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大学,为什么要上大学?

在我看来,大学对人最大的价值和意义在于:

“一所大学塑造了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气质格局、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它从根本上定义了一个人的一生。」

综上所述,上大学最重要的是获得四个“知识”:知识、见识、勇气、悟性。

第一知识是知识。

这里所说的知识,既不是你从知乎或百度上搜索就能“增长见识”的内容,也不是你为了显示自己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而背下来的几百首古诗,甚至也不是你在数学、物理、化学、工程的课堂上、课本上学到的公式、定理。

“知识”是一个外来词,是英语单词Knowledge的日语翻译,后来从汉语中借用过来,成为一个被广泛接受的词汇。

事实上,在汉语词汇中很难找到相应的概念和意义,也很难被准确理解(古代汉语中“知识”和“知识”的含义与现代汉语中的“知识”没有任何关系)。

正如法里德·扎卡利亚指出的,英语中的知识一词具有深刻而复杂的西方文化含义。

古希腊传说中,普罗米修斯从奥林匹斯山上偷火给人类,触怒了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上,忍受着无尽的折磨——宙斯每天派一只鹰来吃他的肝脏,让他的肝脏每天都长回来,让他每天都承受着被恶毒的鹰啄的痛苦。普罗米修斯偷走的火是知识的隐喻。在阿喀琉斯看到的传说中,普罗米修斯为人类引入了艺术、文字、数学、天文学、建筑和医学。

换句话说,普罗米修斯把我们所谓的“通识教育”从天上带到了人间,从而把人类从愚昧无知中解放了出来,尽管他和人类都为此付出了可怕的代价——宙斯把潘多拉魔盒放在人间惩罚人类。

真知是普罗米修斯带给人类最珍贵的礼物。它能擦亮你的眼睛,让你像神一样明辨善恶,看到你从未见过的风景。但同时,知识本身也能带来潜在的危险和灾难。这也许是非西方文化背景的人最不能理解的地方,因为在其他文化中很难找到类似的传说。

光有知识是不够的,大学还会带给你第二个“知识”:知识。

眼见为实。圣贤看得见三步,智者看得见一步,普通人往往连脚下的路都看不见,处处磕磕绊绊。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

首先是深刻的洞察力。透过现象看本质,得到问题的核心,“将军在路上,不追兔子”,不被鸡毛蒜皮的现象迷惑。据《史记》记载,百里茜向推荐了自己的好友蹇叔,认为他是一个真正的人才,理由是他曾两次听从蹇叔的劝阻而得以脱险,而最后一次因为贪图的爵位而不听,结果陷入了亡国的大灾难。健叔对民情的洞察可见一斑。

第二是判断。凡事各有主见,从来不是鹦鹉学舌。你不以绝对的对与错、好与坏的极端术语来看待周围的一切,成为一个“杠精”。而是在一个充满偶然性的复杂世界里,尊重常识,敬畏规则,才能认清谁在胡说八道。这种判断可以像针扎一样在漂浮的世界里牢牢地托住你的神。

第三是感知。也就是嗅觉和直觉,能够敏锐地感知到从清平尽头即将到来的大风。

什么是知识?真正的知识是洞察力、判断力和感知力的完美结合。是萧何在刘邦进入咸阳后做的第一件事——收集秦朝所有的地图、书籍、档案;是诸葛亮在隆中对未来天下三分的设想;是王选在上世纪70年代确立的汉字激光照排研发目标。是蔡崇信在第一次见马云的时候,决定以500元人民币月薪成为合伙人的。是华为决定制造手机的第一天,任发起的“鸿蒙系统计划”...

大学之所以能给你带来知识,当然是人,是大学里的白发先生,是你身边的伙伴。他们用自己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打开你的知识面,帮助你建立更宽厚的生活观念。

其次,是大学教育带给你的反思能力。你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越强,你会思考的越深,你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你会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第三,是大学带给你的平台和格局。越是在好的大学,可以利用的资源越多,更强的风会吹起你的翅膀,让你飞得更高,看得更远。

光有知识和见识是不够的,还要有勇气。

它所指的,不是“清华北大不如”的大胆——那只是无知和浅薄,而是“突步而不惊,平白而不怒”的勇气。

人之所以能有这种勇气,是因为“挟持的人很大,野心很远。”

正因为有如此远大的志向,一个人才能在危险面前无所畏惧。“虽然有几千人,我也要去!”面对困难绝不退缩,坚持下去;面对压力和诱惑,他“至高无上,坚强有力”,“不迷茫,不担忧,不害怕”。

归根结底,一个人的勇气来源于信仰,什么都不能对别人说。我相信我所做的是对的,自然没有犹豫和恐惧。

现在的大学,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对学生尤其是男生的“勇气”教育,失去了一些男子汉的血性和阳刚之气。大学应该更努力培养更多有勇气的男人和伟大的丈夫,而不是娘娘腔的小鲜肉。

最后,或许也是最重要的,以上的知识、见识、勇气加起来,就形成了最后的“知识”:认知。

首先是认识你自己,也就是你作为一个独特的创造者来到这个世界的使命。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唯一的区别就是有的人发现了,有的人没有。

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人的出生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新世界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人出现,从而形成新的创造。第二是认识别人。人是群居动物。仅仅认识自己是不够的,还要认识别人,接触别人。

孟子说:“人也是仁者。一句话,道也。”这个“仁”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仁”字来源于两个人。仁爱只有通过与他人的接触才能实现。其实这也恰恰是现代教育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社交能力的原因。

第三是认识世界。我和世界的关系是什么?我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是什么?这个世界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只有想清楚这些根本问题,才能给我们脆弱干枯的内心注入力量,帮助我们战胜人生路上的种种艰难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