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详细介绍一下衡水学院,谢谢。

衡水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省属多科性全日制本科院校。学院位于京九沿线首个省级“综合开发实验市”河北省衡水市。京九、石德铁路,京开、太青高速公路,京九、吉石太银通信电缆在此交汇。衡水已成为北起北京,南至九龙,东接京沪,西接京广的重要交通通讯枢纽和新兴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大型集散地。距离市区十公里的衡水湖是中国北方第一个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学院前身是直隶第六师范,创建于1923。1949年改建为河北省蓟县师范学校,1960年迁至衡水并更名为河北省衡水师范学校。1978经国务院批准,在衡水师范学院的基础上成立衡水师范学院。1998 10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衡水师范学院与衡水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新的衡水师范学院,并以此为基础成立衡水学院。2004年5月17日,经教育部批准,衡水师范学院改制为衡水学院。衡水学院在建校的各个历史时期,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为社会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学院占地764亩,建筑面积23.3万平方米。基础课和专业课实验室36个,多媒体教室12个,视听语言实验室8个。教学仪器设备总资产3058万元。开放式、多功能、现代化的图书馆由清华大学设计院设计,藏书1万册,期刊1085种,音像光盘资料10627套。有中国期刊和全国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设有24个高级研究室。作为中国教育科研网衡水市主节点,校园网采用千兆光纤连接,基本满足师生教学、科研、学习的需求。学生文体设施齐全,有400米塑胶标准田径场和球类运动塑胶灯光运动场。学院固定资产总值为3100万元。

学院拥有12个二级学院(系),61个专业,涵盖了经济、法律、教育、文学、理、工、农、管等8个学科,部分学科逐渐形成了在全省较有影响力的学科群。目前全日制在校大学生1.1万人,招生范围覆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

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在自我培养、自我提高的基础上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师资队伍日益强大。教职工667人,其中正教授35人,副教授186人,博士、硕士146人。他聘请了12名客座教授和22名外籍教师。国内外访问学者1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曾宪梓奖获得者、省级优秀教师17人。

学院坚持走研究型学校的道路。近年来,高校教师出版专著56部,主编教材156部,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2758篇,有3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和省级奖励。学院积极开展横向研究,包括衡水湖湿地保护研究所、董仲舒研究所、大学生就业创业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莎士比亚研究所、电机及其控制研究所,承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衡水湖湿地保护等多项研究任务。作为学院的科研园地,《衡水学院学报》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和“河北省优秀高校学报”。

学院坚持以人为本、循序渐进的办学理念,以教学为中心,大力实施人才培养“质量工程”,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更加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体系。教风严谨端正,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稳步提升。学院教务处被原国家教委命名为“全国高等学校先进教务处”。语言文字工作受到国家语委表彰;10年来,河北省教育厅统一组织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一级等级考试和英语等级考试,成绩名列前茅。在河北省举办的历届大运会上,他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超过85%,连续多年位居同类高校前列。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督查组、河北省教育厅督导组、河北省成人教育督查组先后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给予了高度评价。

学院高度重视党建、德育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在构建和谐校园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学院连续两年被评为“河北省文明单位”,2005年被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学生工作多次被河北省教育厅评为“学生工作先进单位”、“大学生就业指导先进单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后两次受到教育部和共青团中央的表彰。学院校园绿树成荫,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和谐优雅,环境宜人。先后被命名为“全国部门400家优秀造林单位”、“河北省园林式单位”、“全国高校后勤工作先进集体”。

八十年沧桑,二十年艰辛。传承赵岩和齐鲁文化的丰厚底蕴,肩负着冀东南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的光荣使命。目前,已踏上新征程的衡水学院秉承“守正创新”的精神,肩负着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的光荣使命,紧紧围绕学院“十一五”规划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努力建设一所特色明显、学科优势突出的多科性本科学院。

二级学院列表:

文学与传播学院

法律与政治学院

教育学院

数学和计算机科学学院

化学工程研究所

体育学院

音乐学院

美术学院

外语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

生命科学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学院党委书记:李奎良,李德发党委副书记、院长。

衡水学院论坛:/hsnc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