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艺术史考研咨询
[来源:|发布日期:2006年6月5日|访问次数(526) |供稿|收集]
信息中心
白小宇夏和盛
信道教,信老子,是道教信徒的人生观。道家为了弘扬道教,扩大其影响和作用,往往以文学艺术的形式渲染和增加宗教的感染力;同时,宗教诞生的思想及其奇妙的幻想也常常为文人所欣赏。宗教的空灵脱俗,可以开阔文人的眼界,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增加他们作品的浪漫主义和超然物外的情调。就这样,在文学领域,出现了宗教题材和带有宗教思想的作家作品,形式多样,丰富多彩。
道教是中国文化的根源。
从六朝到宋元明清,中国出现了许多深受道教影响的小说。比如六朝时期的《汉武帝列传》、《海十记》、《洞天福地记》等奇书,都是专门为道教写的。还有的与道家思想密切相关,如“搜神”、“搜神之后”。隋唐以来,出现了以神仙道教为题材的传说和小说书籍,如唐代的《枕边故事》、宋代的《太平广记》等编成书籍。明清时期,小说空前繁荣,很多都与道教有关,如《西游记》、《封神演义》、《红楼梦》、《聊斋志异》等。
中国古代诗词中也有很多表达神仙道教情怀的作品。早在战国时期,伟大的诗人屈原就留下了一首散文诗《远游》,表达了他对神仙的遐想,发出了“留下真人之德,留下美人永垂不朽”的赞叹。汉代以后的游仙诗和唐代的游仙诗中有许多具有游仙气息的名作,其中陶弘景和李白是杰出的代表。
元代戏剧文学发达,以神仙升仙故事为内容的戏剧十分突出。据钟思成《鬼录》记载,此类剧目至少有40部之多,如《宋庆记》、《岳阳楼记》、《黄亮梦》、《祝寿八仙》、《蓝采荷》、《铁拐李》、《撒镇仁夜破桃花》等。马致远是元代著名的戏曲创作者,是以道教神仙为创作主题的代表作家。在明代,周先旺和朱承斋也是写童话的剧作家,创作了解放剧、神仙剧和祝寿剧。
此外,在中国文学史上,还有一些特殊的文学形式用来表达道家思想的内容,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台阶虚词”,以及著名作家鲁、、庾信等。唐宋以后,更是雪上加霜。《敦煌杂多》记载唐代道士“褒朝褒万道”。唐代著名道士杜光庭是写“步虚词”的专家,在他的《玄门客范大全》中保存了很多。
唐宋时期又有一种文学形式叫“绿词”,又称“绿章”,是道士造坛时对神灵的祭奠。到了明代,随着道教的发展,这种文体更加繁荣。由于皇帝崇神,文人大臣竞相献青词,大臣严嵩被世人讥为“青词宰相”。
鉴于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深远影响,许多思想家认为道教是中国文化的根。鲁迅先生曾说:“中国的根都在道教...从这个角度来看,很多问题都可以解决。”许地山也有类似的观点。他说:“从中国人的日常习惯和宗教信仰来看,道家的成分比儒家多。我们可以简单地说,是道教主导了中国普通人的理想和生活。”
宗教影响艺术,艺术传播宗教。
由于艺术具有形象和情感的特殊感染力,道家以艺术为手段,宣传道教原理,强化人们的宗教心理和感情。同时,艺术反映生活,宗教生活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艺术自然会反映和表达人们的宗教生活。这样,宗教必然会对艺术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并逐渐形成具有独特意义和风格的宗教艺术。形式包括绘画、雕塑、音乐等。
从事道教绘画的画家辈出,如六朝大画家顾恺之,唐代大画家吴道子,道教画家张。五代时期从事道教绘画的著名画家有近百人,宋代著名画家吴宗元也是以道教绘画为主。这些画家的作品很多,其中有顾恺之的《神仙传》、《三少女像》、《罗女神像》、吴道子的《五帝五岳像》、《群星像》、《鬼叔像》、《老先生像》、张的《玉龙与老子过流沙传》、吴宗元的《袁超神仙》等。
道教造像起源于南北朝时期,有北魏的释迦牟尼、老子造像,宋代泉州的老先生巨像,山西太原的龙山石窟、叶县石窟,唐代四川安乐的神秘石像,大足县的众多摩崖造像等。道教雕塑秉承“以神写”、“以形传神”、“以意画”的宗旨,以及专注、平和、庄重、超越的宗教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艺术理论和作品。比如中国的山水画,大多具有道家思想的意境,画中常有神仙、隐士,云雾缭绕,峭壁高耸,松树、竹林、猴鹤共舞,给人一种脱俗脱俗的感觉。诱人摆脱世俗的烦恼,寻找美丽的仙境;同时也赋予了景观灵性,弘扬了意境哲学。
道教与音乐也有密切关系。相传女巫以歌舞迎接神灵,道教来自古代,道士举行宗教仪式时必须使用音乐。所谓击鼓聚神,恳切祈祷。道教仪式很多,按照仪式设定的程序,组合颂、赞、补虚、旋律等道教歌曲,随仪式内容的不同而不同。道教以音乐为伴,起源于北魏寇的《咏怀》和《步虚声》。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不断吸收宫廷音乐、民间音乐和佛教音乐的韵脚,逐步丰富和完善,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古典音乐素材。道教音乐在发展过程中也对中国传统音乐产生了影响,如唐代的《彩羽》、《庄周之梦》、《羽化升仙》、《流浪》等。到了明代,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道教斋乐的魅力。道教有一些补虚韵和曲牌,至今仍为人们所喜爱。
宗教和艺术相互影响很深。难怪陈寅恪先生在《天师道与宾美地区的关系》一文中说:“艺术的发展,多受宗教的影响;宗教的传播也依靠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