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要经过哪些环节?
1.联系学校:
确定具体学校和专业,获取具体考试信息。
如果决定考研,确定了报考的一般学校和专业范围,就要联系学校获取最新的招生信息,最终确定报考的学校和专业。获取专业信息有几种方式:
(1),招生简章。一般在7-8月初,由各校研究生招生部门(研究生院、研究生办)公布。它会列出:招生单位的名称、代码、邮寄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招生专业数(有的以系、所、院、中心等整个具体招生单位为单位,有的具体到每个专业);导师(有些不发表,大部分属于集训);有的还会列出委托培训人数,自费等。,但保送名额和保留学籍一般不列(但这对考生来说确实是很重要的信息);考试科目;使用的参考书(很多学校不列,即使列了,也往往列的书太多或太少)。
所以可以看出,大部分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上的信息对考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这些都是最基本的信息,关键信息没有列出来。
(2)、导师。能够接触到导师,从他那里得到一两个指点,无疑会如虎添翼。但这并不容易,因为导师平时都很忙,即使接触了,也要注意彼此的交往方式。还有一个有趣的是,很多研究生反映学校越好,越没有必要联系导师。好的学校一般信息比较透明,暗箱操作比较少,提问比较规范,很少有跑题和怪题。
在获取了充足的专业课程信息,找到完整的复习资料后,就该看书复习了。关于如何复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也有一些大家都探索过并认可的方法。至于怎么复习,比如什么时候开始复习,公共课怎么复习,专业课怎么复习,要不要上辅导班等等很多问题,可能要分成几篇文章单独讨论,才能说清楚。
2.研究生报名:提前报名,一般在9月份,具体时间可由教育部通知。
网上报名填写报考信息注意事项:
(1)考生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复试基本分数要求后,考生可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生单位学生缺额信息,根据自己的成绩填报调剂志愿。
(2)根据招生单位的规定选择任意一门外语进行考试。
(3)同等学力报考人员应按招生单位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提供真实材料。
国家根据一、二区的要求确定复试考生的基本成绩。第一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等21个省(市)。二区包括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个省(区)。
3.现场确认程序:
(1)考生持本人身份证(现役军人持“官证”、“文职干部证”等有效军人身份证)、学历证书(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网上报名号,由报名点工作人员核对,考生确认其网报信息。
(2)考生按规定缴纳报名费(考生办理报名手续后,报名费不予退还)。
(3)报名点按规定采集考生本人图像信息。
在职人员在报考时经常遇到的问题:
4.考研初试:初试一般在1和2月,春节前1和2周。考试2天,共4场,每场3小时,也有两天半的考试。考试地点一般在市教委高中招生办设立的考点,或者在招生的高校。考生报名时可以选择这两个考点。
5.研究生复试:复试一般在5.1左右,一般是等额面试,少数热门专业会选择差额复试。对于同等学历的考生,学校一般要对本专业的核心课程进行笔试。在过去的两年里,国家还在更好的学校进行了测试英语口语的实验,如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但是一般来说,大部分学校都是平等面试,可以说是很轻松的,主要讲一些学习兴趣,读了什么书,对哪些方面感兴趣,本科期间老师是怎么教的等等。他们问的专业知识也是最基本的内容。对于大部分学校来说,只要你不是代考,在接到复试通知的时候,一般录取是没有问题的。
6.考研调整:大概寒假后,1和春季开学后2周,专业课成绩差不多就出来了。你可以打电话给系里和研招办问问。再过1还有2周,公共课成绩也要出来了。之后的一段时间发复试通知是很重要的。如果排名不是特别理想,录取在暧昧之间,就要多联系申请人(系)和导师。实在看不出来有没有可能自费学习委托培训,或者转学。
7.考研录取:复试通过后,学校会发函给你的档案所在单位,把你的档案转到学校。检查无大问题(主要是政治问题)后,发放录取通知书,你的一切关系,包括组织、户口、工资关系等,都转到学校(委托培养除外)。收到录取通知书后,按照上面的报名时间,就可以赶往心仪已久的学校了,一般是9月初。一般通知会要求考生过几天准时报到,不早不晚,但其实你可以早两天报到,说不定还能得到一些好处,比如捡个好位置的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