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Med.com蔡晟中国文学史
万学·文海
前言
一年多的考研紧张复习终于过去了,我有幸考上了J市的K大学。我觉得可能有必要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些经历,一是出于感恩,二是为历史的发展尽绵薄之力。主要是想把自己的一些经历写下来,不指望授人以渔。
在这里我简单介绍一下自己。我是H省W市一所普通大学211的学生。我的专业是计算机科学。幸运的是,我考上了J市K大学的历史学院,方向是美国史。初试总分330,其中英语61,政治69,专业课200。
一、考研的由来
1.1走上了考研之路。
我想如果在复试中被问到“为什么要学历史”的话,大部分人都会说“我从小就热爱历史”。我也是这样,但不确切。其实在大学之前,我对所有学科都有着几乎一样浓厚的兴趣,无论是物理、天文、生物、化学还是文学、哲学、历史、地理。如果一定要指出你当时最感兴趣的是什么,那大概就是地理了。我在小学时就把世界地图背熟了。直到高中我才对历史比对地理更感兴趣,但这主要是因为历史名著比地理名著更容易接触到。
高二的时候文理分科,我选了理科。在这个过程中,家庭的压力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我自己也犯了明显的错误。虽然当时我的历史和地理成绩经常接近满分,但我的理科成绩并不逊色。我对各科都有一个简单的爱好,我认为我可以学好每一科,所以我最后不得不用硬币做决定。可能当时真的不了解自己吧。我不知道一个选择可能会决定我的一生。就像蝴蝶效应一样,初始条件的微小差异都可能导致不同的结果。
后来进了W省H市的Z大学,计算机专业。这不是我的首选。事实上,我的第一选择是学校最好的专业,我对它非常感兴趣。计算机的选择,只是我填志愿时设计的一张安全网:既然学不到最好的,那就要学最热的——为了以后就业。后来证明我对计算机专业也有浓厚的兴趣,成绩中等偏上,但很遗憾,我更注重理论,尤其是对计算机哲学或者文化的思辨。这对于强调实践的计算机学习来说是一场灾难。然而,更大的悲剧是,身处计算机系,历史对我的吸引力更大,而对我来说,似乎不能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几乎意味着痛苦。
刚上大学时,历史似乎已经上升为我最大的爱好。记得刚入学不久,我就宣称希望以后学历史。可惜,这个志向在随后的一年半时间里被遗忘了。只是高二第二学期快结束的时候,同学L突然问我还想不想学历史。我当时真的不知所措。当时我虽然没有失去对历史的浓厚兴趣,但也不再记得我的“说辞”。后来我跟同学Y说了这件事,她鼓励我保持个性,走自己的路。我想如果不是他们提醒我,鼓励我,我很可能不会有今天的成功。从此走上了历史考试的道路。
1.2我的大学
这里我想简单说一下我的Z大学。这是一所特色鲜明的普通211大学,以至于她的大部分学生都为之苦恼。幸运的是,我似乎从不介意。z大学的校园很大很漂亮,这可能是W市各大高校最大的特点。这对我太重要了。只有这样,我才不会感到压抑和拘束,也能充分发展我骑行的爱好。我不太喜欢Z大学的其他系,但只有她的图书馆一直对我心存感激。它的服务真的很好,为我的考研提供了很多帮助。
二、初试准备
2.1考研目标
2.1.1最大目标
决定跨专业考后,我定了两个目标:高和低。虽然后来有所调整,但总体上变化不大。我想想在史学上有所建树的人,应该把司马迁的名言“在研究天人之际,可以改变过去和现在,成为统一的说法”作为史学家追求的最高境界。我也把它当作我的最高目标。我想学历史至少有两个原因:一是我的兴趣,二是我对成功的期待。这两者几乎缺一不可。第一个就不用说了。但如果我只是兴趣,也许我能坚持下去,但我永远不会满足于自己。我毫不掩饰我对成功的渴望,我也不想过平庸的生活。我相信有三种人期待成功:爱权力,爱金钱,爱名声。
前两个我可以毫不在意,但对最后一个的渴望近乎歇斯底里。我希望我能为后人所知,就像伟大的数学家柯西在临终前说的那样,“人走了,业绩却留了下来”(原话:“人走了,业绩却永垂不朽。”).这种追求也让我现在的成绩变得微不足道。此时,我的恐惧甚至大于我的喜悦。我不知道三年后甚至这辈子我会在哪里。如果我学习了三年甚至更长时间,仍然没有任何成就,那么我之前所获得的一切都将毫无价值,我会非常痛苦。当然,我也很清楚,这已经不是英雄的时代了。近代最伟大的历史学家,比如弗兰克、布罗代尔,都远没有司马迁、希罗多德那么有名,历史学也不再是当年的显学。但是,我绝不是完全功利的。毕竟我只能靠兴趣生存。
所以既然选择了,就要坚持下去,不管命运如何。我为这些追求付出了很多,但我绝不会抱怨。就像那些伟大的名字,比如伽罗瓦,梵高,莫扎特等等。,我钦佩他们惊人的才华,同情他们悲惨的遭遇,但我从不认为我们应该为他们不幸的人生而愤愤不平,因为那些不幸与他们的成就和名气相比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2.1.2报考学校
当然,上述最高目标是遥远而模糊的。毕竟,首先我要跨进历史的门槛,给身边的人一个交代(至少在经济上),就像切·格瓦拉说的那样,“让我们面对现实,忠于理想。”一开始我只让两三个人知道我的决定,否则很可能会在关心我的人中间引起轩然大波。当然,我没有欺骗别人的意思,只是尽量保持低调。我知道我必须用结果说服他们——大多数情况下,结果远比过程重要。所以我一开始选择J大学是因为她无可争议的(至少在大多数人眼里)名气和实力。
一直以来,我对这个目标充满信心,虽然我的背景和实力看起来很单薄。但是到了9月份,我发现学校的招生简章好像明确要求提交论文。我不知道这个要求有多严格,但当时我是无心准备一篇满意的论文的。犹豫再三,最后报了名,就把目标换成了K大学。其实K大学是我的第一人选。据说她的历史实力仅次于J大学,口碑也不错。我觉得这个大学或许也能说服身边的人。现在我不后悔这个决定。虽然看起来我很有可能有实力考上J大学,但是这样做的风险显然太大了。在把目标定得尽可能高的同时,一定要保证自己能考上,因为失败几乎意味着我在这四年里一无所获(虽然我的计算机专业还可以,但是因为考研花费了大量的业余时间,所以实际操作能力不足),甚至现在一想到失败的可能,我就感到害怕。
2.1.3研究方向
至于研究方向,我选择了美国史。事实上,我对历史的每一个分支都有几乎相同的兴趣。就连大多数人避之不及的历史理论和历史地理,我也很喜欢。我最终选择了美国历史,主要是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当然,美国的影响也是重要原因。其实我最初的选择是世界现代化的进程,因为我觉得这个方向很现实。可惜招生简章上没有这个选项,我也不想选世界近代史,因为我觉得那是大杂烩。当然,我知道在中国学习世界史是极其昂贵的。史料缺乏,语言不通,文化不通等等都是很大的困难。更为严重的是,世界史在中国史学史中的地位似乎很低,鲜有著名学者。我们这一代可能会继续做基础工作。现在我甚至想转身。突然发现研究中国近代史(这里指明朝末年到现在)很有价值。一方面,这个方向文献丰富,容易上手,现实,成功率高;另一方面,中国似乎越来越开放,历史与政治进一步分离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但是不知道以后学校会不会允许。显然,同时研究两个领域几乎是不可能的。当然,我也知道坚持和专一是学术工作的关键。所以我觉得慎重选择太重要了,可能会决定你的一生。
2.1.4分数预期
除了报考的学校和研究方向,还对自己的成绩做了期待。决定考研的时候,我从网上下载了大纲和真题。我发现这些对我来说并不难。第一次看完11这本书,也就是第二年的3月份,我做了英语和专业课的真题(当然只是粗略的)。此时我设定自己的分数预期为400分,其中政治和英语75分,专业课250分。后来我根据复习的实际情况提炼了这些分数。英语:完形填空错误不超过2分,阅读理解和新题型总错误不超过8分,翻译错误不超过3分,作文分数不超过12分。政治:单项选择不能超过2分,多项选择不能超过6分。分析题不背不理解是不允许的。专业课:选择题最多2错(4分)。名词解释、分析题、简答题不能有完全不熟悉的情况,回答尽量全面。初试之前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这些目标,因为平时的练习给了我足够的信心。和当初一样,现在看来这些分数也不是遥不可及。
2.1.5目标评价
当然,我在制定这些看似很高的目标时,内心也不是完全没有犹豫。但是三个因素让我坚持了下来。一个是坚定的信念,因为我一定要考上,不能随便。第二是自己的能力。因为我没有一个普通的(相对于硕士)参照物(身边没有人,可能是全校都考历史),所以很难判断自己处于什么水平。唯一对比的就是论坛上的研友和学长。到了9月份,我感觉自己已经超过了论坛上绝大多数考研的人。看到一个学长在5438年6月+10月考上南京大学的经历,当时甚至觉得自己有能力考上那个学校。虽然我心里一直对自己的真实水平深感忧虑,但幸运的是,这几乎没有影响到我的决心和复习计划。第三是勤奋。对我来说不难,而且幸运的是,历史不像数学或者哲学那样需要天赋才能入门。也许我没有足够的天赋,但是我有信心我可以通过勤奋来弥补。
在实现上述目标的过程中,我从未打算放弃学习计算机。虽然我决心破釜沉舟(不采取行动),但我绝不会孤注一掷。因为我感觉情感上理想化,但理智上极其现实;我不允许情感和理智混淆。当然,两头下注的愿望并没有完全实现。毕竟我和达芬奇或者莱布尼茨相差甚远。
2.2日常安排
首先说说我的一些性格特点。我觉得我的性格很像马克斯·韦伯笔下的清教徒。理性、坚定、高效、勤奋都是我非常看重的品质。我认为劳动和创造远比享受重要,我倾向于禁欲主义;也许有人觉得这很蠢,但我不认为这只是价值观不同。所以过去一年多的经历对我来说并不是挑战。
原则上我每天的有效学习时间不少于14小时:每天6点前起床(5-9月我5: 30起床),晚上23点睡觉,所以除了一个小时的吃饭,半个小时的午睡等零零碎碎的时间,我至少有14小时的学习时间。初三学习负担重,空闲时间少。平均下来可能一天只有6个小时。我已经提前完成了大三大四计算机专业的所有选修课,所以我可以保证7月以后每天学习14小时。
9月之前只复习英语和专业课。6点到8点背英语单词(6点半到自习室,实际有效时间不到一个半小时)。从8: 00到14,我把时间都花在了复习历史(包括午饭和午睡)上,从18到2008,我把时间都花在了复习英语(包括晚饭)上。长时间复习一门课程一般不会让我觉得累。我不喜欢不断改变目标。
我是9月份加入政审的,但是我一点也不想花太多时间在上面,所以每天从早上8点到10分两个小时。其实最近两个月每天花在政治上的时间不超过一个半小时。从6月165438+10月,我只用零碎时间复习单词。7点前半小时给英语作文,7点到8点背历史重要知识点(后来因为气温原因,作业挪到中午了),然后我背了1小时政治。到12年2月初,我终于把每天晚上花在历史名著上的两个小时交给了专业课复习。
所以很多时候专业课差不多占一半时间,英语占5个小时,政治不到2个小时。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我觉得专业课的打分能力最强,英语水平提升慢,人与人之间分数相差不大。我一直认为自己的英语还不错(考试成绩是另一个问题),但是为了能拿到75分以上的成绩(我觉得这样可以增加复试的筹码,毕竟还要学世界史),还是花了不少精力。至于政治,我觉得很简单,极其无聊。理解不是问题,背下来就行了,所以一分钟都不想多给。我可能最终花在这上面的时间不到250个小时。
现在看来上面的安排基本有效,但不知道有没有效率。我在历史和英语上花了很多时间,最后学到了很多实质性的东西。至于政治,我只想应付。另外,可以说我的毅力很强。早起是我的强项。大学四年,我肯定没睡过几天好觉。我好像一天都没有放松过。从国庆到报名,我已经40天没出过校门了。W市的天气对大多数人来说似乎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这里夏天很热,三四个月几乎每天都会超过35度。更何况大部分地方没有空调,电风扇几乎起不到什么作用。冬天经常降到零度以下,大部分地方没有暖气。自习室就像冰室一样。但我似乎很轻松地承受了。整个暑假我都是在学校最简陋的(可能也是最合适的)自习室度过的。早上差点出汗,以至于坐着都不敢动,笔记本上的纸都被汗水浸湿了。冬天很暖和,但是6月5438+2月还是不舒服,特别是坐久了。我写这个不是为了展示我有多厉害。相反,我觉得这个测试和古人比起来真的微不足道。
2.3初始试验书
和复习、考试一样,选辅导书的原则是“贪多不捐多”,我也不遗余力地收集专业课的辅导书。这主要是怕遗漏知识点,担心训练不足。虽然我的精力可以应付这堆书,但是看起来效率很低,浪费很多钱。W市的高校和书店比较多,所以我的辅导书大部分都是在本地买的,也有少数是网上书店的。我只根据自己的感觉来判断我用的书好不好,但我无法判断它们更好还是最好。
2.3.1专业课教材
我用的专业课教材主要是所谓的11的书,没有买任何专业课笔记。
1.世界历史,六卷本,第二版齐高等教育出版社
我的世界史复习几乎全靠这套书。据我所知,大部分研友都在用。但似乎并没有涵盖所有考点,比如2008年真题中的“德雷福斯事件”。有人说太细了,不能整体记忆和把握,但在我看来这不是问题。我觉得看了两遍就有了非常清晰的印象。也许我记忆力很强,几乎所有事件的确切日期我都能记得。我读过书里的每一个字,甚至包括中国,安息吧,古老的非洲。我把重点放在了古希腊、罗马、基督教、中世纪欧洲和现代列强上,但是其他方面我并没有完全忽略,至少到了考试的时候我不会担心。
2.《中国古代史》是朱少厚福建人民出版社的新版。
这两本书看似比较详细,但并不能涵盖所有的知识点。比如2007年的《夷陵之战》这本书就是《猇亭之战》。
3.《中国近代史》,第4版,李侃中华书局。
非常好的中国近代史教材,非常全面。
4.《中国近代史》,第二版,王七林高等教育出版社。
评价和上一本书一样。但是,这些书很无聊,反正我看着很痛苦。
5《中国人* * *与国家历史》
只浏览过一次,内容和《中国近代史》第二卷差不多。
6.世界近代史刘宗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7.世界近代史,张建华北师大出版社。
以上两本书编得很好。买了原著只是为了补六本,最后只浏览了前一本,浪费了不少钱。
2.4所有科目的准备
首先我强调一下,我复习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不为细节而捐”,另一个原则是“绝不只是为了考试”,我复习的很多举动也与此息息相关。
2.4.1专业课复习
虽然大二下学期就决定跨专业考了,但当时对考研并没有确切的认识,觉得还早。高二整个暑假我看了十几本书,但只有两三本和历史直接相关。9月份才正式开始了解考研的流程。感谢当时正在紧张复习考研的C老师,给我提供了一些考研入门资料,让我对考研有了初步的了解。然后我又上网,花了很多天收集各种相关信息,包括各种考研论坛,考研资料,门户网站,学校情况。那时候我知道了所谓的11的书,然后在9月底我试着买了两本吴予希的世界历史现代史。因为大三上学期时间极其紧张(我有将近20门课,大部分是计算机核心课),所以我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看完那两本书。
然后制定了第一门专业课的考研计划:开学前看完11本书,暑假前看两遍,尽量收集名词解释、分析题、简答题。暑假及以后的时间主要用于实践,同时平均每周读一本历史名著。这个计划很粗略,不详细,也不太可预测。这主要是因为刚开始的时候对各种情况了解太少。结果由于自习时间太少,直到开学一个多月,我才匆匆看完11这本书。(这个阶段我几乎没有复习过英语)而且在阅读过程中,除了在书上做一些记号之外,我几乎没有做任何笔记,因为我觉得做笔记的进度太慢了,而且我当时很不耐烦。可惜第一遍看完之后觉得很压抑,发现自己看过的好像一点印象都没有。所以我更着急了。
我在三月底制定了第二个计划。它保持了第一个计划的目标,但量化了进度,并考虑了英语复习计划。我当时估计还有将近4000小时的有效复习时间(后来发现只有3400小时),把一半时间给历史,300小时给政治,剩下的给英语。我估计一小时能看30页课本,两个月(200小时)能看11本书。但是后来这个计划远未完成。一方面,大三下学期的学习负担并没有减轻,课程比上学期略少但难度更大。我也提前修完了所有的专业选修学分。另一方面,其实我只能以每小时20页的速度看课本,主要是因为我太担心漏掉什么东西,想尽可能记住所有的内容。这个时候我也担心光看书可能不会留下很深的印象,所以强烈觉得应该做些笔记。这些笔记包括大量从阅读理解中收集的名词、分析题和简答题。我试图找出答案,但当时我的知识太有限,无法取得进展,所以我很快放弃了。到7月底,我已经收集了至少6000个名词和几百个大问题(主要来自那六本书、历史字典和《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历史卷)。
我觉得这些东西应该涵盖了所有的考试内容,我觉得在后面的复习中会有用的。但后来发生的事情是,我把那些东西都扔到了一边,因为我的兴趣和精力都转移到了辅导书上。然而,所有这些努力都没有白费。至少我对那些名词和答案有一定的印象。考试的时候不知道是不可能的。后来遇到一个毕业实习,耽误了我好多天,以至于直到7月31才看完第二遍。这个结果远远落后于原计划。就这样,在10个月里,除了看了两遍课本,我感觉好像没有得到什么看得见的结果。然而,事实证明情况并没有那么悲观。可能我的记忆力真的像周围同学说的那么强;我不看重这个,相反,我相信自己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反正进入下一阶段复习后,我发现自己突然轻松起来,常常觉得豁然开朗。可能我见过的一切都成了潜意识。
8月1日,我做了一个新的计划。8,9,10,第二阶段复习就在这三个月进行。本轮复习的主要目的是尽量扩大知识面,覆盖所有可能的知识点,选择题尽量好,名词解释和答案尽量完整。完全不允许做任何事情。11和65438+2月为最后一轮复习。这个阶段要回归教材,再仔细看一遍教材,查漏补缺;更重要的任务是找出重点和难点,做好笔记,方便记忆。10月65438+10天用来调整心态。后来我的复习基本遵循了这个计划。
8月1,进入第二轮复习,重点是辅导书。指导思想仍然是“做的太多,捐的太少”,就是每一分都不能丢。前四十天我同时看那两本书,每一行都读得很仔细。这个时候,理解对我来说已经不是问题了。还是觉得进度太慢,不想做笔记,只是用三种颜色自己画重点。我觉得做标记可以促进记忆,回头看的话只需要注意重点就可以了。但是后来就没兴趣再看了。)到12年9月,我终于看完了这本1200多页的大书。这是因为我脑子里所有的阴云好像都散去了。我对整个历史和细节都有了可靠的把握,我的信心自然增加了。对比论坛上很多研究朋友的情况,我怀疑我比他们大部分人高很多。当然,由于缺乏真实的参照物,我一直无法确定自己的实力。幸运的是,这并没有造成大的影响。然后看了四本辅导书。这时候我的吸收速度很快,各种题目,尤其是选择题,看完也不会忘记。我基本可以保证选择题的错误率在10%左右。我就是看名词和大题不认真做。经过这一轮复习,我相信我有能力马上参加考试。
11进入收尾阶段。我仔细阅读了教材11,试图加强整体理解,确保选择题完全正确。但更重要的工作是摘抄和背诵要点。虽然我已经能回答问题了,但是为了尽可能的得高分,我觉得脑子里有印象是不够的。我必须开始写点东西。我先确定了十几个原则(比如国际工运史、苏联史、1950以后的世界历史和中国古代史,世界和中国的历史很少,至少不是选择题的形式)。当然,它们绝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有风险,但为了减少工作量,突出重点,我不得不这样做。我列出我认为重要的名词解释和大题,然后严格按照答题要求(我认为)尽可能全面准确地给出答案。为了减少文字量,我只写下答案的关键词。对我来说,加一些修饰语就能得到完整的答案。尽管如此,写的量也不小,平均每个名词解释200多字(展开后400多字),大题更多字。
结果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每天只有一个小时),我摘抄了10多万字,经常累得钢笔都抓不住。另外,要从大量的数据中总结出重点是非常困难的。我记得我在5月份的时候就打算做上面的工作,但是当时还远没有达到精通的程度,所以不知道如何在同一个词的不同解释之间做出选择。到6月165438+10月,这个困难基本消失了。我把十多本参考资料堆在一个狭小的桌面上互相参考,总结出自己全面准确的答案。刚开始进度很慢,复习世界近代史用了二十天。然后加快了速度。世界近代史5天,世界古代史10天,中国古代史16天,中国近代史3天,中国近代史5天。同时,我每天抽出一个小时来回忆。既然只写下了关键词,那就在背诵的时候把材料补上。我不花那么大力气去赌题目,因为我没有那个能力,也从来不想投机取巧,但是我想尽可能得高分。不过最后我还是打对了题,比如忏悔书,官督商办,拿破仑法典,玫瑰战争,宋朝的官制,基督教的演变,西葡的兴衰原因。
65438+10月进入调整阶段。虽然叫调整,其实我每天都是坐立不安的。一方面是因为原著没有具体说明这十天做什么,所以他们什么都没做;另一方面又担心准备不足。我不得不浏览金书中剩下的六套问题。我以为最后十天会很快过去,其实很痛苦。
标签
然而,无论如何,我最终还是成功了,我继续在我喜欢的历史领域学习,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所以,一切都是值得的,是我现在最好的回报。我感谢自己的选择,也感谢站在这里回顾这段经历时的自豪和满足!我会一如既往的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