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代言与脱发

1

小时候,我总以为我付出的会有回报。每次到了考试,我都很努力的准备,疯狂的背诵和刷题。我在小学养成了十点以后睡觉的习惯,周末通常被各种补习班填满。我妈跟我说,多学一件事,就会比别人强。

别人在窗外织蚂蚱跳房子,我在房间里做鸡兔子,背26个字母;邻居们在家里唱着“春天在哪里”,我开着灯在背诵“春天的早晨,我无忧无虑地醒来,四周都是鸟儿的歌声”。虽然我没有自由,但我并不觉得苦。我鄙视的看着周围玩的同龄人,觉得到了年底肯定要哭了。

事实证明我错了。期末考试成绩一出来,哭的是我。那个天天抄作业的胖姑娘考了双百,还兴高采烈的拿着三好学生证。她妈妈拿出一美元给她买冰淇淋。那个天天看动画片《猫和老师》的丑男孩,他语文考了100,数学考了96,混双被父母打了,哭的上气不接下气。

我看着通知书上“96”和“91”的成绩,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是失败。

我付出的比他们多,流的汗也比他们多,为什么最后我成了最差的一个?我百思不得其解,那天晚上一直睁着眼睛直到天亮。

2

我上初中的时候,非常喜欢英语。课后,我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英语上。我是班上第一个能掌握音标并能教的人。每次老师教学生扩充单词,让他们试着大声朗读,很少有人举手。那时我大出风头。

我喜欢别人羡慕的目光,所以我花更多的时间学习英语。我希望英语将成为我的骄傲。

月考结束后,我以为发完卷子又会被老师表扬,结果没有。我只考了107分,班里最高分117。我是一个平时从不举手发言的男同学。他在a班基本都是B,作为他的后台,我经常叫醒他,让他传作业。

第二次尝到了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的失落感。这种失落感随着重复的考试而加剧。初中三年的职业生涯,我从来没有拿过英语第一。我快乐地学习,非常努力地拿到试卷。

我经常没有好好看我的前台谁拿了很多次第一。我认为他不用努力就能获得第一名。那我的努力是什么?我努力的结果比他随便考试的分数还差。我觉得很心疼。

后来我放弃了对英语的热爱,渐渐开始讨厌英语。长期的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很痛苦。人们往往更注重结果而不是过程,这让我努力的过程变成了一件可笑的事情。与其被嘲笑,我还不如把它扔了。从此,我开始在英语课上心不在焉,英语成绩逐渐下滑。

在大学期间,我努力参加各种活动,如作文比赛,演讲比赛和策划比赛。我参加过所有我认为我能参加的比赛。希望四年的努力能给我一个好的未来。

在实习期间,我遇到一个严厉的老板,他总是对员工吹毛求疵。当时我想尽量不被她挑剔,就提前几天做了计划,下班后在家认真准备明天要做什么。实习半年,没有辜负过任何一天。最后实习结束,严厉的老板说我做得很棒,得到了她的认可。我感到非常高兴。

但是毕业季来了,我没有得到好的未来。我被困在招聘会上,签完合同后总是被困在笼子里。我过得不愉快。我七点起床去上班,一直忙到晚上十点。拿到的工资让我想哭。

同时,那些大学期间不努力的朋友过得很好。那个实习时无聊,干了两天就跑了的同学,现在在一家不错的公司做着很轻松的工作,不上班也能偶尔出去看看电影;大学里那个逃避实习,天天在宿舍追剧的女生,她进了体制,成了所有家长都称赞的好女孩;考研成绩商定后每天从12点开始只考了278分的女生。她因为缘分遇到了一个好老师,老师给她介绍了一份让我羡慕的工作。

在他们的背景下,我的努力显得如此可笑。我经常想,既然没用,为什么还要努力。别人不努力也比我过得好。他们都享受着生活,得到了回报,而我,一无所有,却过着如此糟糕的生活。

挫折,失落,打在脸上。

是啊,我为什么要努力?即使结局是好的,过程也可能是漫长而艰难的,足以耗尽所有的耐心和毅力。

后来学长告诉我,她比我苦多了。谈了五年的男朋友一毕业就把她甩了。她失业三年才考上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她掉了很多头发。论文经常被她的导师批评。在研究生中,她被老师骂得最多。她说,“付出和回报不一定成正比,但你不付出,什么都没有。不要总想着你。”

付出也许不是你期待的那种回报,但一定会有回报,也许你自己看不到,也许你期待太多,也许时机不对。

小学没考双百,但也没掉90。如果我不努力,我连前十都进不了。中学时英语没有拿过第一名,但是每年元旦我都是英语的主持人。如果我不努力,我连站在舞台上的资格都没有。高中的时候从来没进过班里的前十,但是不努力就考不上大学。如果我在大学不努力,可能连工作都找不到。

努力没有得到我想要的,但也没有让我痛苦。至少我还有梦想可以追求,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