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为什么戏曲艺术会萧条?

论中国戏曲发展的出路——王爱云

任何艺术形式都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否则就会失去原有的生命力,从而陷入停滞不前的境地。近年来,随着观众群体和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戏曲艺术越来越不受重视。大多数剧团面临着沉重的负担和艰难的生存;人才流失,后继无人;歌剧数量锐减,流失严重;获奖的戏剧被冷落了。只有创新戏曲发展机制,制定扶持戏曲发展的政策,营造戏曲发展的氛围,戏曲才能发展,才有出路。

关键词戏剧;困境;原因;出口

中国传统戏曲历史悠久,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和完善,不仅形成了极其优美的艺术形式和完美的表演技巧,而且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但是,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否则就会失去原有的生命力,陷入停滞不前的境地。近年来,随着观众群体和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戏曲艺术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和创新,但与时代精神文化和人们审美观念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导致观众大量流失,戏曲艺术越来越不受重视,过去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一统天下的局面不复存在。那么,中国传统戏曲如何在多姿多彩的艺术形式中赢得观众、占领观众、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从而实现与时代同步发展呢?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传统戏曲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

1当前中国戏曲的困境及原因

全国各地的大多数剧团都面临着重大困境:首先,他们负担沉重,正在为生存而挣扎。大多数剧团是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改革开放后,原来的政府全额拨款改为平衡分配,许多剧团资金短缺,艺术生产和演职人员的生活条件难以改善,创作新剧更是难上加难。于是,管理不善的院团纷纷解散,也难以维持。曾主持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全国话剧团现状调查”的刘文凤说:“在我们的调查中,地市级和县级是重点对象。全国被调查的200多个剧团中,约有一半是县级剧团,全部剧团中有80%名存实亡,或者是私人承包,放弃原有剧种,进行各种商业演出;要么是因为没有创新资金,难以前行,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早在20世纪50年代,淮安每个县都有剧团。仅涟水一地就有四大剧种:淮剧、淮海剧、京剧和越剧。目前涟水县只有一个表演团体——淮剧团。(3)二是人才流失,没有接班人。戏曲人才培养周期长,成本高。培养一个戏曲人才比培养一个歌手要难得多。总的来说,从十几岁就要学会练,从唱、做、读、玩都要练。没有十几年的努力,很难成为人才。一般来说,一个好演员要到二十多岁才能出人头地,而真正能成为艺术家,至少要到三十多岁。目前剧团交不起培训费,影响了艺术院校培养本土曲艺人才的积极性。艺术人才青黄不接,支撑局面的主要是40岁以上的老演员。尤其是地方戏曲工作,又苦又累,工作环境差,生活条件差。很多演职人员很难安身立命,很多人另谋出路,导致人才流失严重,美术团队萎缩。话剧梅花奖获得者、莆仙戏优秀女演员王最近辞职。出团时,她哽咽了:“为了生存,我常年在草丛里跑来跑去。如今年纪越大,身体越差,后半生没有保障。只能另谋生计。”(4)艺术类学校也不景气。上海上海剧院导演毛指出,地方戏曲人才的培养存在严重缺口。“招生困难。戏曲演员待遇差,家长普遍不愿意让孩子学戏剧。”5】盐城市戏剧学校在为戏剧桌专业招生时就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只有三个学生报名入学,学校因为成不了班,只好让学生选择其他专业。三是戏曲数量锐减,流失严重。从50年代的368部歌剧,到80年代初的317部歌剧,再到2005年的267部歌剧,50年1部歌剧已经成为历史!仅在戏曲大省山西,戏曲数量就从1983的49个下降到目前的28个。这意味着,在过去的20多年里,平均每年只有一个山西消失。许多传统戏曲艺术不仅逐渐退出了城市文艺舞台,农村的演出市场也在萎缩。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仅福建就有15600多种传统剧目和100多种发掘出来的曲牌。[6]这些剧目和曲牌只有少数被编印,有相当一部分已被老艺术家的箱子蛀空,或存放在老艺术家的回忆中,或流散国外,因缺乏资金无法收藏和购买,可以适当保护。第四,获奖剧目被冷落。投入数十万元、数百万元的梅花奖、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多部获奖剧目,在大城市受到专家好评,但在基层演出市场却受到冷落。

为什么会这样?就歌剧本身而言,首先,歌剧的发展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符合时代要求的文化形式和娱乐方式。戏曲在形成之初,也是顺应时代要求,满足社会发展和人民文化欣赏娱乐的需要。历史长河中,社会在变,文化在变,欣赏需求在变,娱乐方式在变,一切都在变。在这几百年里,戏曲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以满足人们的欣赏需求。音乐,唱腔,诵经,服装,舞台,灯光等等都在一点一点的变化。可以说,没有变化,就没有今天的戏曲。然而,在过去的20年里,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形态逐渐从农耕社会走向工业化和信息化时代。可以说,我们处在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面对这种前所未有的变化,戏曲艺术似乎有点迷茫和无奈。虽然地方戏曲也在为适应社会的要求而变化,但它们在向市场化的过渡中寻找新的存在方式。但其变化过程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要求,各种戏曲的表现、传播和传承也落后于时代的需要。二是对戏曲宣传不够。现代社会很多行业都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合理完善的营销理念。戏曲也是商品,需要宣传和包装。然而,我们的歌剧在这方面还处于一个模糊的阶段。我们通过媒体传播自己的观念很弱,基本看不到身边戏曲的传播。我们缺乏顺畅快捷的绩效信息渠道。由于经费不足,宣传手段简单薄弱,各地戏曲艺术与公众之间缺乏一种沟通。第三,戏班制度不完善。中国的许多文艺团体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的,当时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开放后,我国的体制逐渐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过十几年的转型,很多行业在市场经济中做得比较好,而戏曲行业因为其独特性,仍然保留着计划经济时代的沉淀。很多想法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机制市场化不完善,缺乏主动性。

社会环境对中国传统戏曲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的快速发展,时代的快速变迁,都是始料未及的。世界文化和外来思想正在冲击着人们的视野,动摇着人们的思想。90年代向市场化的过渡,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加丰富多彩和多元化的社会,媒体高度发达,娱乐极其丰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观念、生活方式和欣赏习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对娱乐的需求也大不相同。娱乐多样化,选择多样化,欣赏需求多样化,很多新兴的娱乐方式和娱乐项目占据了人们的生活,这是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在过去,中国传统戏剧的娱乐和教育功能很快被边缘化了。面对众多新兴文化,传统戏曲只能算是人们众多选择中的一种,而新生事物又有诸多优势,所以在众多新生事物的挤压下,传统戏曲难免受到冷落。

2中国传统戏曲发展的出路

1.创新戏曲发展机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加大地方戏曲改革力度,切实把戏曲作为文化产业发展起来。除了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还要动员社会各界来振兴戏曲。一方面,要动员和鼓励热爱戏曲的企业和企业家参与院团改革,搞活院团管理机制。另一方面,鼓励剧团与企业、名牌联姻,充分发挥明星效应和戏曲经纪人的作用,把剧团和企业的经济效益与戏曲的社会效益有机结合起来,使戏曲健康顺利发展。同时,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要把戏曲纳入基础教育,组织编写介绍地方戏曲的地方教材,普及地方戏曲知识,在幼儿园和中小学音乐课中增加地方戏曲的相关内容,从小培养戏曲观众。加强剧团与高校的联系与合作。一方面,借助高校,组织本科、研究生课程和各种戏曲研讨会,培养演员、编剧、导演、作曲家和戏曲理论研究者。另一方面是培养新一代的戏曲观众。大学生文化素质好,有的文学素养高,会对戏曲等传统艺术和高雅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戏曲剧团应建立定期到大学巡回演出的机制,大学也应开设戏曲课程和讲座,使大量大学生在校期间受到戏曲艺术的影响。这些大学生将来会分布在各行各业,他们的影响力可以为戏曲赢得更多的观众。

2.制定支持中国传统戏曲发展的政策。发展和振兴中国传统戏曲,仅仅依靠艺术家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从根本上说,政策是关键。必须制定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促进和支持戏曲发展的相关政策:一是抢救性政策。当务之急是通过视频和音频记录,认真记录和保存一些著名表演艺术家的舞台艺术。许多地方戏曲艺术家在世时没有留下视听资料。许多优秀的传统戏曲和高超的表演艺术随着他们的去世而失传。再过几年,恐怕就来不及抢救了。建议设立地方剧种保护与发展研究基金,可用于启动和推进地方剧种的发掘、整理和加工,为著名老艺术家录音录像,编辑出版优秀传统剧种,保护和发展地方剧种,奖励为地方剧种保护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同时,保护抢救也不是把地方搞成“博物馆”艺术,而是通过老艺术家的传授,把地方戏曲的优秀剧目和优秀艺术传承给年轻一代。第二是发展政策。建议各级党委、政府建立地方戏发展基金,注重对地方戏的制作、演出补贴、人员培训、优秀剧种和优秀演员的奖励等方面进行补贴。加大重点剧目投入,对重点艺术产品实行政府采购和项目招标。实行演出补贴,在确定剧团演出场次后,政府对每场演出给予适当补贴,以激活演出市场,鼓励剧团面向农村、面向基层。

3.营造戏曲发展的氛围。很多人不了解中国传统戏曲,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宣传力度不够。为什么港台歌手和美国大片那么火,票价那么高,大家还抢着看,主要是媒体炒作的结果。很多观众不是不喜欢表演艺术,而是不了解。苏州昆剧院做了一次尝试。他们排练的青春版《牡丹亭》由赞助商赞助,在高校间巡回演出。学生只需要花10元就能看到平时要花200元左右的美术。在清华大学演出期间,师生反应强烈。很多人觉得我们国家还有这么美的表演艺术。目前,该剧团正在美国演出。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的力量,在电视台、电台、报刊开辟戏曲专栏,大力宣传戏曲、戏曲名家及其戏曲生活。要丰富地方文化网站的地方戏曲内容,详细介绍各种流派、唱腔和演员,提供名段视频点播,为地方戏曲发展营造良好氛围,扩大戏曲影响力,培养新的观众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