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期间晕倒
看完之后,作者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让人感到深思,无比沉重。邱海泉的毅力和恒心令人钦佩,但仅仅为了改变自己“不公平”的待遇,或者为了“在更大的城市工作生活”,而去参加马拉松式的考研,是不可取的。在大学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的情况下,大量毕业生被迫选择“二次高考”,考研人数逐年惊人,从2000年的39万人到2005年的117万人,报考人数翻了三倍。很多人除了考研别无选择:就业压力、工作环境、夫妻分居等。,但真正为了职业兴趣想继续深造的人比例并不高,这实在令人费解。试想一下,对自己的专业没有兴趣,没有强烈的求知欲,即使考研独木桥过了,又如何能在研究生教育上有所建树?
对于邱海泉,有媒体形象地将他比作现代的“金范”。事实上,经过18年的奋斗,邱海泉并没有像金范那样“疯狂”,也没有“一人得道”。反而引来了很多白眼和冷遇,甚至是别人的不屑。金范的时代是一个充斥着“一切低人一等,唯有读书高”的封建思想的时代,学生只能以功名为终身追求。然而,百年之后,邱海泉仍然认为“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就是考研”,这实在是不可理喻。当今社会就业形势严峻是不争的事实,但很多用人单位招聘时总是把学历放在第一位,非研究生不要。这是典型的“唯学历论”,也是对人才的高消耗。其实学历不仅仅代表一个人的学习经历,也不代表一个人的真实能力。高学历并不等同于高能力。
不可否认,邱海泉是一个坚定的“理想主义者”。面对自己只有1.49米的身高,反复对用人单位说“不”,忍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苦闷和痛苦。为了向命运和社会讨回公道,为了证明自己的尊严和价值,他愿意放弃一切,于是在18,他坚持考研,甚至晕倒吐血。多高的价格!他考上研究生,拿到那个神圣的硕士学位,能“扼住命运的咽喉”吗?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绝望和希望一样都是徒劳的。”知道什么不该做,是一种追求,也是一种固执。在物欲横流的今天,邱海泉的行为注定是讽刺和嘲讽。我想,如果他不是那么固执,他完全可以在这18年,凭着自己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毅力,做出另一番事业,过上另一番精彩的人生。
我们在赞赏那些愿意攀登知识高峰的人的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正确对待考研,给自己一个准确的人生定位。毕竟考研不是唯一的选择。同时也希望这个社会能够有一个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拔机制,让人尽其用,不拘一格的降人才,让类似邱海泉这样的悲剧人物不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