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中华民族概念的是谁?
梁启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中华民族概念的人。
中华民族这一概念最早是梁启超在他的1902《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的总趋势》一书中提出的。相关的历史人类学理论有费孝通的“多元主义”理论和许倬云的“我与他者的转化与融合”。中华民族这个政治概念在清末、民国、新中国都有不同的定义。
1899年,梁启超在《东方诞生的一个月亮》一文中,通过评论欧洲世界史著作,首次使用了现代意义上的“民族”一词。
1901年,梁启超发表了《中国史》一文,首次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并将中华民族的演变历史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上界的历史,从黄帝到秦朝,是中国的中国,也就是中国自我发展、自我竞争、自我统一的时代”;
“第二,中世纪,从秦朝统一到清朝乾隆末年,是亚洲的中国,也就是中国人与亚洲各民族谈判的时代,竞争最激烈”;
“第三,近代史,从乾隆末年开始,就是世界的中国,也就是亚洲各民族在中国与西方人谈判竞争的时代”。
梁启超在这里反复使用三个“中国民族”,从宏观上勾勒出三个时期的不同特点,显然是经过长时间思考后得出的结论。
扩展数据:
国家昵称
中华民族有两个别称,一个是“中华儿女”,一个是“炎黄子孙”(炎黄子孙,或者只是“炎黄子孙”)。这两个称谓有时可以通用,都是指中华民族。
然而,大同之间也有一些差异。“中华儿女”一词是近代才出现的,含义偏向文化(是带* * *)接受中华文化的群体;“炎黄子孙”(或炎黄子孙)这个称呼自古就有,其含义侧重于血缘(同宗同源的祖先)。
一些少数民族可能更愿意接受“中华儿女”,而不是“炎黄子孙”(或“炎黄子孙”)。即使这些话原本只指汉人。
百度百科-中华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