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研和工作

考试、研究和就业

考研就业难选择。目前应届毕业生选择考研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势不乐观,考研可以暂缓就业压力,扩大就业机会,增加就业权重;其次,考研是提高自己学历和自身能力的一种方式,可以拓展未来的发展空间。

直接就业和考研哪个好?如果现在完全选择就业,本科学历含金量不高,在求职大军中没有竞争力;如果你现在只是计划和准备考研,可以推迟一段时间,但是两三年后会是什么样的变量就很难预测了。大部分本科生在面临毕业时都是这样的困境。

一项初步意向统计显示,86%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考虑过考研。虽然自2000年以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如此快速的增长并不能满足研究生数量更快的增长。其次,即使有些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研究生,两三年后其专业的就业形势也不一定是这样的,这种变化谁也无法准确预测。第三,研究生毕业后,学历起点高,但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会比已经就业的毕业生略显单薄,某种意义上不利于就业。

所以考研不一定能规避就业风险,这一点在申请之初就应该想清楚。如何在读研期间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是每个研究生都应该考虑的问题。

你有考研的“资本”吗?

考研前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整合自己的优势,了解自己的劣势,充分评估自己的吃苦能力和勤奋程度。如果你真的不具备和别人竞争的优势和实力,你就要考虑是否要牢牢把握现有的就业机会。

先就业再考研?

很多大学生认为现在考研的人那么多,竞争之激烈可见一斑。还不如先找个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如果觉得自己知识积累不够,发展受限,再考研也不迟。

很多专家说“先就业再考研”是一个一举两得的办法。在就业机会好的情况下,经过一些职场历练,能明白目前市场需要什么人才,缺什么人才,这样努力才会有明确的方向,不会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而且这个时候我已经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不用太担心读研带来的经济压力。

考研是否有利于就业,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结论。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如何选择,一定要摆正心态,看清自己的定位。这样才能得到有利于自己发展的结果。

一颗红心是双手准备的事实证明,良好的心态是考研成功的重要因素。但是每个人的条件都不一样,所以不要在考研中“随大流”,更不用说一哄而上。你必须从实际出发,整合自己的优势,认清自己的劣势,充分评估自己的吃苦能力和勤奋程度。有实力,有优势,有兴趣,就要全力以赴,不管能不能成功。既然选择了考研,就要同甘共苦。如果你真的没有和别人竞争的优势和实力,对考研不感兴趣,也不必勉强。可以牢牢把握现有的就业机会,先找到工作。只要本科生的就业预期不是太高,找工作不是问题。如果以后想继续深造,还是有机会学习的。

学会两条腿走路:考研的同学,除非特别强壮,否则一定要两手准备。他们该审核的时候审核,该求职的时候申请,遇到条件好的单位先签就业协议。只要在就业协议中注明考研成绩的意向,协议就不会成为他们以后上学的羁绊。

相关人士认为,“两手抓”利大于弊。

考研和就业“两手抓”利大于弊。虽然会有一些矛盾,但矛盾并不大。考研的同学可以在毕业前准备一些资料,复习考研,自我推荐。找工作的时候,如果能和就业单位沟通好,单位会支持和理解考研的。才华是自私的,但也是* * *享受的。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毕业生要抓住现有的时间弥补自己的弱点,准确定位自己,客观把握自己。

考研和就业走哪条路?专家建议:先算三笔账

北京市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数据显示,2006年,北京市高校毕业生达到654.38+0.8万人,比上年增加3万人。该协会预计提供的工作岗位数量与去年几乎相同。对于大部分对未来定位不是很明确的同学来说,是考研还是就业是一个现实的困境。

根据《中国青年报》的报道,记者发现,选择考研的本科应届毕业生,大多都做了“几项准备”:考公务员、考研报名、就业或参加职业培训、考认证(多为IT专业)。就连考研心态也与以往不同:学生考研不再是单纯的学术心态,而是“生活态度、就业压力、实现个人价值、争取未来更好生活”等各种思想的综合反映,就像打翻了一个“五味瓶”。

据权威部门统计,2006年研究生报考人数仍占应届毕业生的一半,甚至略高。从以上同学的心态来看,虽然目的不同,但是对就业的恐惧和对就业能力的不自信是* * *一样的。面对考研大军,同样的研究生就业形势,考研真的能帮助他们解决现有的问题,走上自己的人生道路吗?

跟风,小心,两手空空

曾经在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工作多年的张老师告诉记者,他遇到过很多抱着跟风心态考研的同学。最终研究生没能考上,但是时间和机会都被占了。妻离子散,兵不血刃,屡见不鲜。

对此,全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理事长谭浩强教授也表示,考研只是人生选择之一。如果你没有强烈的在自己领域做出成绩的欲望,只是为了逃避现在的就业压力,抱着不确定的心态考研,不妨先算三本账,理性分析各种机会和成本,再看考研是否适合自己。

决定考研前算好成本。

首先是经济成本。买各种考研资料,参加培训班,甚至为了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在校外租房子,都花了近万元。如果考上了,三年的学费和生活费都不是小数字。一次考砸了,还要考第二次第三次,成本更是惊人。相反,有些同学选择直接就业,三年后积累的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会是一大笔“财富”。

第二是时间成本。以当年成功考上研究生计算,该生需要三两年的时间来学习。两三年后,他虽然学历高了,但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更看重的是实践能力、实践经验和可塑性。所以一个刚踏入社会的研究生,并不一定比一个有三年工作经验的本科生有太多优势。

最后是机会成本。这是最重要的一点。相比于大学里的小王和小昭,小王选择了考研,放弃了找工作的黄金时间,而小昭选择了月薪2000元的工作。三年后,小昭的工资达到了5000元。而没有工作经验的小王,毕业后不一定能马上找到5000元以上的工作。此外,最重要的是,小昭在三年的工作实践中,能够遇到很多发展机遇,甚至是人生的转折点,这是非常重要的。

最好选择短期技能培训。

面对很多学生的犹豫,张老师指出,如果学生不选择考研,同时又对就业缺乏信心,那么选择一些专业的培训机构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是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他认为,尤其是对于那些IT专业的本科生来说,如果不打算做研究,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选择一些能够提供实训和项目操作的短期IT培训课程(多为软件或网络课程)会更划算,从而提升自己的职业竞争力。

目前负责软件开发和网络开发的佘辉告诉记者,毕业前面临着就业还是考研的选择。最后,他咨询了在大学实习期间指导过他的一家软件企业的项目经理。项目经理告诉他,软件项目开发能力更多的是在实战中提升。工作两三年后,他觉得自己理论知识欠缺,再考研,个人职业发展思路会更清晰。经过反复权衡,佘慧放弃了考研,选择在毕业前参加某IT培训机构的软件工程师培训班。

据记者了解,像佘慧这样去IT培训机构接受系统、专业的IT职业培训的高校毕业生越来越多。据了解,除了应届毕业生,甚至一些研究生也会参加职业培训,为自己未来就业增加一个筹码。

对此,张老师指出,大学生无论是选择考研还是就业,未来都充满不确定性和风险。当面临一个选择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清晰的职业规划。很多人选择考研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以为学历“嵌入”后就好找工作了。但事实是,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在扩招,研究生的就业压力并不比本科生小。没有实践经验,定位模糊,研究生没有就业优势。在一些不限制专业的企业,往往更愿意选择塑料本科生。所以考研和就业的选择要根据你的专业和实际情况。如果你决定考研只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那就不要躲,因为三年后,你逃不掉。尤其是IT专业,不同于学术类专业,也不同于其他很多专业。IT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实一个有三年丰富经验的IT本科并不比一个项目经验少的研究生差,在人生阅历上应该更胜一筹。在IT行业,学历不是最重要的,专业技能和项目经验才是第一位的。而且,越早涉足,发展的机会就越多。但对于适合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同学,以及想转专业或打算去高校、科研院所、医疗单位或政府部门工作的同学,考研可能更适合。对于那些学习成绩不是特别优秀,或者家庭经济不允许,同时又对就业信心不大的学生来说,参加职业培训是一个比较现实的解决办法。如果选择得当,也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