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项目有什么用,知乎?

大牛是如何奠定科研基础的?

(一)所有成功的科学家都必须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必须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努力。这是一个道理。其实,无论在社会上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想要成为这个行业的佼佼者,就必须付出比普通人更多的时间。

大约10年前,一位著名的中国生物学家蒲慕明先生有一封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的电子邮件。这封邮件是蒲老师写给他实验室所有博士生和博士后的,我完全同意他的观点。无论在普林斯顿还是清华,我都把这封邮件转发给实验室的所有学生,让他们知道。其中一段是这样的: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在实验室的工作时间。今天,一个成功的年轻科学家平均每周花60个小时在实验室进行研究...我建议每个人每天至少花6个小时进行紧张的实验操作,花2个小时以上进行阅读和其他与科研直接相关的工作。文件和书籍的阅读应主要在这些工作时间之外进行。”

有同学看完邮件跟我说:“看来我不是搞学术的料,因为我真的承受不起那份痛苦。”我经常回答:“当我在你这个年龄时,我会觉得像这样工作很长时间是不可思议的。”但不知不觉中,你会逐渐被科研的精妙所感动,会为自己的努力和成就而自豪,会逐渐适应这种生活方式!“这样的回答其实来自于我自己的经历和理解。

我从小就特别爱玩,也不爱学习,但是来自学校和父母的教育和压力逼着我尽量努力学习。高中就读于河南省实验中学,凭着比别人更努力的努力,综合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984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河南赛区第一名,我走进了清华。大学阶段,我保持了努力学习的传统,综合成绩全班第一,前年毕业。然而其实我很少真正独立思考,对自己的专业也不感兴趣。大学毕业的时候,我并没有打算从事科研,而是一心一意想下海经商。结果一不小心走上了美国留学之路。

可想而知,留学第一年,我的情绪波动很大,浮躁,迷茫。我根本没有打算学习或做研究,而是花了很多时间在中国餐馆工作和学习计算机课程。第二年,我开始逐渐适应科研的“枯燥”,开始有了一点自己的体会。有时候,在了解了一些细微之处后,会忍不住“沾沾自喜”,也会有“原来是这么多”的想法,逐渐对自己的科研能力有了一点信心。在此期间,博士研究生的所有课程已经完成。我每天早上9点到晚上7点做体检,一周五天,周末会去两天半。到了第三年,我已经开始明白科研的逻辑了,有点跃跃欲试的感觉。经常在小组会上提问,这种“入门”的感觉增加了我的研究兴趣。我经常工作到晚上11,赶从霍普金斯医学院到住处附近霍姆伍德校区的末班车。在1993中,我在实验笔记本的日期旁边标注了“这是我在实验室连续工作的第21天”来激励自己。其实这有点作秀,因为有个周末我只做了五六个小时的实验。到了第四年,我完全适应了实验室的科研环境,不会再觉得无聊,也不会再有时间的压力。时间安排完全服从实验需要,尽量提前。其实这期间的实验时间比刚进实验室的时候长了很多,但是感觉好多了。

读研后期,我的努力在实验室是出了名的。在纽约做博士后,是我人生中最苦的两年。我做实验到半夜3点左右,回到住处躺下睡觉往往是4点多。但每天早上8点,我都会被纽约第一大道的汽车噪音吵醒,9点左右回到实验室开始新的一天。一日三餐都在实验室,分别是晚上9点,3点,90点。这样的生活节奏持续11天,从下周的周一到周五,周五晚上我坐灰狗长途汽车回巴尔的摩的家。周末两天每天睡将近10个小时来弥补过去11天睡眠的严重不足,然后在周一早上开始接下来的11天。虽然身体很累,但是很满足,很自豪。我知道,因为......

中科院自动化所和哈尔滨理工大学的“联合培养计划”怎么样

以下回答来自知乎,应该对你有帮助:

我是14的研究生,我们这一届是中科院自动化所和哈工大的第一次联合培养(我觉得是第一届,因为没听过~)。以下是几个问题的详细说明:

Q1:连培生是哪里来的?

A1:具体原因不清楚。2014年哈工大MBA研究生考试作弊是当时的大新闻。教育部给出的处罚决定之一是,从2015调减哈尔滨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计划。不知道这件事和连培有没有关系。

Q2:如何成为联合学生?

A2:每年四五月份,自动化学院都会有考研面试。面试结束后,根据初试和面试加权后得到的总成绩进行排名,各中心根据自身招生名额择优录取。那些成绩差一点,可惜没被录取的同学,学院负责招生的老师会问你要不要做联合培养生,联合培养生也是在有兴趣参加联合培养的同学中挑选的。

Q3:联合生和考上自动化学院的学生有什么区别?

A3:对于我们班(14级)来说,两者的培养方案几乎没有区别。第一年研究结束后,都在怀柔上课,然后回实验室参加课题组的研究。但是从15年级开始,培养计划有了一些变化。上学期需要去哈工大上基础课,从下学期到毕业一直在课题组参与研究。不知道以后培养政策会不会变。所以就科研而言,差别不大。学院里的每个人都很好,你不会因为是联校生就觉得自己很特别。拿毕业证的话,会拿到哈工大的毕业证,但是到了研究所毕业的时候,很可能会给你一个类似于联合培养证书的文件。

如何评价全球免费Wi-Fi覆盖的Outernet计划?

不知道为什么这两天很多不了解这个项目的记者都在发关于这个Outernet的新闻报道。个人对这个项目的评价:野心大,希望小。

详细讨论之前先介绍一点背景。Outernet网站提到,他们打算借鉴开源卫星CubeSat的设计,该卫星的正方形为10cm,以快速开发出可用的卫星。因为项目的草根性,我想他们也会把这颗卫星放到尽可能低的近地轨道——最低亚稳轨道是160km,不能再低了不然卫星很快就要坠毁了。另外,很容易产生误解。有几位朋友指出,Outernet的主要目的是用现有的WiFi设备接收单向的信息广播,而不是上网。

应用IDEO的理论,没有这三个要素,任何创新项目都不可能成功:

技术可行性(技术可行性)

经济可持续性(财务可行性)

满足市场需求(市场需求)

仔细分析的话,Outernet项目要想成功,就要在这三个方面克服太多的困难。

首先说说技术上的可行性。

掉线:由于传输距离远,手机根本收不到卫星信号。这是@杨侃生提到的,但不清楚他是怎么得到的。我在这里假设在理想情况下,没有空气吸收电磁波,有办法在这颗卫星上神奇地折叠一个直径为1米的巨无霸抛物面天线(24dBi增益),那么一个全功率为100 MW(20 DBM)的WiFi卫星发射机发射的信号,经过160km的长途跋涉到达地面后,会衰减到-65430。由于手机和笔记本的天线增益小得可怜,手机WiFi芯片能看到的信号强度只有-100dBm左右——这种情况下手机根本无法正确接收数据(大部分手机至少需要-80dBm才能勉强工作)——而这一切的计算都是在理想条件下得出的,考虑了空气损耗、传播非最短路径、建筑树木遮挡、多径效应等等因素。

卫星功耗:卫星的电源不足以增加发射功率来弥补链路损耗。显然,由于项目的草根性和体积限制,卫星不可能携带核燃料电池等先进电源,只能靠太阳能电池板工作。目前太空中最成功的电板只能产生300W/sqm的功率,换算成立方卫星的面积。假设一面一直对着太阳,只能产生3W的功率——这个可怜的功率勉强够控制器、内存和WiFi电路用。而且单纯增加电板的功率也是不可行的。退一步讲,就算卫星神奇地折出1平方米的太阳能电池板(差点变成变形金刚!)并且可以有效产生300W的功率。理想情况下,只能保证地球上的露天手机勉强工作。这还没有考虑到WiFi功放的效率,卫星需要复杂的姿态控制电路,卫星会进入地球阴影等因素。最可怕的是,在太空中,卫星工作产生的这么多热量是无法轻易消除的,卫星很快就会过热致死!

覆盖面:卫星覆盖面太小,数量太少,速度太快。上述卫星上一个直径为1m的抛物面天线,只能覆盖地球表面一个直径约20km(约7度)的圆形区域。就算覆盖中国960万平方公里中最需要这种服务的1/100的面积,也需要76颗卫星!不知道Outernet是怎么宣称150颗卫星覆盖全球的。这还不是问题的全部。这颗近地轨道卫星的速度约为7.8km/s(第一宇宙速度),这意味着手机只能接收一颗卫星3秒的数据,因此需要掉线或切换到下一颗卫星。我很难相信下一颗卫星的广播数据可以和上一颗卫星无缝对接。

数据分发:技术难点没有攻克。Outernet提到了使用WiFi多播来发送数据,而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