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应用数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暨南大学应用数学专业研究生是数学科学学院下设的一个专业,下设数学与应用数学系、信息与计算科学系、金融数学系、大学数学教研室、数学建模指导中心、应用数学研究所六个教学研究机构。研究生教育有两个学科的应用数学硕士学位。暨南大学应用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职培养方案如下:

应用数学是联系数学理论知识和应用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的重要纽带。其主要目的是研究数学各分支理论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问题中的应用技术,即研究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信息、经济、管理等科学中的数学问题,包括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一、培训目标

1,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科学道德。品行良好。

2.本学科研究生应能适应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应用数学的高层次专业人才,掌握现代应用数学的基础理论,具有扎实而广泛的数学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研究的前沿领域和发展趋势;熟悉本学科理论与应用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计算机的综合应用能力,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应用数学理论或数学建模或大型科学计算的某些领域具有科研能力和良好的科学作风;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为熟练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写作和翻译能力以及基本的听说能力;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单位的教学、科研和技术管理工作,还可以进一步攻读相关学科的博士学位。

3.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拥有健康的身体。

二、研究方向

1.微分方程理论与应用:该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微分方程、差分方程、时滞动力学方程的相关数学理论及其在控制、图像处理等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2.不确定性数学的理论与应用:该研究方向主要研究自然界中不确定性问题的数学理论,如随机理论、模糊集理论、粗糙集理论、概念格理论及其在信息科学、管理科学、工业工程、航空航天技术等方面的应用。

3.智能计算理论与最优控制:研究方向主要是研究智能计算与最优控制的数学理论以及运用数学理论研究生物、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等领域的各种智能计算问题。

4.密码学与信息安全:该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加密技术、签名与认证技术、密钥协议、数据库安全、网络安全等相关数学理论及其在通信、军事、金融证券、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领域的应用。

5.图论与组合优化:该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图的经典理论(着色和标号、匹配、连通和随机图)、化学图论和组合优化理论。

6.代数结构、表示理论及应用:该研究方向主要研究代数的结构理论和表示理论,包括有限维代数的表示理论、有限群的数量性质及其对结构理论的影响、模糊代数理论,以及这些数学理论在量子信息、范畴、几何、信息等领域的应用。

第三,学习时间长短

全日制研究生基本学制为3年。研究生修业年限(含休学、保留学籍、延期毕业)不超过5年。

第四,课程和学分要求

本专业研究生课程实行学分制,最低学分要求为33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低于21学分,非学位课程不低于9学分,教学实践1学分,社会实践1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

外语以英语为主要语言,实行分类教学,要求6学分。其中基础英语3学分,专业英语1.5学分,为公共必修课;高级英语和应用英语课程为选修课,每门课1.5学分,至少选修一门。

研究生基础英语,凡大学英语六级426分及以上,雅思6.5分及以上,托福85分及以上者,均可申请免试研究生基础英语,直接获得3学分;不符合免试条件的研究生应参加研究生基础英语课程,经考试合格后方可获得3学分;不符合免试条件,不参加研究生基础英语学习的研究生,在申请硕士学位前,必须与研究生处签订协议,自学研究生基础英语,并符合上述免试条件,才能获得3学分。

研究生高级英语。获得基础英语免试资格的研究生可以选修高级英语课程。如果通过考试,可以获得1.5学分。

研究生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需要,选修研究生应用英语课程。如果通过考试,可以获得1.5学分。

专业外语一般应与专业课学习、外文文献综述或学位(毕业)论文准备相结合,要求学生阅读不少于1.5万字。

具体课程设置请参考《应用数学》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1,学位课程

学位课程是进一步提高学生政治和外语水平,加强和深化学生学科基础理论水平,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的必修课。所有学位课程均为考试课程,考试成绩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

2.非学位课程

非学位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是学位课程的补充和拓展,主要针对一般学科应用基础课和与研究方向相关的相应课程。

非学位课程考核方式由教师自行确定,60分以上为合格。

考试成绩采用百分制计分。

3.化妆课程

同等学力的研究生必须补上本学科2-3门主要本科课程。补充课程是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补课课程由学院根据本科教学计划安排。补课不算学分。

有些研究生由于继续深造或科研工作的需要,需要补上一些本科课程(指同等学力的研究生在研究生课程之外需要补上的课程)。此类课程不能代替本学科规定的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不计算学分。

4.实践环节和学术活动

包括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和学术活动,都是必修环节。

(1)教学实践:教学实践是培养研究生教学能力的重要环节。教育实习必须面向本科生,参加教学一线工作。工作量相当于16个教学小时左右,时间一般安排在第二学年。经过导师考核,成绩合格就通过,占1学分。

(2)社会实践:学院和研究生导师要为研究生安排至少2个月的社会实践或社会服务,一般为8月至第一学年结束时的10。导师可以安排研究生做有工程应用背景的项目或者从事社会调查研究;研究生可安排到“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或企事业单位结合专业特点解决技术问题;研究生可安排在政府部门从事管理或服务工作;研究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就业需求安排自己的社会实践(包括短期工作),目的是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实际工作能力,提高就业能力。实习结束后,研究生要写出不少于3000字的实习经历,经实习单位签字盖章、导师签字后,获得1学分。

(3)学术活动:提交答辩申请前,研究生应在本科生、研究生、教师范围内至少做两次学术报告,听取学术报告10次以上。研究生在提交答辩申请前,要向导师提交学术活动登记表,导师会对成绩进行评估,通过者将获得1学分。

5.研究生要尽量在校内选课。确需校外选课的,应由导师提出,经学院主管院长同意,报学校批准。课程结束后,学校根据相关学校(研究所)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出具的考试成绩单给予学分。

考研政策不清楚吗?沈硕是不是和同等学力混为一谈?大学专业不好选?点击下方官网,会有专业老师解答你的问题。211/985研究生硕士/博士开放网络申请名称:/yj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