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们被设立18群,为考研学生分享座位信息的保安感动了。我们应该有怎样的职业观?
建18群姚享受研究生座位信息。视频截图。
寒冬腊月,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考研日。今年考研人数达377万,创历史新高,百万人“同场竞技”,为严冬再添“寒气”。
也是今天,有一个关于考研的故事,给人带来温暖。
在长沙,年过六旬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保安姚,十几年来一直在不断地把我们大学生拉入他每年建立的考研群,分享教室座位信息和公共课资料,帮助学生考研。
今年,他为新考研的学生建了18群,实时共享教室信息,让学生准确快捷地找到学习座位。在备考的关键阶段,姚叔(姚)也会把自己抄的各种鼓励的话发到群里,给同学们精神上的支持。
他默默的努力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响应。很多同学每天都在群里打卡,表达坚持备考的决心。学生拿到考研成绩,拿到通知书,会第一时间和他分享喜悦。在他的办公室里,总是有学生围着他来聊天,气氛活跃。迄今为止,他已经帮助数万名学生走过了艰辛的考研之路。
姚的职业和职务都很普通。他是一名普通的大学校园保安。然而,在他平凡的岗位上,他却做了不平凡的事。十几年来,他坚持不断地为学生做“过度服务”。甚至在微信出现之前,他就已经通过QQ聚众分享信息了。这样的坚持令人感动。
姚叔的所作所为不是小事。“考研占座”是很多备考学生很头疼的一件事。网上出现了很多学生试图抢座位,甚至用胶带把桌椅绑在一起的“精彩照片”。在高校里,因为考研占座,冲突时有发生。
而如果能像姚叔一样及时给出每个教室座位的信息,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学生盲目寻找空位的时间。姚舒的“信息”实用高效。更何况他建的群已经超越了普通意义上的信息分享群,具有精神鼓励的作用。
分享课堂上“占座”的信息,参加公开的研究生课程,发鼓励的话,都不是一个保安的职责。而姚舒却利用这个平凡甚至“底层”的岗位,给学生提供了特别的温暖和关怀。
在高校里,其实有很多像姚舒这样的人,默默的坚守着自己不起眼的岗位,却散发着不同种类的光和热。
比如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有个徐根弟阿姨。她能记住整栋楼600多个男生的宿舍号、名字、班级、籍贯,甚至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她一直志愿为学生们缝补衣服,为他们做汤。学生们亲切地称她为“徐妈妈”。徐根弟做了十几年的民宿。本来她应该55岁退休回农村老家,但得知这个消息后,800多名同学联名“上访”,最终让单位决定破例延长她的就业。她付出了爱,也得到了爱的回报。
无论是校园保安姚叔,还是民宿阿姨“徐妈妈”,都在平凡的岗位上传递着不平凡的温暖。他们的事业也许并不光鲜,但他们以非凡的努力和对人真诚的关怀赢得了应有的尊重。他们用十几年的坚持,证明了每一个职业都可以散发出自己独特的光和热。这样的光和热来自于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关心和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