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装修中可能致癌的污染物

家庭装修中的致癌污染物。我们会在家庭装修中使用各种家装材料、涂料、建材。这些材料含有许多对身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其中一些有害物质甚至会致癌。本文为大家介绍这个话题,让你在生活中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下面就跟着我一起去家具商场了解一下吧。

基于此,我们列出了家里常见的危险物品,并邀请权威专家进行分析。这些污染物会对人体造成问题,可能导致癌症、哮喘和不孕不育。如何避开它们?

1.危险物品:PVC地板、油漆等装修材料、一次性塑料水杯、塑料手套、玩具、

雨衣、鞋子、浴帘、信用卡等生活用品,包装袋、保鲜膜等食品包装,以及发胶、口红、指甲油、乳液等化妆品。

污染物:塑化剂又称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是目前最常用的物质),不仅用于塑料制品的生产,还用于橡胶、粘合剂、树脂、电缆等材料。主要起到增加材料的柔软性、韧性和弹性,使其更加耐用的作用。

危害:专业人士告诉记者,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具有雌激素样作用,大量摄入可能会干扰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如果在体内长期积累,会导致激素失衡,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最严重的是影响生殖能力,造成儿童性别障碍,诱发儿童性早熟。塑化剂还会对人体基因造成伤害,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肝脏和泌尿系统也会受到伤害,而且伤害后还可能通过基因遗传给下一代。另有研究证实,塑化剂会导致动物癌变。

对策:对于现代人来说,完全避免塑化剂几乎是不可能的,但也没必要过度恐慌。只要正常接触不超量使用,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秘书长建议,尽量少用塑料制品,不要让孩子把塑料制品放进嘴里。最好不要用塑料瓶装酒和油。如果一定要,最好选择瓶底或瓶身有“1”号码的塑料瓶,存放在阴凉通风处。如果塑料制品标有“PVC”,说明含有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购买和使用时要特别注意;用微波炉加热时,不能用保鲜膜加热,尤其是肉类。大部分保鲜膜都含有邻苯二甲酸酯,一旦接触油脂就会释放出有害物质。

家装尽量选择钢木家具和地板。购买日用品时,如果闻到很大的气味,说明污染物浓度大,要果断抛弃。绿色和平污染防治项目主任郑宇提醒,在选择儿童用品时,应避免PVC材料,少买太软、太小的塑料制品,特别注意有刺鼻“塑料”味或摸起来有点油腻、黏糊糊的塑料玩具。我们应该谨慎选择。

2.危险品:餐具、水壶、奶瓶、易拉罐、眼镜、手机、电脑、购物小票等。

污染物:双酚a,能使塑料制品无色透明,经久耐用,耐摔,用途广泛。

危害:BPA不仅会导致心脏病,还会诱发糖尿病和肝病,并影响胎儿和儿童的大脑发育,甚至会增加患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的风险。美国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双酚a还会增加女性不孕的风险。董金狮指出,双酚a一旦被人体摄入,很难分解,会遗传给后代,还可能发生变异,产生新的有毒有害物质。

对策: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降解塑料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表示,塑料制品中的一些成分是否真的对人体有危害,与使用方法有很大关系。日常生活中可以注意以下几点:不要把开水放在塑料杯里,因为双酚a只有在100以上的高温下才会释放出来;不要用塑料袋包装热食,以免有毒物质在高温下释放,造成慢性中毒;不要用彩色塑料袋包装熟食,因为彩色塑料袋多为再生塑料,可能会释放出有害物质;微波加热要用专用碗;新买的塑料制品用温水浸泡几天,加速残留双酚a等有害物质释放后再使用;超市收据也可能含有此类物质,接触后及时洗手。

3.危险品:家用电器外壳、地毯、油漆、沙发垫填充物等。

污染物:溴化阻燃剂,含溴有机化合物的通称,作为阻燃剂,主要应用于物体表面,防止物体因过热而着火。

危害:添加阻燃剂防火是好意,但如果阻燃剂对人体有害,可能就得不偿失了。溴系阻燃剂作为一种常见的污染物,具有持久性,容易在人体内蓄积,会干扰人体的内分泌、免疫和神经系统,造成儿童过度活跃和学习困难,并导致成年人精子质量下降和不育。溴化阻燃剂在焚烧时也会释放出致癌物质。

对策:湖北大学化工学院王教授表示,沙发、窗帘、壁纸等阻燃家具最好使用磷化阻燃剂,而不是溴系阻燃剂。目前欧洲已经明确规定不允许使用溴系阻燃剂,但是在中国,阻燃标准没有欧洲那么严格,溴系阻燃剂的阻燃效果是最好的,所以市面上还是有含溴系阻燃剂的家具。

选购软体家具时,尽量选择亚麻、羊毛面料。如果担心有隐患,可以保持室内通风或者种植可以吸收溴的植物,比如兰花。此外,沙发和靠垫通常使用含溴阻燃剂的海绵。一旦外包装材料损坏,应立即修补。在购买家用电器时,尽量选择带有“ROHS”标志的产品(这意味着大多数种类的溴化阻燃剂不包括在内)。

在现代生活中,很难完全避免上述物质,但不必过度恐慌,因为技术合格、质量合格、信誉良好的企业都会按照相关标准生产加工产品,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