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考研容易吗?

贵州大学,创建于1902,是贵州省重点综合性大学,贵州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教育部西部地区重点建设的14高水平大学之一,经过贵州大学堂、省立贵州大学、国立贵州农工学院、国立农技学院。在1951中,毛泽东写下了学校的名字。胡锦涛同志是我校数学系85级的“荣誉班级成员”。1953全国高校调剂暂停,1958恢复重建。1997年8月,原贵州大学、贵州农学院、贵州艺术学院、贵州农业管理干部学院第一次合并。2004年8月,在原贵州大学和原贵州工业大学的基础上组建了新的贵州大学。65438+同年2月,贵州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签订协议,共建贵州大学(省厅共建)。2005年9月被批准为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大学。

贵州大学在10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虽几易校名,几易校址,但历经沧桑。但百年传承,始终坚持以兴学育人为己任,以贵州为己任,学校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形成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校风,凝聚了“明德至优、博学恒心”的办学理念

[编辑此段]百年大学

新建大学礼堂

贵州大学的前身最早可以追溯到“贵州大学堂”。追溯到106,让时间停留在1902,也就是清朝光绪二十八年。

今年7月,一份由贵州政府呈送的文件,摆在清廷审理光绪皇帝案件的面前。贵州省省长邓华西在纪念馆正式呼吁建立贵州大学堂。他计划以桂山书院为校址(现省城路上桂山宾馆对面),集资修缮扩建校舍,拟定办学章程。此时清政府举行新政,下令“各省各书院在省会设立大学堂”。于是邓华西的邀请很快就被批准了。同年8月,“贵州大学堂”正式成立。邓华西任命候补道音为监,聘请周公寿、廖航为师。大学堂配斋、正斋,毕业斋两年,正斋四年。以“实事求是,培养通才,兴学育人”为办学宗旨,经各州县选拔,获得科举功名的高材生,招生120人。1905(光绪31)左右,分两批派出20名学生赴日留学,由贵州大学堂教师周公寿带队。留日学生中的尹笃生、周步英、王佩芬等人回国后积极推动新学,在贵州大学堂任教,成为贵州大学早年的骨干力量。

“贵州大学堂”作为中国早期的大学之一,成为贵州历史上第一所正式的高等学府。“贵州大学堂”成立两年后,多次更名。191165438 2月,贵州新侦察兵部队进驻矿业中学,迫使学生提前毕业。1912年5月,该矿被迫关闭,学生转入贵州省农林学校(1965438+)

重建和重生

1926年6月,周西成主持贵州政府,任命贵州著名学者、教育家周公寿为省教育厅厅长。周功寿建议,按照“振兴贵州,教育第一”的一贯思路,尽快成立贵州大学。周西成接受了周公寿的建议,决定关闭贵州公立政法专门学校、省立二中、贵阳甲级农校,于1928年3月以省立二中(现贵阳一中)为校区,成立贵州大学,周公寿任校长。预科有经济学、医学、土木工程、采矿和文理两门。

在贵州大学发展态势良好的同时,贵州省的政局却发生了剧烈的变化。1929年五月,周西成死于军阀混战,省城秩序顿时大乱。周公寿走上校长岗位,学生陆续回家。贵州大学一度关闭。1940 1国民政府教育部经行政院审议通过,决定先创办国立贵州农工学院,并选定朱珪县花溪镇为校区(现大圭大学南校区)。A&M学院设有农林、农化、农经三个系,土木、矿冶、机电三个系,1预科班。5438年6月+10月,教育部任命的院长李书田到学校上任。

国立贵州大学

1942年5月,行政院决定成立国立贵州大学,国立贵州农工学院并入国立贵州大学。国立贵州大学在农工学院之外设置了文、理、法、商两个学院。文理学院下设中国语言、外国语言、历史与社会、数学、化学五个系。法律和商业学院有两个系:政治经济和法律。同年5月22日,行政院任命张廷秀为国立贵州大学校长,学校制定了“坚忍忠信”的校训。到1948年6月,有4个学院,16个系,1个专业课,1个预科班。

在国立贵州大学成立之前,不得不提一所学校——大夏大学。大夏之初,因为没有固定的校园,我们租了一间房子作为教室。民国18 (1929)年春,学生1000多人,租房住不下。王耔出6.2万,借30多万。1930修建了占地300多亩的校舍,包括教学楼、礼堂、理科实验室、图书馆、体育馆、医疗室、疗养院、疗养院等。在当时上海40多所私立大学中,以建筑宏伟、环境优美而闻名。抗日战争以来,大夏大学一度与复旦大学合并,组成联合大学,庐山为复旦大夏第一所联合大学,贵阳为第二所联合大学。后来第二联合大学改名为大夏大学,在花溪买了2000多亩地作为校址。

国民政府教育部在筹建国立贵州大学时,曾计划将大夏大学与贵州农技学院合并,更名为国立贵州大学,但引起大夏师生的强烈抗议,要求教育部撤销委任。结果大夏大学离开贵阳花溪去了赤水,不可能是贵州大学的一部分。这也是国立贵州大学名气不如国立中山大学的原因。

抗日战争后期,日军入侵独山,大圭奉命迁往重庆。当所有师生到达遵义时,日本已经宣布无条件投降。你的老师和学生随后返回华西复课。抗战胜利后,教育部在沪接收的《敌伪》图书被分发到各大学,大圭获得4万多册。

解放后命运曲折。

贵阳解放后,1950年6月和10年6月,根据教育部规定,国立贵州大学更名为贵州大学。一年后,毛泽东校长亲笔题写了贵州大学的校名。1953年4月,赵凤启被任命为贵州大学校长。很快,全国高校院系调整。贵州大学除农学部在原址独立组建为贵州农学院外,其他院系调整为贵阳师范学院、重庆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学校。

1958年3月,中共中央在成都召开工作会议。毛泽东校长在听取了许多省区院系调整的影响后,立即指示每个省都要有一所综合性大学,已经调整的要恢复。根据主席指示,7月3日,省委决定在贵阳师范学院恢复重建贵州大学。8个系9个专业,包括语文、外语(英语、俄语专业)、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8月,721新生正式入学。9月,省人民委员会任命原省教育厅厅长田为贵州大学校长。贵州农学院独立设置。

贵校恢复重建后,与贵阳师范学院合作办学。1959年贵州民族大学并入贵州大学(1974年分离)。一个月后,贵州大学搬进了花溪区的新校区(也就是现在你们的大北校区)。此时,全校教职工333人,全日制学生1477人。

65438-0997贵州农学院、贵州艺术学院、贵州农学院并入贵州大学。

2004年8月,在原贵州大学和贵州工业大学的基础上,成立了新的贵州大学。同年,教育部和贵州省政府共建贵州大学。

2005年9月8日,经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批准,贵州大学加入中国政法大学等211高校行列,终于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注意事项:

贵州农学院-1997合并,但农学院是在国立贵州大学1952院系调整时,由老贵大(指建国前的国立贵州大学)遗留下来的血缘农学系建立的。也就是说,在1953-1958期间,贵州大学的血液是存在的。

贵州艺术学院-1997合并,60年代由贵州大学艺术系分离成立。所以,贵州大学1997的合并,只是久违的兄弟重聚,也是她久违的孩子回到你们这个大家庭。

1953的院系调整背景是学习苏联模式用于中国各行各业的建设,在高等教育中也不例外。它模仿苏联以专业学科建设专业大学,而忽略了按艺术、金融、政治、法律、工程分类建设综合性大学。于是,曾经是全国重点大学的贵州大学的现状,将大圭大学的法律系与大四、川大等其他法律系合并,组建西南政法学院。工科与当时丁道恒等大师的地质、矿冶等强势专业合并为大类,农学并入西南农业大学,部分专业并入云南大学、贵阳师范学院。(具体调整如下:外语系转四川大学,工科转云南大学,地质系转重庆大学,法律系转西南政法大学,现西南政法大学,经济系转西南财经大学。现在西南财经大学,中文系,历史系并入贵阳师范学院,现在的贵州师范大学。这就是贵州大学在重建工程实力上损失巨大的原因。

1953院系调整后,贵州大学仅保留原农学系。在此基础上,在原国立贵州大学校址(现贵州大学花溪南校区)建立贵州农学院。毛泽东校长在1958中说,每个省都有一所综合性大学是非常必要的。因此,贵州省成立了贵州大学恢复重建委员会,委员会设在华西(今贵州)朝阳村

想想看,一所建设得很好的大学,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建设和沉淀,重新开始,大师的流失,行业地位的下降,都是无法挽回的。另外,贵州省情,国家冷落了这么多年,怎么复兴?

所以老贵大历史演变后(2004年8月前),工程建设相对薄弱,工程进入211的实力相对欠缺。为了贵州高等教育的发展,为了贵州成千上万的孩子更好更公平地享受高等教育,为了更好地支持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获得国家的大力支持显得尤为重要,这是贵州省委、省政府作出的决定。同年,教育部和贵州省政府共建贵州大学。所以进入211的新贵州大学的成立,离不开她的所有成分,包括曾经贵工的贡献。新贵州大学的未来需要你们所有成年人的努力。

[编辑此段]学校规模

学校有21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艺术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农学院、林学院、动物科学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冶金工程学院、矿业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化学工程职业技术学院)、1继续教育学院、两个独立学院(明德科技学院)、一个人民武装部学院、25个学院。三个公立教学部。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2152人,其中本科生25053人,研究生4360人(博士生123人),外国留学生52人。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人才654.38+0.5万余人。

[编辑此段]学科和专业

学校拥有农药学省级重点学科24个;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植物保护)1个,国家重大项目博士后工作站3个,一级博士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3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高校教师。

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业112,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等10学科。专业总体布局和结构合理。贵州省优势专业38个,示范专业17个。其中,教育部批准的国家级特色专业有6个。第一批:采矿工程与植物保护;第二批:林学、农林经济管理、材料科学与工程;第三批:汉语言文学、电子科学与技术。

贵州大学液压气动传动与控制2008年获批国家精品课程,贵州大学比较文学2008年获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教学团队2008年获教育部国家教学团队,贵州大学获批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

[编辑此段]教学人员

专任教师2372人,其中博士学位教师241人,硕士学位教师1人。教职工中有教授299人,副教授714人。目前,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7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4人(一、二级人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估组成员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科技人才4人,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成员8人享受国务院和贵州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2人,贵州省核心专家6人,省管专家60人,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50人;全国师德标兵、先进个人、优秀教师、模范教师、先进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贵州省高校名师19等33人。

[编辑本段]办学条件

目前有花溪南校区、花溪北校区、蔡家关校区三个主校区,总占地面积28248595.5平方米(4237.3亩)。校舍总建筑面积99.88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楼面积574100平方米。学校拥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教学科研实验室146个,校内外实习基地207个,教学科研场地1170亩。800元以上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为30138.8万元,拥有一批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各类教学实验室设备齐全,能较好地满足各种需求。贵州大学图书馆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成员图书馆,藏书381.31万册,电子图书1.6034万册,中外电子文献数据库18个,居贵州省各类图书馆之首。贵州大学日本文学图书馆在全国高校中排名前三,贵州大学图书馆是贵州。我校是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在贵州省的主节点,贵阳教育城域网的中心。它建立了一个覆盖九个校区的校园网。校园网光纤线路821芯公里,网络出口宽带达到700兆。网络性能优异,形成了完善的校园网络管理体系和安全体系。网络教学平台、教学资源中心、综合教务系统等应用系统在本科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有室内外体育场馆面积21.200平方米,其中标准场馆5座,并已建成贵州大学体育中心一流的多功能体育馆(1.200平方米)。贵州大学体育中心百人配备教学电脑15.87台,多媒体教室52.73个座位,语音室9.87个座位。

[编辑本段]科学研究

省级以上科研机构32个,其中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心)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中心)23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4个。“十五”以来,学校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207项,其中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65438项,省部级项目65438项;获得省部级三等奖18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70项,学术专著212部,学术论文9673篇,其中SCI、EI、ISTP收录595篇。2006年被授予全国高校科技创新先进单位称号。学校坚持以科技服务社会,发挥人文社会科学优势,通过理论研究、政策建议、项目咨询等方式,积极为地方重大决策、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贡献力量。学校积极融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有《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社会科学版、艺术版)、《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社会科学版)、《山地农业与生物学报》等。贵州大学出版社是目前贵州省唯一的大学出版社。

[编辑本段]教学改革与建设

学校始终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学校被教育部列为“人文素质教育创新实验区”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近年来,学校承担了247项教改项目,其中国家级项目19项,省级项目87项。获全国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30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3项;开展了具有品牌特色的专业和重点课程建设,其中省级精品课程25门,校级重点课程101门;主编123教材,获省级奖6项,入选“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7部。教务处荣获“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务处”称号。

[编辑本段]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英国、法国、瑞典、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的4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我校被确立为“中国人民教育部十大教育援助基地”之一。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活跃,办学空间不断拓展,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特别是在亚太大学联盟组织中。近三年来,学校先后派出300多人次赴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日本、韩国、泰国等国家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参加学术交流、进修和短期学术访问;* * *接待包括美国副国务卿约翰?、国际奥委会委员、国际拳击联合会主席吴、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等先后来校参观700余次。已经邀请了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澳大利亚皇家科学院院士、悉尼大学教授Joseph E. Gerriets,莱昂纳多?来自国内外的200多名专家学者,包括Lenoard F..林多伊,来讲课。

2008年4月26日,教育部第六次教育援助培训会暨教育部援外基地授牌仪式在南京农业大学举行。章新胜副部长为贵州大学等10教育部援外基地授牌。基地将配合教育部教育援外任务,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承担国内外培训项目,选拔援外教师,建立商务部等部委委托的援外教师和援外项目人才库。

[编辑本段]精神文明建设

学校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建设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努力营造良好整洁的校园文明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贵州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系统先进工会组织”、“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等荣誉称号。1998以来,被评为全国、全省“三农”社会实践先进集体。2008年获贵州省首届高校“美丽校园”评选一等奖。

[编辑此段]现任领导

省委常委、党委书记:

龙超云

副书记:赵明仁。

党委副书记:任刚健郑冯小贤

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杨伟民

负责人:

陈叔平

常务副总裁:冯

副会长:张迪成高克新金道超吴启南陶

助理巡视员:谢天凯、陈家发。

“品德高尚、学识渊博、坚忍不拔”是贵州大学的校训。“明德为上”,出自《大学》。“大学之道,在于显德,在于亲民,在于止于至善。”它意味着大学的根本目的是透彻理解和彰显人性固有的道德光芒,然后转向人民自立,即贴近人民并尽力为人民服务,最后通过个人修养和社会实践使社会和人民达到和谐完美的理想境界。

“博学恒心”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根本方法,来源于《中庸》中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恒心”。它意味着我们必须广泛学习,仔细询问,仔细思考,清晰辨别,忠实执行,才能真正达到学习和生活的理想境界。“知识思辨”前四句是知识的逐步升华过程;后一句“苦学”指的是实用功夫。只有在知行上不懈努力,才能真正在人生和知识的境界上有所成就。歌词涵盖了二和五,应该算是对《学而思》的全面总结

“潜龙藏于地”,“潜龙”写了《易经》:“不要用潜龙”,意思是说现在还在贵州省最高学府读书的学生,虽然和潜龙一样专心学习,但是有着无限的光明前途,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为祖国和人民做出巨大的贡献。如果说“潜龙”是从“天健,君子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取义的话,那么“地”指的是黔中大地,也是对“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坤卦精神的隐喻。贵州大学,贵州中部的一片土地,为民族的培养储备了无数有用的人才。他们和“潜龙”一样,既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又有“厚德载物”的品质,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为民族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段“明道济世,见贤思齐,为有志之士报国”。“《论语》。立人》:“见贤思齐焉,见恶而自省。”它意味着青年学生应该承担道德,热爱祖国,关心世界,帮助社会,服务人民。在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共同理想的激励下,他们应该团结一致,志存高远。在学习的过程中,看到比自己优秀的人,要想着跟上他们;看到比自己缺点多的人,要时刻注意自省。整句话的大意是:要勇于追求人生真谛,弘扬真(道),见思齐自省。

最后一段“望万千学子,山河处处旭日东升”。意思是爬贵州中部的巍峨山峰。放眼望去,万山蜿蜒,龙舞,犹如无数学子倚天地,汇成一股气势磅礴如天地,* * *正走向无限美好的未来。这时,一轮红日也从东方的冉冉升起,照耀着祖国的山河,使人和自然显得更加生机勃勃,更加美丽。

[编辑本段]大圭标志

贵州大学标志

徽标描述:

1.标志融合了贵大的简称和“大圭”两个字,体现了现代、融合、大圭的特色;

2.“大圭”二字采用篆书形式,体现了贵大的历史积淀;

3.logo包含特殊字体、英文和数字“1902”传达贵州大学信息;

4.图形整体感强,醒目,易记。

[编辑此段]你的大学校训

贵州大学校训

明德最好,博学,踏实。

贵州大学的校训体现了追求真理、崇尚完美、强调博学多闻、艰苦奋斗、为国家和民族鞠躬尽瘁的精神。它与60多年前国立贵州大学创始人张廷秀先生创立的国立贵州大学校训有着明显的传承关系。也结合了今天时代赋予贵州大学的新要求,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起点更高,目标更远。与旧校训相比,虽然只加了四个字,但内涵更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更丰富,可谓“和而不同”。

学校的校训是“德性之德”,取自《大学》第一册。它意味着大学的根本目的是认识和彰显人性固有的道德光芒,然后是贴近人民,尽力为人民服务,最后是通过个人修养和社会实践,使社会和人民达到和谐完美的理想境界。这是一种理想的做人和学习方式,也是中国文化人追求的最高目标。《礼记》中有“博学笃实”?中庸之道“学、问、思、辨、行”是儒家圣贤学习的方法论,与“明德为上”完全契合:“明德为上”提出了终极目标,“学、行”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具体的实施方法。这些至理名言在2000多年来一直备受推崇,在现代中国的大学里也备受推崇。因此,贵州大学的校训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新的理解和诠释。这是贵校百年珍贵的精神财富。

贵州大学将不辱校训,肩负时代使命,一路前行。

[编辑本段]沟通方式

邮寄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

邮政编码:550025

电话:0851-8292178

传珍:0851-3621956

电子邮件:po@gzu.edu.cn

地址:中国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550025

电子邮件:po@gzu.edu.cn

电话:0851-8292178

普通电话

类别电话号码

本科招生0851-8292075

研究生招生0851-8292217

招聘0851-8292203

国际合作与交流0851-8292213

校园住宿联系人

0851-3627261(北区双馨园客房)

0851-3621218(北方学术交流中心)

0851-3851505(南区生活中心)

0851-4732175(蔡家关接待中心)

公共安全警报

0851-8292110(花溪北校区)

0851-8298110(花溪南校区)

0851-8115110(蔡家关校区)

每个校区的邮寄地址

校园地址后期编辑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北校区花溪贵州大学北校区550025

贵州省贵阳市华西贵州大学南校区华西南校区550025

贵州省贵阳市贵工路6号蔡家关校区550003

贵州省贵阳市新田大道南段289号茶淀校区,邮编550004

贵州省贵阳市南雅路67号小关校区550004

贵州省贵阳市罗汉营路14号罗汉营校区550001

贵州省贵阳市沙冲南路8号沙冲校区550002

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花溪大道北段242号太慈桥校区550003

贵州省贵阳市石翔路200号石翔路校区550003

面对新世纪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贵州大学创新发展思路,与时俱进,制定了“十五”计划和2010发展规划,努力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把贵州大学建设成为具有区域和自身特色的教学研究型综合大学,达到西部地区同类大学的先进水平,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这所大学在2006年武书连对中国大学的评价汇编的2006年全国100所大学排名中,排名第88位,其中农学排名全国第39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