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进孔庙」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本文写于20世纪20年代,以新文化运动为背景。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时,与中国的传统儒学有一定的冲突。郭沫若先生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幽默的笔调,描述了马克思来到中国,进入孔庙与孔子对话的情景,暗示了科学社会主义和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中国古代大同理想社会是很有正义感的。

《马克思进孔庙》,郭沫若作品,2065438+2005考研政治题目材料。

文章中,郭沫若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幽默的笔调,描述了马克思进入孔庙与孔子对话的一个场景。

延伸出来的信息“马克思进了孔庙”叫“穿越题”。

2015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讲政治。从考生反映来看,今年考题紧扣国内外热点问题,“阿里巴巴”、“国家公祭日”、“香港自治”等热词均出现在考题中。

《马克思入孔庙》这篇聚焦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儒学融合的文章,也让考生惊呼“考研也刮起了风”!据了解,这个问题的素材来自郭沫若1926年写的《马克思进孔庙》。

这篇文章写道:10月15日丁节后的第二天,当孔子和他的得意门生颜回子路公在上海文庙吃冷猪头肉时,四个年轻的大班抬着一辆漆着朱红色的四人轿子闯进了文庙...

孔子先说了自己的名字,后来问来访者的名字,原来这个长胡子的蟹脸就是马克思卡尔...啊,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马克思先生,你真难得,真难得!来我们寺有什么要学的?……

马克思说:我是来上课的。我们的学说传到了中国,希望能在中国实现。但是最近有人说我的学说和你的思想不一样,所以在你的思想广泛传播的中国,我的学说是不可能实现的。

所以我会过来直接向你学习:你的想法是什么?和我的教义有什么不同?又有多大的不同?我希望你能就这些问题给我详细的说明...

这个问题是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文化的融合,应该是关于思想发展史的。

参考资料:

政审考上“马克思进孔庙”——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