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研究生和MPA有什么区别?

一、MPA和学术型研究生的区别

MPA的前身是公共管理,在国内属于学术型研究生的范畴。广义而言,学术型研究生通常被称为通研,侧重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学术研究。MPA是专业研究生,注重知识的应用,尤其是实践能力的操作,要求入行前至少有三年的考试工作经验。所以在学习内容和招生群体上是不一样的。详情如下:

首先,申请MPA的条件不同。学术型研究生只要符合国家统一要求就可以报考MPA,也就是说,无论是应届毕业生还是在职员工都可以报考MPA。申请MPA的必须是大学毕业后有三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大专毕业后有5年及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取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具有2年及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毕业日至录取日);

其次,考试科目不同。学术型研究生一般需要参加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第一门外语和政治理论(文理因学校而异),同时参加全国统考数学(三)考试。其他两门专业课的科目和考试内容由报考院校确定,由院校出题;MPA入学考试科目为英语和综合,其中包括数学、逻辑和写作。

第三,试题难度不同。一般来说,学术型研究生参加全国统考,英语和数学的难度要高于MPA。但由于近年来国内MPA申请人数逐渐增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主要集中在面试上。

二、单MPA和双MPA的异同

MPA研究生分为“全日制”和“在职学习”,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公共管理人才,均为公共管理专业学位。

“全日制”MPA毕业生通过每年6月5438+10月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录取,可迁移户籍和档案。MPA毕业生在完成规定的学业后,可以同时获得硕士学位(文凭)和管理学硕士学位,俗称“双证”。

在职就读的MPA研究生通过每年6月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全国联考,65438+10月招生。他们不转移户口或档案。他们毕业时只发管理学硕士学位证书,不发毕业证,也就是俗称的“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