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数学命题组有哪些人?

目前考研数学命题组是保密的。目前能知道的只有南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Xi交国防科大的教授和中科院数学所的教授。

从80年代末到2000年,基本属于同一代人,其中1998-2000数学命题组有一半的新成员发生了变化,所以风格开始明显变化。第一代群体代表有:胡金德教授(线代组长)、蔡依林教授、徐冰教授(高级数学组长)、周觉荣教授(概率组长)、范培华教授(经济组长)、龚东宝教授等。

从1998-2000组过渡到2001组,可以称为二代命题组。其中有共工大学(大学数学杂志编审学校,数学实力很强)的朱世鑫教授、黄有度教授,东南大学的陈教授(线代领军人物),大连理工学院的两位教授,其余分别来自南开、哈工大、上财。

目前命题组从2015开始负责,15的试水难度很温和,回归基础的东西很多,甚至考课本上的导数商定律来证明这样的问题;16中,相当一部分考生受到了重创,完全不同的题型和庞大的计算量让很多考生在考完试后直接崩溃。17整体难度回归平和,只有几道题体现了数学思维水平,以此来体现区分程度。

扩展数据:

考研数学命题组的命题特点;

1,冷门的简单

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有很多低频(冷门)考点。数学一,第8题考察了假设检验(30多年来1998只考察过一次),第11题考察了旋度,数学二,第16题考察了平均值的定义,数学三,第2题考察了疑似下课。

2、计算量大;

近年来,考研数学中出现了计算量增加的趋势,但在2016、2018中尤为突出,尤其是在18中,其他题目中也有相当大的计算量,如级数求和的选择题、不定积分的解法、条件极值问题等。

3.强调基础和应用。

重视基础研究是30多年来研究生数学的主旋律。试题中考查的条件极值知识点没有难度。题目的难点在于先把应用题抽象成数学语言,然后有一定的计算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