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跨专业考研,具体的,有利的评论?

跨专业考研是选择与本专业相关或无关的非专业课程作为研究或考研目标,在本专业之外进行考研复习和考研的活动。

跨学科检查和研究的困难

很多同学在考的时候一定要考虑跨专业考研的难度。

同学们一定要考虑你在原大学真正感兴趣的基础有多少,你想选择的专业,所在的学校,每年竞争有多难,什么样的兵和你竞争这个专业。

在一年的复习过程中,如果你跨专业,并且从冷门跨到热门专业,或者跨完全不相关的专业,比如你的生物原生,你要学金融,你要学医学,管理,会计,难度比较大。你必须考虑你要学的所有知识和你完成的学习任务是否能有所依据。

我觉得这两个方面一定要综合考虑。

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

给自己定一个目标,而且是明确的目标。通过各种调查方法确定这个目标是不是你想要的。这个很多同学可能不知道怎么测试,我觉得这个测试方法也很简单。你如何确定你的目标?就像谈恋爱一样,如果你班上有一个女生,或者隔壁班的女生,或者系里的女生,如果你每天不看她一眼就睡不好,这个目标就意味着你一定已经决定了。当然,很多同学都知道,你看重的可能是“系花”和“校花”。这是第二个难点。虽然你定了目标,但人家不一定看重你,或者

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专业。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跨专业联考的难度系数是所有考研科目中最大的,甚至盲目跨专业联考都有落败的危险。【1】尤其是准备跨专业考研的考生,如果基本功不扎实,那么即使最终被录取,也会出现就业困难,甚至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些跨专业考研成功的同学,最终会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出现水土不服、消化不良等严重症状。

在选择专业之前,一定要慎重考虑。想跨这个专业,有没有选择从小就向往的专业或方向?如果是,我觉得这个目标应该去争取,然后看对你来说是不是很难。我觉得对于我们来说,只要文理专业的智商不低于100,只要你真的想做,我觉得你至少是能学会的,虽然你不一定能成为这个行业的顶尖高手。因为那些东西大部分是死记硬背就能解决的,有些东西是需要一点天赋的。在一些顶尖的理工科专业,很多学生学习一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方面的东西。你的目的是做生物学研究。如果你的智商或者研究精神在这方面没有达到一定的深度,这些专业很难入门,因为这需要不断的滚动学习。我不是说重理轻文,因为在和同学交流的过程中,有一些需要澄清的问题,不可避免的被强调。但这是文科学习的特点。你可以背一段,不影响你对其他知识点的理解。理工科任何一个章节学不会,后面的章节就没办法进行了。

所以不管是不是跨专业,从原理层面来说,我想向你强调的是这两个方面:一是你的主观意愿,你的目标是什么,二是你想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的目标及其难度要求是否是你可以接受的。其实不管是穿越还是保持,其实只要你跟着自己的心走,跟着自己的意志走,穿越自己,相信自己的梦想是可以放飞的。

管理、法律、计算机、金融、通信等专业的研究生一直是热点。连续几年,这些专业的研究生也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在历年考研热门专业中排名前十。[2]

2笔记编辑

1.谨慎选择:不要轻易做决定

不断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是所有对知识好奇的人的美好愿望,然而,这也会成为朝三暮四的借口。

其实很多考研的人都有逃离现实社会的压力,选择留在学校。在跨专业考研的人当中,很多人根本就没有学过自己原来的专业,甚至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自己是否适合这个专业。只是为了逃避,他们选择一个看似轻松的专业去考。

如果是的话,请停下来想想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因为一颗从不认真对待生活的心,并不会因为转专业而变好。

如果不是,那么请三思。正因为你一直很认真,所以这次你应该更加谨慎。

首先,考研复习会是一门艰巨的课程。

隔行如隔山——这句老话会贯穿学习的全过程。

我原来的专业最差也学了三四年,接触过。基础知识一定要比我没学过的更扎实。我可能没有深究细节,但大的格局、观念、思维方式都存在于我的脑海里。就算我每次考试前一个月突击四年,也不是没用。这是该专业对于国外专业的一大优势。反之,就是跨专业相对于自己专业的劣势。

复习的时候要多花时间在专业课上,这样基础课很容易被搁置,任何一科落后都会影响整个复习过程的心态和考试成绩。

其次,备考可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

如果你不熟悉回答专业问题的做法,就会莫名其妙地丢掉不该丢的分。而且笔试过了,复试的不确定性总是让跨专业的人很难有“被掌控”的信心,确实很难“被掌控”。

入学后学习困难。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接下来的三年,我将以研究生的身份生活。

无论是面对基本功扎实的同学,有一定要求和标准的导师,还是面对一个可能让你一时找不到坐标的新的学习生涯——如何定位自己,如何重拾自信,如何建立对新专业的“新感情”,如何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和生活,这些都是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努力去克服的问题。

所以,要不要换方向,换专业,都需要对自己进行尖锐严格的审视,而不是盲目跟风。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你真的热爱你会为之努力的新专业吗?

从长远来看,这个新的领域是否有发挥自己才能和个性的空间?

你能确定学了三年,真的能丰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而不是剃个光头两头崩吗?

最后,最基本也是最当前的问题:基础课有自己的优势吗?没有优势,怎么分配更多的时间用于专业课的复习?

2.审时度势:认识自己,脚踏实地去做。

经过自我拷问,我相信你一定是一个头脑清醒,梦想坚定的人。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重新强调一下跨专业考研的理由和标准:第一,热爱;第二,在综合评估自己的才能和优缺点的基础上做出的决定;第三,要自信,不能怕苦怕累。

可以举个例子。一个在校不认真学习的研究生,经过四年的学习,发现自己还是不喜欢自己的数学专业,而喜欢文史哲。如果基础课英语政治还不错,那么他有最低要求考虑跨专业考研。那么,接下来如何确定专业呢?首先看兴趣爱好。对新闻传播、考古、文学感兴趣怎么办?一个一个排除。对于新闻,多收集信息,看看一个记者需要什么样的素质,比如敏锐的新闻嗅觉,强烈的奋斗意识和参与感,健康的身体。正视自己的优缺点。如果你有敏锐的新闻嗅觉,却没有强烈的战斗和参与意识,甚至无法面对长时间的工作强度,那就放弃吧。对于考古,做出同样的评估;另外,如果你的父母此时反对你的考古梦,请考虑到他们的担忧。不宜单干,要考虑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而且,父母是了解你的人,他们其实非常了解你的性格和才华。那么如果你认为父母意见的可接受性大于你对考古学的热情,那么考古学也划掉了。如果剩下的文学经过一系列评估是可行的,那么它下面有很多专业的细分,是中国文学还是世界与比较文学,古代文学还是现当代文学?要根据阅读偏好、积累、试题是否能处理等内外因素来决定。这些将与下一部分相关。

这只是一个例子。跨专业方向的变化多种多样,不可能用几页纸详细描述。我们只能通过这个例子来了解需要考虑和权衡的各种因素。

当然,请记住,内心的热爱和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信心,在你的选择中是最重要的。有了这两点,相信你的选择会是最适合你的选择。这将是一个美好的决定,决定之后,一定有一种云开雾散的感觉。方向定了,就去那里,不回头。

3.备考:睁大眼睛,竖起耳朵。

一、细分专业和学校,确定报考目标。

你一定要看你喜欢哪个城市。既然想借助这次考研改变现状,开始新的学习课程,那就不要凑合在自己一直想去的哪个(或哪些)城市学习了。把大概范围圈出来,然后找那里学校的招生简章和专业招生表——在网上找或者动用所有的关系。特别注意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是否拒绝跨专业考试。仔细对比下确定两三个你想去的名校和你喜欢的专业。这一步可以和上一个城市同时进行。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有必要自己为每一步制定一个计划,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巨大的成就感。简而言之,它让我们觉得一切都在我们的掌控之中。

然后,尽可能多的找一些这些可选学校历年的可选专业题,仔细研究一下,看看哪种题你比较有把握。这一步很重要,不能省略,也不能推迟,直接影响到以后考试的表现。过了这一步,学校和细分专业差不多就可以定了。

这个阶段什么时候进行?越快越好。我们不主张战线拉得太长。4月到次年65438+10月有效复习就够了。但是,不同的专业需要“酝酿”。你不必太早开始真正的复习,但至少要比别人早两个月到半年,你要开始寻找学校,涉猎与新专业相关的期刊和书籍,寻找对新专业的亲近感和对新学校新未来的向往感——这是真正复习开始前的第一站。我们会用这段时间弥补跨专业的不足,在真正的战斗打响时,我们会更加坚定和自信。

二是专业课教材到位。

在工作面前,真的要一丝不苟。4-5月份要定好最后要考的学校和专业。决定之后,要相信自己的判断,不要犹豫,去买专业课教材吧!按照学校列出的书目去买所有专业课的教材,找一两个能帮忙的师姐,找同学,找亲戚,甚至找网友去打听那些没有列出来的。

这里有两个问题:买书和找兄弟姐妹——尽量自己买书。有可以邮购的学校,有可以搜索的书店,没有的话就去图书馆系统或者网上找这本书的出版社,找到出版社的电话,打个电话汇款邮购。不要一开始就事事麻烦别人,自己能解决的,找个渠道解决。以后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麻烦他们。真的不行。去找我的兄弟姐妹们。最重要的是要明确问题。随便说一句“我想考贵校的专业,你帮帮我吧”是没用的。需要明确的说出自己的具体问题,考哪些书,重点阅读哪些泛读,自己去哪里买,但是没有办法向他们求助——大家听到这么明确的问题都会很乐意帮忙的。6月底前,主要专业课教材必须到位。

三、复习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首先,基础课不容忽视。我之前说过,基础课一定要有一定的掌握,才能考跨学科,否则关键时刻会不知所措。当你专注于专业课的时候,基础课一天都停不下来。你可以花一上午,午饭前,晚饭前,睡觉前复习英语:阅读,词汇,听力,一个都不能少。如果每天坚持,你就有足够的时间准备英语复习。政治也是如此。最好报一个秋季班,几个月上下,有老师带领复习,比自己摸索效率更高,知识的大致脉络也会清晰。请相信自己,这门课,你从初中开始学的,不会差太多,但是你也要在心里培养你对它的兴趣。如果你讨厌它,暂时搁置,那就来不及了;反之,每天花两个小时,只要坚持,就会既轻松又充实。

跨专业的学生往往把热情放在专业课上,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基础课。当他们发现时间很紧的时候,就会回头看,基础课已经落下很多了,这就大大影响了他们冲刺和考试的信心。

其次,复习专业课。165438+10月份报名前一定要认真阅读专业书籍至少一遍。这次不要自欺欺人了,质量至上,什么都要懂。这样,接下来的两个月,我们会更有信心。

一定要做好笔记。6月11报名时间到了,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在讨论复习进度。届时,本专业和其他跨专业的考生所做的准备和取得的进步会让你大吃一惊——准备得如此充分的人还真多!不熟悉的专业容易产生的“心虚”在这个时候会更加强烈,所以回过头来总结自己的成绩,只有几个真实的笔记会成为你的补药。数数它们,少不了几个音符。加上政治英语,你会惊讶于自己做的654.38+百万字的笔记。这是积累信心,昂首挺胸的重要来源。

4.全力复习:无所畏惧坚持到底。

首先,研究历年试题,自己画重点。

历年考题都很重要。报名前,也就是6月初,11,必须拿到学校相关专业历年考题。这就需要积极调动网络资源,能下载的就下载,能买的就买,最后一招:求助师兄师姐。这个时候,要求也要尽量明确。一个女生,考了一个大学的专业,通过同学的姐姐找到一个学姐,打电话给她:“我知道你们学校图书馆五楼阅览室有一个历年试题的专柜,可以借阅复印。请帮我抄一个某年某年的专业..."学姐惊呆了:"我都不知道有这么个地方。你怎么知道的?”女孩慢慢地说起了怎么从网上找到学校的专栏讨论,怎么去了解。学姐大开眼界,很感兴趣,帮她把相关专业能找到的题都抄下来发了。

接下来就是更仔细的研究试题了。只需要一个晚上就可以把历年的题全部摆在桌面上,总结规律,重点难点,老师出题习惯等等。这样就可以画出下一次复习的重点(甚至是考试的重点),而不是全部看完,有脑子有目标的复习。不要怕系里老师改朝换代。如果再改,科研风格不变,掌握了大意,也跟着不变。

做完重点,一股“运筹帷幄”的气势油然而生。趁着这个势头,肯定事半功倍。

其次,备考,掌握回答专业问题的习惯。

剩下的两个月,一定要找点时间去学校的专业宿舍混混要考试。目的是了解约定、特殊要求和需要注意的地方。什么学校都行,你方便找的正规大学就行;当然,如果方便的话,最好的选择是在学校里研究一个要考的专业学生的宿舍,这样不仅可以了解试题,还可以挖掘出更多这两个月应该注意的问题。

考试的时候,就像复习中强调的,一定要自信。相信你是经过精心策划和准备的。拿到试卷,要像爱专业书一样爱。有了冷静的头脑和一颗温暖的心,你将所向披靡。

3摘要编辑

最后,是复试。关于要不要找家教,众说纷纭。如果能找到最好的,没找到也不用紧张。相信自己是最重要的。

其实在接到复试通知的时候,一般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展开知识面了,这是应该在第一时间去做的。这时候跨专业的同学往往会担心自己基础不够,又犯愁了。然后,与其去抢,不如把之前看过的书拿出来再翻一遍。总是有用的,被煮总比被煮好。熟悉或精通某个领域,比一概而论更能体现自己的特点。用真诚的微笑,甚至是只有硬鼓才能鼓起的信心和勇气面对导师。至少经过这一年的学习,我们也是复合型人才。我们害怕什么?

说到这里,整个过程好像结束了——其实没有!当你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就是一个开始。

进入研究生阶段是一个更加独立和专业的学习过程,跨专业的学生一踏入这个世界肯定会受到冲击。陌生的领域,老师认为应该是常识却闻所未闻的知识,难以找到的新的人生定位……这些都要做好心理准备。建议大家在5-8月的天堂生活期间,不要忘记阅读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书籍(不是专业教材),继续打基础。进入研究生生活就没有时间给你打基础了。

总之,勇敢的跨专业研究生有必要在开学前继续用韧性和信心调理身心,不要放弃不断学习的好习惯,为进入新的学习生涯做好准备。相信这次准备一定会迎来新的局面,实现挑战生活,充实自己的梦想。认真对待生活,生活会认真回报你。相信并坚持。

综上所述,跨专业考研需要勇气、毅力和技巧。只要坚持,就会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