响了他的订单;

第二个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你不了解客户的保险心理,也就是保险决策的心理,也叫理财决策的心理。

今天我们就从这两个角度来给大家讲解一下,在保险营销中,如何通过人性来发现客户的消费和理财决策心理。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保险产品有什么特点。

二、了解人性的十大理论

了解人性一:不断强化保险观念

对于保险产品的行为特征,我们有这样一个定位,保险产品是反人类的产品。行为营销就是所有的销售都要基于人性,我们要把这个东西卖给人。

但是,我们说这个产品反人类。既然是反人类的,我们推销起来会更困难,所以保险营销是世界上最难的行业。

我们卖这个产品真的不容易。怎么能用一张纸卖给别人?大家都没有看到这个实物,是一个契约,一个虚拟的东西。怎么才能卖给人呢?所以这个真的很难。反人道体现在以下两点。

(1),产品的设计反人类。

只有通过主张才能体现出来,这其实是反人类的。人讲究的是钱,保险解决的钱就是未来的现金流。我们经常为客户规划现金流。其实理财规划很简单,就是你人生中的现金流和风险管理。

保险规划其实就是在规划未来的现金流,我们的客户通常更关注现在的现金流,这是人之常情。所以产品说明我们都需要未来才能拿到这笔钱,这是反人类的。这种反人类的产品怎么解决?

我们要让别人相信一个虚拟的东西或者幻觉,最可靠的方法就是不断重复,不断重复。因为人们很难区分熟悉的事物和现实的区别,这是人的一种天性。所以,对于保险产品来说,要想让客户认可,就要不断重复这个认知,让他接受。时间长了,你可能就接受了。

其实我们也可以把这句话放到我们的行业里。比如为什么保险从业人员在外人看来总像是被洗脑了?为什么人们在从事直销和传销的时候很难改变固有的观念?

这是人之常情,就是人很难区分熟悉的东西和真实的东西。我们只需要不断强化这个概念,然后他就会认可。所以,我们是卖保险产品的。大家必须记住的第一个概念就是不断强化,不断提醒他。

(2)产品的销售行为反人类。

业内一直有一种说法,保险是卖的,客户不会主动买。这句话有一定道理,但是现在社会变了。

以前工业时代的保险确实是有卖的,因为金融业是建立在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上的。在我们的金融产品中,最复杂的产品是保险。人买了就会陷入混乱状态,需要依靠别人的介绍才能买到。

所以我们的传统保险需要靠陌生的销售和强迫来推广,这其实是反人类的。为什么?让我们继续阅读和理解人性2。

理解人性2:从过度销售到营销

人们对推广有天然的抵触心理,所以作为保险销售人员,从推广到营销是我们的必经之路。因为你不能一直做促销,只有一个袁,我们很多人都做不到袁,因为这是违背人性的。

事实上,袁是不可能天天做促销的。当他真的有了1000个客户,还需要做促销吗?有很多推荐。所以,保险销售,迟早你会走上营销的道路。促销和营销有什么区别?我们对保险销售做了这样的定位:销售是拍摄,营销是诱捕。

比如我们保险代理人,我们去做销售,就像猎人打鸭子,你拿枪,“砰”的一声打中,然后你就报名了;“砰”的一声没打中,鸭子飞走了。这就是销售。

而营销就是鸭子要吃,鸭子要喝水,所以我们会在池塘旁边找一个有水的地方。我们会在水边撒一些食物,鸭子会自己过来。当我们来的时候,我们会困住它。这就是营销。

那么,作为保险销售人员,一定要做好从推销到营销的过渡。我们如何实现转型?我们有以下四个原则:

(1),第一原则:数量重于质量。

保险销售的本质是需要大量的客户。在千千有很多成功的方法,而失败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你的顾客很少。因为保险是一个低质量的消费金融产品,我们需要大量的准客户来沉淀和维护关系,才能持续的发出订单。

推销是见客就捞,再小的鱼,也可能慢慢透支;而什么是营销?先织网,再捕鱼,先捕鱼,再捕鱼。所以数量比质量更重要。

(2)第二个原则:态度比说服更重要。

换句话说,我只吸引,不说服这样的观点。促销的重点是产品,我们和客户谈产品的好处,这是把生意放在第一位的。然而,保险这一产品,尤其是在信息不对称和细分的情况下,越来越难以把握客户的利益。

因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很容易的通过手机找到很多东西。我们可以做价格对比,性价比对比等等,这样就死定了。以前我们常说,业务员必死,策划服务永存。如何获得策划服务?就是探讨保险产品的内涵。

(3)第三原则:客户的需求比自己的需求更重要。

需求是营销的第一本能,销售的本质是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基础上给自己带来收益。那么如何找到需求呢?所以营销的步骤应该是先诊断,再挖掘需求,那么这个时候洞察比营销更重要。

作为一个专业的销售人员,我们应该探索客户的需求,也就是要洞察客户的心理,根据客户的心理变化来调整销售方法。但是新人在这一点上很急,很功利,所以经常失败。

(4)第四原则:中国人的四步关系原则。

首先要从沟通到交流到友谊到交易,由浅入深的获得客户的信任。

说完了我们从促销到营销的过渡,还是回到我们的话题,人性是抗拒被出卖的,所以一定要从促销过渡到营销。

了解人性三:人类生来就相信权威。

刚才我们说销售的最高境界是与客户竞争,那么如何实现一次成功的销售呢?作为保险代理人,要善于捕捉客户的心理,进行心理暗示,让客户认可和信任我们,觉得我们是这个行业的专家。这是理解人性的第三点,人类天生相信权威。

没人愿意和业余选手打交道。想要做好保险,就要树立自己的专业形象和权威品牌形象。只有树立这样权威的品牌形象,客户才会给你销售机会。

以前我们业务员面对客户,经常会收到客户的拒绝,这是主要原因。他不给你推销的机会,但不认可你的专业性,尤其是对新人。

人们不和外行打交道。就好像你是一家新公司,刚开始工作。我肯定要先观察一下。这是很正常的心理。

我们需要做的是尽快处理好自己的职业形象,而职业形象必须体现在你平时的言谈举止,你的朋友圈,你的一些资历,成就等等,这些都可以证明你的能力,成就,学识。所以我们营销人员要注意树立自己的职业形象。说白了就是要善于包装自己。

为什么人天生相信权威?比如我们去医院看病,一块钱是普通号,五块钱是专家号。我们大多数人会挂哪个号码?我觉得大部分人应该选择挂专家号,这是很重要的人性和自然权威。所以要树立自己的职业形象。

理解人性之四:消费心理学研究

保险销售要做哪些心理准备?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是消费心理,第二是财务决策。

我们要把握人的消费心理,但是消费的决定往往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我们自身的,包括个人的,包括别人怎么说,我们自身的条件比如财务等等。但是我们必须清楚人们的消费心理。

人是动物,天生追求快乐,逃避痛苦。所有的消费行为其实都是基于人性的,我们都是追求快乐,避免痛苦。为什么这么说?我举个小例子。

比如,过去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现在有两个消息,一个是好消息,一个是坏消息。你想听哪个?”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测试。我告诉你,大多数人会选择先听坏消息。因为人类的基因里有这样一个基因——保持你所拥有的比获得更多更重要。也就是说,除了保命,没有别的,所以人们本能地驱使自己去听坏消息。

其实先听好消息会增强人的愉悦感,再听坏消息会让自己不那么难受。这是我们谈论的人性。既然人都有这样的人性,追求享乐,避免痛苦,我们就清楚了。客户不买你的产品,就是我们没有很好的消费心理把握。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我们还没有明确买保险能带来幸福。也就是说,你没有深入挖掘这个保险产品的内涵,你可能只是关注了一下。FAB有这样一个原则,我们要突出产品的好处。我们的保险销售基本遵循这样一个原则。

第二:你还没有充分说明失去这份保险所带来的痛苦。

那么,卖保险这种反人类的产品,解决办法就是把足够好的和不好的彻底说清楚。这是我们的消费心理学研究。

理解人性5:人类需求的层次

在保险销售过程中,了解需求层次理论也很重要。著名心理学家马嘶·诺在《人的动机理论》一书中提出,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受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生理需求是基础。首先要解决好自己的吃、喝、住等最基本的内容。,然后我们会提升到下一个更高的层次。这个需求是由低到高一步步安排的。既然人们对保险服务的需求是一种人的需求,那就必然无法逃避这种需求的规律。我们必须首先解决最基本的生存需求,然后我们才能继续寻求安全需求。

对安全的需求其实是我们低收入者和大众客户的一大需求。如果要挖掘中产阶级和高净值客户的需求,就要进一步找到人的一些心理动机,比如被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马嘶·诺的保险营销理论对我国保险营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果你单纯反映产品的利益,我们可能会关注安全要求;但如果深入挖掘保险产品的内在价值,就会发现自我实现和尊重的需求也体现在这一点上。

了解人性六:把握人的保险心理

保险的前提是风险,但风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在面对它的时候,普通人的心往往是偏的。这句话怎么理解?保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东西,风险管理的过程涉及到很多流程,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具体的风险管理手段等等,所以风险的决策过程也非常复杂。

我们有一句关于普通人心态的话:“每个人都害怕风险,但每个人都是冒险家。”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关于金融决策或者风险决策的心理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心理学家叫卡尼曼,他有很多关于行为金融学的专著。

他在书中提出了一些非常重要的心理学理论!面对风险决策,有些考验人是会选择回避还是勇往直前。

比如第一次测试,我们有两个选择,一个选择——我们一定会赢1000元;选B——有50%的几率中2000,有50%的几率什么都不做。你会选择哪一个?

大多数人会选择a,因为我们要确定利益。大部分人都是厌恶风险的,我们自然会规避风险,所以我们通常会选择确定的利益,而不是押注于不确定的利益。

这种心理其实可以应用到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包括很多心理决策,买股票,买保险。我们可以形象地说,双鸟在林胜过一鸟在手。在一定的收益和一场赌博之间,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一定的收益。当我们再次去投资股票时,我们会尽快接受,所以我们称之为确定性效应。

我们在做金融保险营销的时候,这种效果非常明显。比如以前我们的产品都是主险账户或者附加险账户。我们在销售理财型保险的时候,面对的就是这个利息,一般都愿意把附加险的账户拿出来告诉客户。而附加险账户的利息是不确定的,如果我们作为确定的利息传达给客户,就是一种销售误导。

其实我们根本不需要告诉客户不确定的利益,因为面对确定的利益和不确定的利益,人们通常会在两者之间选择确定的利益,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确定性效应。

我们在和客户对比产品,比如一个是保险,一个是股票,或者一个是保险,一个是基金。在做这个比较的时候,只要我们能给客户一定的利益,他一定会选择,所以没有必要拿不确定的利益去和别人比较。

了解人性7:反射效应

这是第一个测试。我们还有两个选择。a选择——你肯定会损失1000元,B选择——你有50%的几率可能会损失2000元,你有50%的几率什么都不会损失。这个选择还会是A还是B?测试的结果是,大多数人会选择b。

选B证明他是规避风险的,但是如果同时做这两个测试,你会发现刚才选A的人这次选了B。仔细分析以上两个问题,你会发现其实是一模一样的。

假设你先赢了两千块,那么你一定要赢一千块,也就是你赢的两千块中输了一千块。有50%的几率赢2000元,也就是有50%的几率不输钱,50%的几率一无所获相当于有50%的几率输2000元。

你可能觉得这是在逃避,其实很简单。给你总结一个结论,就是人在面对一定的利益时,往往是谨慎的,不愿意冒险的。当我们面对失去时,每个人都变成了冒险家,这是卡尼曼前景理论的两条定律。

面对一定的影响,我们再做保险。我们关注保险的收益,因为它是确定的。面对反射效应,也就是面对可能到来的疾病带来的巨大损失时,人们愿意赌一把。这是保险销售的基础,可以应用到我们的保险销售中。

理解人性八:设置正确的参考

之前我们讲过卡尼曼的两个定律。再引申一下刚才说的得失。这不是绝对的。人们在面对收益时会回避风险,但在面对损失时更喜欢风险。得失是相对于参考点而言的,所以改变人们评价事物的观点,就可以改变人们对风险的态度。

其实保险销售的本质是改变客户对风险的态度,参照物的设定在这个时候就变得非常重要。我们需要了解客户的目标,然后你才能给出相应的方案。如果你不了解客户,而你方案中的参照对象设置错误,很容易让客户改变主意,放弃购买该产品。

大部分人对得失的判断往往是基于参考点的,所以我们方案中参考点的设置很重要。比如,我们举个例子。别人年薪六万,你年薪七万。这是第一种情况。第二,别人年薪九万,你年薪八万。

这两个选择题,大部分人会选择前者。其实后者收入更高,但我们自然会选择前者。我们的大脑有两个系统,系统一和系统二。系统1基本靠直觉和感性;第二个系统是理性和逻辑。这就叫参考的一种依赖,所以参考的设置很重要。

理解人性九:回避效应

回避效应表明,人对得失的敏感度是不同的,失去的痛苦远大于快乐。比如失去一百块钱的痛苦,远远大于得到一百块钱的快乐。

这是一种什么心理?规避损失的心理在保险销售中也很常见,因为我们买保险,目的就是为了规避这个事实。让我们通过一个测试来仔细了解这个规律。

例如,让我们抛硬币来赌正面,正面我们赢了5万元,反面我们输了5万元,你想参加这个游戏吗?我告诉你,几乎没有人会参加这样的游戏,因为输了5万元的痛苦远远大于得到5万元的快乐。这就是失落和逃避两种心理。

但是如果你中了65438+百万,你会参加吗?输了就输5万,赢了就赢65438+百万。有人说我还是不参加。赢了20万呢?这里面有个定理,就是失去一百块钱的痛苦是得到一百块钱的2.5倍。

换句话说,你给什么样的杠杆率,就会改变人们的偏好。这就是我刚才说的。每个人都害怕风险,但每个人都是冒险家。面对风险决策,人心往往是摇摆不定的,就看你怎么用参照物和杠杆了。

事实上,回避心理在保险销售中非常普遍。比如,我们举个例子。如果你得了病,有可能会突然死亡。现在有一种药,服用后可以把死亡的可能性降到零。你愿意在这种药上花多少钱?

如果你身体健康,现在制药公司想找一些人来测试一种新开发的药物。吃了这个药可能会猝死,那你要求药厂花多少钱赔偿你呢?

这两个例子都是万分之一,但是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很多人愿意出几百块钱买药,但是即使药厂给你几百万,你也不一定愿意参与这个试药游戏,这就是规避损失的心理。

前面说了,保险销售的本质是改变客户的喜好,但是怎么改变呢?有两点:①改变已获得的目标;②要改变的参考点。

保险销售的过程本质上是销售人员和准客户的心理活动过程,是一场心理博弈战。在这场战役中,销售人员要想取胜,就必须了解客户的心理,了解客户的需求,运用创造性的方法和技巧解决准客户的购买心理问题,诱发人们的保险购买需求、购买动机,做出购买决策。

了解人性10:人类倾向于小概率事件。

人类有这样一个特点——倾向于小概率。比如彩票就是一种概率很低的东西。买彩票是赌运气,买保险是赌运气不好。这是两个稀有的东西,但是人们非常热衷于它们。

前景理论揭示了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人类倾向于强调小概率事件,面对这样的小概率事件,人们往往摇摆不定。

比如,面对小概率盈利,大多数人会是风险偏好。显然买彩票的概率很小,中奖的可能性很小。99%的钱都会支持福利事业和体育事业,但是人家还是侥幸打了这个小概率事件,面临盈利。

那我们再来说说保险。面对保险的小概率损失,大多数人都是规避风险的。很多人都买了保险,虽然运气不好的概率很小,但还是想规避这个风险。人的这种倾向是保险公司继续经营的心理基础,也是我们保险销售一直存在的基础。

以上是关于理解人性的十个理论,我们在行为金融学里面讲了人的一些行为金融特征。我们了解了客户的消费心理和保险心理的特点后,就可以了解客户在面试客户时的心理决策过程。当然这些都不是全部,只是说他有这个心理特点。

因为我们之前说过,影响客户消费心理的还有很多其他因素。比如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财务。所以除了了解心理状态,还要了解财务。当然还有一个问题,其他家庭因素和结构会不会影响他,他是不是这个家庭的决策者等等。

第三,透析人性,唤醒顾客的需求

除了客户的消费心理和保险决策心理,还有一点,如何才能唤醒客户的需求?这就是我们一直在说的,深入挖掘客户的价值。保险营销员的核心价值在哪里?

不知道大家之前有没有听过或者看过热门漫画里的人物。大白就是这样一种温暖的感觉。其实真的可以在生活中帮到我们很多。那么,作为理财规划师,我们究竟在哪些方面帮助了客户呢?

我们不是简单的向客户推销一个产品,而是通过这个产品,洞察人性。保险销售最大的价值是唤醒人性的光辉。怎样才能兑现唤醒人性的光辉?其实就是我们刚才讲的。在理财规划中,我们体现的是人性的透析,你要在这里面发现人性。

人性主要体现在哪里?我们称之为性和责任。其实爱和责任是人的天性,是无数成功营销见解和理念的出发点。其实这种好感与敬业和伟大无关。它的本质是进化的产物,这就是人性。

比如母子之间的深情,就是家庭中最深的亲情,这是人之常情。它也来自于一种进化。不了解人性,违背进化规律,我们的营销行为就无效。所以回到我们今天的主课,行为营销是关于人性的透析。

当然,人性中有很多心理特征,比如好奇,比如贪婪等。以上是人性的一些方面,也有很多书总结了人性的很多特点。所以在做产品或者营销的时候,我们最应该考虑的源头是人,理财规划也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