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仔的研究生照
而“科学家”这个词,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对薛其坤产生了最大的影响,就像很多男生对新事物的新奇感一样。他对科学家有一种莫名的憧憬和向往,但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成为这个崇高职业的一员。当时虽然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但都是从课本上认识一些为人类历史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再加上当时“科学之春”的口号响彻全国,以前的学生对科学有一种朦胧而单纯的向往。用薛其坤自己的话说,就是“多么伟大的科学家”。
或许是骨子里的求知欲,尽管学校里设施简陋:桌子是砍倒的树做的,小板凳是从家里带来的;即使他每天下课后忙着回家放牛,也不影响他的作业和优异的学习成绩。但要成为一名科学家,尤其是一名杰出的科学家,仍然任重道远。
“不知道学什么专业,反正能上大学”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薛其坤爱学习,好玩,但学习成绩还不错。他在中学一直是老师心中的重点学生,可以说是全村的希望。最后他不负众望,如愿考上了山东大学,考上了光学系的激光专业,成为全家人的骄傲。
探索之路还在探索中。
如果他考上了这个985,双一流的大学,他的人生是不是大逆转了?也许在大多数人看来,一个农村来的牛郎能有今天这样的成就就不错了,他也挺过来了。以后他只要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拿着稳定的收入就可以了。简而言之,他的时代已经到来。
然而,我不知道他是有意与上帝为敌,还是上帝想戏弄他。他不愿意在曲阜师范大学物理系工作,于是开始考研。他想进入中国科学院大学读研究生,但是两次都失败了,落选了。第一次考研只考了39分。薛其坤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二战。可惜命运造人,第二次考研,大学物理只考了39分。
经历了两次失败,或许不仅岁月流逝,机会也是未知。但他没有选择放弃,决定再次挑战。最后,好事多磨第三次考研成功了。试想这要面对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多大压力,而他却选择了承受。最终在1987成功进入中国科学院大学。命运怎么会忽悠人?别人读博士只要五年,他的时间好像不值钱,用了七年。是因为他贪玩的心吗?
日式炼狱生活:“7-11”模式
学医一年半后,薛其坤有机会以交换生的身份去东北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联合培养。当他去日本大学留学时,他发现国外的大学并不是天堂。樱井立夫博士对他的研究非常严格。在昵称为“7-11”的实验室里,薛其坤一周工作六天,7点来实验室,11点前不准离开,风雨无阻。尤其是我要承受日本人对中国人的鄙视和从骨子里的嘲讽。和很多年轻人一样,大家都想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增加自己的“放松时间”。有一次,他故意七点半来到实验室,结果被赤裸裸的批评,让他再也不敢迟到。
然而恶魔般的压迫却让他多次偷偷坐在马桶上打盹。即便如此,他也必须在20分钟后出来。直到一年半后,薛其坤在日本的第一个项目取得了重要的科研突破。此时的薛其坤终于觉得自己儿时的梦想并不那么遥远。也就是在那之后,他深深地爱上了搞科研,追求科学,忘记了时间,甚至忘记了抽烟的时间。他凭借自己的实力,获得了樱井丽芙的关注,让他对中国留学生刮目相看。
英语烂到谷底。
众所周知,他出生在山东偏远的农村,所以很自然地,普通话对他来说就成了一个大问题,经常带着浓重的山东口音。上了大学,很多人需要半猜半猜,才能勉强理解他。
浓重的家乡口音让他的英语口语也好不到哪里去,他坦言:我连一句完整的英语都不会说。但就是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他去了美国做学术演讲。这对他来说简直太难了,但他没有放弃。他把自己关在一个小房间里,一个字一个字地练习,终于在最后的演讲中获得了激烈的掌声。
回国后再创辉煌。
薛其坤从65438到0998正式回国后,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通过自己的努力,他取得了很多成就,赢得了无数荣誉。2013年,薛其坤首次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使他一炮而红,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科研人员,到人们敬仰的榜样。这才是搞科研的路子,不为名不为利。需要几十年的潜心研究才能成就辉煌的一天。只有忍受孤独,才能完成最初的梦想。
最后,薛其坤团队比国外一些著名大学的研究团队更早发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成为中国的骄傲,为人民增光添彩。最后,他当上了清华的副校长,但他并不自满。他继续努力学习,遵循樱井立夫的“7-11”模式,以更严格的态度教育学生,为祖国培养优秀人才。
一个从农村小地方走出来的牛仔,用自己的一步一步摸索,终于在中国乃至世界身体发展的里程碑上插上了一面红旗。这背后有多少辛酸和血泪?人们只知道羡慕自己的成绩,却一点都不在乎自己的付出和痛苦。一路走来,薛其坤的精神比他的科研成果更值得铭记。我们不想成为薛其坤那样的一代英雄,我们想在自己的世界里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