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考研需要哪些资料?

历史考研资料,不顶不看!

隋唐政治经济热点考点

1.如何理解均田制、租值调整制和两个税法?

解:隋末,地主阶级在残酷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唐朝建立后,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如何使流亡的失地农民回到土地上进行生产,如何向他们征税。这个问题不解决,国家的统治就不稳固,国家的财政就缺乏。为此,唐朝统治者延续并完善了北魏以来实行的均田制和租佃调节制。

均田制:唐承认隋末农民战争中农民占有的土地合法,将国家控制的不毛之地分配给少地或无地的农民。因此,均田制的实施对唐初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均田制绝不是平均分配土地,也不能保证每个农民都能占有法律规定数量的土地。均田制的真正目的是在保证地主阶级占有土地的前提下,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向农民收税,保证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劳役。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地主阶级对土地的贪婪愈演愈烈。与此同时,封建政府强加给人民的沉重赋税和徭役,使大量农民弃家卖产,流亡海外。地主乘机吞并土地,均田制逐渐被破坏。

租租制:与均田制相适应的税制是租租制。它以均田制为基础,以人口为征收对象。它规定,接受农田的农民必须缴纳固定数额的地租和调差,不服徭役的农民在徭役期间还可以拿丝绸或布匹作为代替品,称为代理。唐朝的庸人是没有年龄限制的。租租调整制将税额由随机征收改为定额征收,纳税服务负担相对减轻。纳雍改为服务,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因此,它的实施不仅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而且提高了初唐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随着均田制的破坏,农民土地少了,大量逃亡,租租制已经不适合他们了。与此同时,兼并了大量土地,拥有大量粮食和丝绸的地主,仅按人口出租,并没有获得多少收入,地主们也想尽办法隐藏丁口。这种情况在安史之乱后更加突出。为了解决财政困难,缓和阶级矛盾,改变税制成为必然趋势。

两个税法: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个税法。两个税法的特点是按照土地和财产的多少来收税,废除一切税和杂务,每年夏、秋两季纳税。两个税法的实施,是我国封建社会税制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统一中唐以来极其混乱的税制;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它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为主的劳役制,表明封建政府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两税法规定贵族、官僚、商人纳税,扩大了税源,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但两个税法实施后,土地兼并不再受到限制,所以越来越严重。大地干线极力隐藏财产,把税收转嫁给农民,政府则在两税之外再加。

许多苛捐杂税加重了农民的负担,而这两个税法只是在短期内得到严格执行。

2.如何理解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

解题思路: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隋唐科举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是北魏以来经济阶级关系变化的结果。随着封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特别是均田制的实行,普通地主的经济实力得到加强,纷纷要求加入国家政权,参与国家管理。然而,操纵国家政权的士绅地主日益腐朽。他们通过九品中正制垄断仕途,拥有强大的割据党经济政治实力,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封建国家的巩固稳定。因此,改革官员选拔制度成为历史的必然。

发展演变:隋文帝时,开始以科目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朝杨迪时,它被建成土壤学系,科举制度由此形成。唐朝贞观年间,增加了考试科目,主要是进士、明静;武则天统治时期,科举借土的人大大增加,武举、科举也随之发起。唐开元年间,高级官员主持考试,后来成为定制;明清时期演变为文人八股。废除于1905。

科举制度的实施打击了腐朽的士绅势力,顺应了平民地主经济发展的趋势,符合巩固民族团结的需要。各阶级,特别是平民地主知识分子,都参与政治,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科举制度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在一起,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借科举将地方士绅选拔人才、任用官员的权力集中到中央,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稳定;科举制度还促进了教育的发展,使唐朝的学术体系完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同时,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选拔人才的公平竞争,对西方国家的人才选拔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科举制度毕竟是地主阶级选官的制度,本质上也是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一种手段。到了封建社会后期,其腐朽性和反动性日益暴露出来。

3.如何理解隋唐三省六部制?

解决问题的思路:隋文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对汉魏以来的官制进行了整合,在中央建立了三省六部制。唐朝在隋朝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和补充,进一步明确了三省的职权。

三省六部的职权有分工,有合作,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从而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政府的统治权力;三省分工把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三省的官大多等级较低,削弱了相对权力,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中国官制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此后的朝代基本都沿袭了这一制度。但是,封建国家的最高权力仍然掌握在皇帝手中。所以实行三省六部制只能减少中央政令的失误和腐败,而不能从根本上杜绝。

4.如何理解政府军制向募兵制的转变?

解决问题的思路:政府军制是以一个军事组织的建立来命名的。创建于西魏。隋唐官兵制度是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封建军事制度。

隋朝沿袭了前代的官兵制度,并加以改革。隋朝以前,官兵、家眷、土地自成体系,不在郡县管理之下,这在战乱不断、军队调动频繁的时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军人很容易掩盖家人甚至外人,隐瞒户口,不交房租。隋文帝把士兵的户籍编为郡县,也分田,不再实行军民不同国籍。这样,官兵制与均田制相结合,兵农合一,兵农合一。一方面,政府军士兵定居郡县,从事生产;一方面,他们仍然保留军人身份,他们转身留在近卫。政府军士兵服役期间免租免庸。

官制是唐代的基本军事制度。唐太宗在位期间,调整完善了府军制度,增加了府军人数,三分之一以上驻扎在关中。这样中央就可以随时调动重兵,保持强大的国防力量和镇压力量。

实行官兵制度,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增加政府管理的户口和税收,扩大兵源,消除胡汉分治的痕迹。同时,兵分两路也不会轻易形成将领拥兵自重的局面。但是,政府军士兵出征时,必须自带武器、食物等。,沉重的军事负担加在农民身上。

按照唐朝的规定,选拔官兵应该是“财平取强,财平取富,财平取多丁先”。这种招募和分配制度使政府军士兵能够保留相当数量的富农和中小地主,从而使政府军士兵能够更有效地履行其内部镇压的职能。唐初,官兵地位比较高,参加征兵可以获得荣誉,死者家属可以领取抚恤金。招募政府士兵并不困难。到达唐高宗后,战争频繁。不仅没有荣誉,甚至他们被授予破碎的荣誉。于是地主和富裕家庭想尽办法逃避服兵役,服兵役的重担落到了贫困户身上。由于均田制遭到破坏,贫困家庭失去了土地,无法提供自己的衣服和食物。此外,频繁的战争,繁重的兵役和更多的士兵逃离。到开元年间,政府军事体系崩溃。

唐玄宗为了加强军事实力,实行募兵制。把军人纳入农业就成了兵农分离,军人就成了一个特殊的职业。与此同时,内地和边境城镇的兵力部署也发生了变化:外重于内。征兵制基本上是由国家提供衣食,减轻了农民服兵役的负担,节省了政府士兵在路上奔波的消耗,有利于发展生产。封建国家也能够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但是募兵制中的士兵是士兵,将军长期指挥军队,所以士兵和将军之间存在隶属关系,这就导致了军阀的形成。天宝时期,地方诸侯自行招兵买马,成为军阀割据势力。

5.如何评价武则天?

应试技巧:评价历史人物,要掌握评价标准和方法:1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进行评价:全面、公正、客观;2对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持肯定态度还是否定态度,可以借用邓小平同志的“三个有利于”来考察: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否有利于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不要感情用事或者只是从道德角度思考。

在武则天统治时期,她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措施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如任用酷吏,滥杀无辜,大搞佛教,修建佛寺,大兴土木。但她在位期间,能够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破例用人,发展科举制度。为了招募人才,她建立了官员“自荐”制度。许多庶人人才辈出,如狄、姚崇等。这些都使得武则天执政的半个世纪里,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国力不断上升。所以对武则天应该持基本肯定的态度。

6.如何理解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

隋唐时期,边境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有:北方回鹘、西北突厥、西南南诏、东北漠洪,像是西吐蕃的一个家族。这一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巩固。原因如下:1少数民族开发边疆;2.三国时期民族大融合趋势的进一步发展:3.初唐国力的强盛;(4)统治者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⑤交通发达。

初唐统治者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有:战争、设机构治理、册封、交游、结盟。在这五种主要方式中,和平方式是主流。这一方面反映了统治者开明的民族政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各民族友好交往的总体趋势。

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主要是少数民族向汉族学习,吸收汉族先进的经济和文化。但与此同时,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也对内地汉族产生了重要影响。正如唐诗中所描述的,“胡寅、胡琦、胡庄三家争了五十年”。

中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祖国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如何处理民族关系,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有利于边境地区的发展,有利于民族矛盾的缓和,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7.如何理解隋唐时期的对外关系?

隋唐时期,中外友好往来频繁,这要归功于1交通的发展:陆上,从长安出发,向东可以到达今天的朝鲜,向西经过陆路“丝绸之路”,可以到达今天的印度、伊朗、阿拉伯和许多欧洲国家;海上,从邓州、扬州出发,可以到达今天的朝鲜、日本,从广州出发,可以经由海上“丝绸之路”到达波斯湾。唐朝的国力在各方面几乎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3.统治者实行开放的外交政策,唐都长安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中外使节、商人、留学生和中外僧侣在促进中外交流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隋唐时期对外关系的特点:统治者奉行开放的外交政策;范围广,主要在亚洲;优先考虑和平交流;以互派使节和经济文化交流为主要形式。

隋唐时期,外国主要向中国学习。但同时,外国的经济和文化也对中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隋唐时期,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中外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极大地开阔了中国人民的视野,丰富了中国的经济文化生活,为各国的经济文化发展进步做出了贡献。中国人民先进的经济成就和优秀的文化成就也通过交流为亚洲国家的历史发展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