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那么多营销号卖焦虑和鸡汤?

这个话题挺有意思的!这个话题我想说很久了。

我不喜欢写鸡汤,因为我觉得有益,但更重要的是如何解决问题,如何解决问题需要干货。

我有一个学生,因为做鸡汤而成为网络名人。他是一个年轻人。他给别人写鸡汤,同时自己喝。这叫既为他人,也为自己,两全其美。

为什么网上那么多营销号卖焦虑和鸡汤?我总结了一下,主要有三个原因:

这是鸡汤本身的问题。所谓鸡汤,就是那种把人生道理讲得非常透彻、直接、深刻的励志文章。既然叫鸡汤,当然有滋补作用。有的人觉得鸡汤没用,都是白玩。其实他们是在故意抹鸡汤。

鸡汤本身没有好坏之分。鸡汤就是鸡汤,是对人的身心有益的东西。人类阅读各种书籍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从前人的故事中得到启发,尤其是阅读名人传记——名人传记就是鸡汤!

这是从读者的需求来说的。大家都是血肉之躯,都有世俗的欲望,而不是什么钢铁战士。当我们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磨难和挑战,当我们陷入人生低谷的时候,也许鸡汤真的是一剂良药。

我看到一些年轻人,每天奉上一份鸡汤,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勇敢地擦去自己的血汗,投入到生活的洪流中,艰难跋涉。如果没有鸡汤,他们真的会沉沦堕落。

这是营销号。鸡汤送出去真的很有效。真的很人性化,真的能带来流量。无论我们多么清高,我们都否认鸡汤,甚至认为它在道德上是卑劣的。但是,如果没人喜欢,营销号的运营者又何必煞费苦心地熬鸡汤呢?

其实焦虑是卖不出去的。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没有阻滞,怎么会有焦虑呢?怎么会对鸡汤感兴趣?因为生活没有那么美好,焦虑在所难免,所以鸡汤成了无数人的必需品。

鸡汤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很多人分不清正能量和所谓的鸡汤。

什么是鸡汤?QQ空间,朋友圈抓了好多,不知道是哪个作家批量做的,看起来有点道理,但是骨子里是空的,就像当年很红的各种成功高手。他们的很多成功都在他们的嘴里。

为什么乔布斯说一句话,盖茨说一句话,马云说一句话,历代名人说一句话,同样的话,别人说,都不是那个味道?因为演讲者的经历是一种背书。

在《知乎》中,程浩兄弟也写了许多鼓舞人心的话,也是这个道理。他有那种经历,他说的是真的。你以为是鸡汤?

其实不只是名人。凡是说真话有道理的都是好东西。他们有他们的故事,他们的经历,他们的感受,但他们是否适合你,需要他们自己去判断。

鸡汤的问题在于,从一开始就是不真实的,只有表面语言,没有实质内容。很多人做传销或者变相传销,说的话也很正面,但是内心是空的。网络写手攒的文章,不着边际的虚构故事,扯出一个道理,也是虚的。

在看到积极向上、励志合理的词语后,给它贴上“鸡汤”的标签并不合适,虽然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我比较反对鸡汤的问题在于没有勺子的说法。如果真的是营养汤,用勺子不饿死不知道怎么喝吗?

知乎最好的一点就是这里有很多真实的人,认真的人。这些人的正品汤比例远高于其他地方。别管标签,就靠自己的判断来讲。

所谓道理,需要具体情况具体落实,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得到启发,加上自己的思考,结合自己的情况,打造一把勺子。这个勺子不是别人送的。

一方面通过销售焦虑来推广营销相关课程和相关产品,这是销售的目的挖掘客户的痛点,进而促成营销!

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生活工作压力大,焦虑是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有的问题。容易引起* * *声,吸引读者,留住读者!

鸡汤受众最广,男女老少皆可!不过鸡汤文也是需要区分的。片面的意见比比皆是!

所以不管看什么都要有自己的主见。信书不如无书,何况媒体时代!

因为现在社会高度发达,大家的生活节奏都很快,然后快节奏的生活会产生很多工作压力和生活烦恼,很多人会很迷茫,不知所措。那么那些卖鸡汤的所谓励志大师,就会利用人们的焦虑来赚钱,扩大人们的焦虑困惑。他们一般会问一个问题,说他的方案可以解决这个焦虑,让你买他的方案或者他的书或者他的方法。或者参加他的培训,让他赚钱的目标得以实现。当你买了他们的方法,学了他们的方法,或者参加了他们的培训,你觉得你的焦虑还没有完全解决。你该怎么办?只是你当时很激动。后来,你又会变回原来的样子。有需求就有商机,有商机就有商机。现在的人普遍存在焦虑问题,所以现在很多人都在卖鸡汤。做了励志训练后,他们达到了焦虑和励志训练的巅峰,然后钱就流入了他们的口袋。我认为解决焦虑的方法主要是靠我们自己。如果没事多做运动,身体好的时候焦虑感自然会少一些。如果有时间,我们会多去旅行,扩大视野和知识面,这样焦虑问题就会减少。我们会改变自己手中的一切,而不是别人。其他方法都是辅助和关键。

人越多,市场越大,需求越大。

现在这个瞬息万变,快节奏的时代,让我们每天都在手机上生活和工作。

以前时代不那么好的时候,只有座机。会议培训都是去大会场学习某个大师的成功,用鸡血一样的氛围去影响来参加会议学习的人,从而实现流入金钱。

正是因为有了互联网,才有了现在的手机。都说生意就是人在的地方。是真的。比如我们现在都有微信,11亿在用,大家都在微信上。自然你的客户也在微信上,业务人员会想到这一点。于是就有了微信业务,现在各行各业在微信上都有了自己的微信官方账号小程序。

那卖焦虑,卖鸡汤,符合我们现在的人性。那些交易者每天都在努力研究人性,用方法,做实验来执行,这让这些交易者不满。

原因很简单。大多数人其实潜意识里都是焦虑的。

现在社会竞争压力这么大,对于年轻人来说,上有老下有小,再加上房贷之类的,看到自己和同龄人资金充足,很自然会感到羡慕和嫉妒。

当你看到那些成功人士的意气风发,再和你的现状对比,焦虑感就会被激发出来。这些自媒体人正是利用了人们爱攀比的心理,结合现在的情况,这样的文章才能大行其道。

有句话说的好,没毛病。只要把工作做到极致,一定会找到自己的方向。但是现在社会变化很快,需要补充的是,一定要不断学习新知识。

而且这些文章给人一种想快速快速成功的感觉,分分钟就要被社会淘汰的感觉。这种集体焦虑会严重降低人的幸福感。

懂得居安思危没有错,有时候甚至能帮你走得更远。

很多卖焦虑的文章都不是这样。他们只是简单的给人一种焦虑感,却没有告诉他们具体的解决方法。如果有,他们就以此为幌子,推销自己的投资项目。

这些招数在微信官方账号很多媒体上已经看得太多了,但有多少人在交费后坚持上课或者看到真实投资项目的成果不得而知,但我可以肯定的是,不可能有人成为人生赢家。

说实话,你的焦虑只是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作为交流和获利的手段,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按照自己的计划去学习,给自己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然后一步一步去实现。

只有这样,你才会发现,那些文章激起的焦虑,其实一文不值。

快来回答!

这是经济和社会的需要。因为现在刺激人们消费的最大动力是吃喝拉撒的基本需求,另外就是焦虑、恐惧、心理安慰等等。

所以,为了卖东西,这个东西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课程、知识、产品,甚至药品、日用品等。营销号势必会引起大众的焦虑,提高转化率。

以前从事在线教育,所有的营销文案都是找到用户的痛点,然后升级放大,再放大课程的优势来解决问题。

那就是:创造一个需求,满足一个需求,这就成了一个生意。

这样做,营销号才有业绩,商家才会广泛投入,韭菜才会心甘情愿的收割。

经济刚刚继续发挥作用。

在教培行业的表现是:制造升学(成长)焦虑——家长焦虑——选择买单——增加学生负担——增加社会整体压力——用心灵鸡汤安慰——持续制造焦虑。

形成了一个怪圈!

浮躁社会的影响。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在加快,各种简单化、快餐化的文化比需要坐下来认真学习更受欢迎。

一些营销号,看到有这样需求的人,自然蜂拥而至。

没有购买,就没有销售。现代社会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差距越来越大,焦虑迷茫的人越来越多。就像医院的病人越来越多,各种精神心理疾病都需要帮助和支持。这些微信官方账号在为别人答疑解惑的同时,也完成了自己的自我滋养成长和财富积累。都是互联网写作创业的先行者。

简单来说就是人性的问题。潜意识里有一种居安思危的感觉,对现状不满,想突破却找不到方向。现在社会财富差距太大了。很多人背负着沉重的负担,鼓励自己前进,但同时又感到恐惧,怀疑自己,对未来充满期待和恐惧。这是人性的弱点,也是因为一个穷字,产生了这些焦虑。鸡汤的诞生,恰恰抚慰了心慌的灵魂。时不时喝点鸡汤,至少可以安慰一下自己。因为看完鸡汤,你也会说“原来这个世界没有那么残酷。有很多人和我一样。我怕什么?”。营销号卖焦虑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因为它利用了人性的弱点,为自己谋利。人活着最重要的是认清事实,认清自己的位置。世界是残酷的,但没有温暖也不是无情的。坚持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生活总会看到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