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是985院校还是211院校?

贵州大学不是985而是211,也是国家双一流建设大学。

211项目和985项目简介

“211”工程,即在21世纪建设约100所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启动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

985工程1998是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提出的。“为了实现现代化,中国应该有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一流大学。”985工程一期首先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实施。

“双一流”全称是世界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学科。是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又一项国家战略,有利于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贵州大学简介

贵州大学,简称“大圭”,位于贵州省贵阳市。是教育部和贵州省人民政府“部本、部省共建”高校,“一省一校”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2011计划”、“111计划”、中国政府来华留学人员奖学金接收机构、孔子学院奖学金机构、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三轮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中西部高校联盟成员、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育部教育援助基地、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以及教育部“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成为教育部在西部地区重点建设的14高水平大学之一,与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对口。

贵州大学创建于1902年,历经贵州大学堂、省立贵州大学、国立贵州农工学院、国立贵州大学时期,于1950、10年命名为贵州大学。1951年11月,毛泽东校长亲笔书写了贵州大学的校名。1997年8月,与贵州农学院等机构合并。2004年8月与贵州理工大学合并。

能力

截止2021和65438+2月,学校官网显示,教职工4163人,其中专任教师2796人,其中博士1396人,占49.9%。高级职称525人,副高级职称923人。

截至2022年3月,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教育部*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6人,教育部奖励计划青年学者1人,国家级领军人才6人,著名文化专家2人,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估组成员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中宣部“百千万”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7人,教育部“新世纪杰出科技人才”12人,贵州省核心专家11人,贵州省管理专家43人。此外,还有两人连续三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连续四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专业学科建设

截至2021、65438+2月,学校有38个学院,开设137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史、哲、理、工、农、医、经、管、法、教、艺等12个门类;世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服务地方特色产业的部省共建高校学科群2个,国内一流建设学科9个,区域一流建设学科7个,国家精品课程2个,国家一级专业9个,二级专业2个,省级专业7个,省级示范专业17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法学、汉语言文学、英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矿物加工工程、酿酒工程、植物保护、动物科学、林学、工程管理、农林经济管理、行政管理、社会工作、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与生物。

国家重点学科:农药科学

国内一流建设学科:植物保护、大数据科学与技术学科、生态学、农林经济管理、生物学、化学、法学、林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教育部一类特色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汉语言文学、自动化、林学、冶金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哲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教育部二级专业:采矿工程与植物保护。

省级特色重点学科:民族学、农学、土木工程、牧业、材料科学、采矿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农业病虫害防治、物理学、食品、酿酒科学与工程、森林培育、地质学、生物工程、机械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数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生物学等。

省级重点学科:化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造林学、采矿工程、基础数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结构工程、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作物遗传与育种、农业经济管理、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汉语言文字学、化学工艺学、材料学、果树科学、理论物理、企业管理、民族学、农药学。信息与通信工程、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哲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金融学、政治学与行政学、日语、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物联网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文水资源工程、测绘工程、环境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安全工程、园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治理、草业科学、市场营销、等等。人力资源管理、音乐学、表演、绘画、哲学、经济学、社会工作、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生物科学、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冶金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信息安全、土木工程、地质工程、采矿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建筑学、城乡规划、农学、烟草、农业资源与环境。

贵州省内专业:哲学、农业机械及其自动化、矿物加工工程、生物工程、水产养殖、社会工作、农业资源与环境。

贵州省示范性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汉语言文学、自动化、林学、经济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资源勘探工程、土木工程、法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生物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植物保护。

学术研究

截至2065438+2008年3月,全国共有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5个国家和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心),2个国土资源部创新团队,1个国土资源部科技创新团队。省级协同创新中心9个,国家级教学基地和示范点19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示范基地10个。

学校特别注重培育和发展特色优势学科,服务贵州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立了白酒研究院、国际民间艺术研究院、民族学研究院(中国苗学研究院)、喀斯特地貌博物馆、西部少数民族博物馆、阳明文化研究院、东盟研究院、长征文化研究院、贵州大数据产业开发与应用研究院、西部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

2011至2014,学校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590项。其中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371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奖励266项,授权专利455项,11人获得贵州省青年创新人才奖。发表论文113篇,被EI、等收录143篇。出版了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项目《世界佛教图书馆》、《国际视野中的贵州人类学苗研究》(第一辑)、《国际视野中的贵州人类学彝族研究》(第二辑)等图书。

合作与交流

到2014年3月,学校已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40多所大学或研究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是教育部援外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机构,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在美国长老会学院建立孔子学院。此外,学院还在IAUP(国际大学校长联盟)和AUAP(亚太大学联盟)等国际组织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自2008年以来,学校已主办和协办了六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

学校全面服务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注重培育和发展特色优势学科。近年来成立了一批特色学院,包括药学院、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酿造与食品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烟草学院、医学院、茶学院等。新成立了东盟研究院、阳明文化研究院、长征文化研究院、中国西部发展能力研究中心、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院、大数据产业发展与应用研究院、大数据省级重点实验室等一批特色研究机构。其中,中国西部发展能力研究中心入选中国核心智库。

学校是浙江大学对口合作建设高校,与Xi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南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江南大学、广西大学、广州医科大学等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同时,学校注重推动贵州高等教育发展,是贵州省“9+1”高校协作联盟秘书长单位。学校积极与全省9个市(州)、20多个县(区)人民政府,以及茅台集团、瓮福集团、中铝贵州分公司、中烟贵州分公司等200多家企业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加强科技合作,在贵州省实施“医生兴村”、“三区科技人才”、“教授博士进企业”、“百千万科技特派员系统工程”等行动计划,深化学校。

学校注重国际交流合作办学,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所大学或研究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是教育部援外基地、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机构、孔子学院奖学金机构。在美国长老会学院建立了孔子学院,在冈比亚大学建立了孔子学院。此外,学院还在IAUP(国际大学校长联盟)、AUAP(亚太大学联盟)和EPU(欧亚太平洋学术协会)等国际组织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从2008年开始,学校承办并协办了11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

面向未来,学校秉承“明德为上、博学笃行”的校训,坚持以兴学育人为根本,立足贵州、服务地方,努力建设具有区域特色和国内外影响力的综合性高水平大学,为实现贵州和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