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博士考研选择学校。

和高考选专业不一样,考研选学校要采取不同的策略。

考研择校一直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的问题。在考研择校的过程中,有很多情况。不能一概而论是学校重要,专业排名重要还是导师重要,需求不同自然选择也会不同。

下面,我简单解释一下为什么考研和选大学不一样。其次,我会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出一些考研择校的建议。最后,我从实际出发,给第一学历好的和差的同学一些额外的建议。希望我的观点能给你一些参考和帮助。

1.为什么进大学和考研不一样?本科教育主要是通识教育,研究生教育是专业教育。

(1)课程差异:本科生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研究生更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更注重研究。

(2)本科教育模式:目前国内很多大学更像是高中教育的一个专业延伸,有明确的师生区分,但是学的东西比高中的时候更深,会深入到某个专业领域学习更专业的东西(一般大三会开专业课,大四开专业课+企业实习等。),而整个过程的框架和逻辑依然是“完成学习任务+具备基本的专业技能”。

(3)研究生教育模式:研究生的内在逻辑是“专业知识的延伸+科研基本素质的培养”,其框架是“在研究一上一节课+完成导师任务+根据导师指导(以写论文或做项目的形式)完成研究二、三中的研究任务”。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每一个硕士生都会被分配一个导师(即题目中提到的选择导师),导师的资源、性格、做事风格等。会对你的研究生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一定要从硕士阶段就学会和领导(导师)打交道。

所以从本科和研究生的教育模式可以知道,他们的目标不同,自然也不同。首先,本科教育不强调导师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更注重学校和专业;当你以高分考上知名大学,选择热门专业,大家都开心;当你考上了知名大学,但是专业不是很好的时候,就没多大关系了。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发展领域和空间,热门了也不一定好。有的人喜欢安逸,所以本科更像是社会和工作的直通车,更多的是就业。本科也是第一学历的决定者(很重要!!!)。考研就不一样了。

研究生实际上是弱化了整个培养中理论课程的学习。很多培养方案规定,一学年的课程学习时间是加十几个学分,研究生的目标是科研能力,这是课程做不到的。所以考研的人会更看重专业和导师。可以说,专业是成长的土壤,导师是精心打造的园丁,基本决定了你在研究生期间的成长。

2.考研怎么选学校?如前所述,研究生教育的内在逻辑是“专业知识的延伸+科研基本素质的培养”,其框架是“在研究一上一节课+完成导师任务+根据导师指导完成研究二和研究三的研究任务”。这其中体现的关键词自然是“专业”和“导师”。

不是说学校不重要,可以忽略,只是优先级可能低一些。

原因有三:

(1)专业和导师共同生活,共同成长。这两者往往是在一起的,一个学校的专业,关键是教师的素质。在大学里,专业实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也取决于专业教师中有人才职称的教师数量,决定了专业教育资源的流向。所以有大佬的地方,专业水平自然不会差。

(2)导师起决定性作用,有条件的优先考虑。从研究生学习的框架可以知道,大部分时间你还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学业和能力培养的,所以导师会对你的研究生生涯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包括你的论文,你参与的课题或项目等。,都是导师带领的。另外,导师的选拔会出现是考虑大牛还是考虑青年教师,需要详细讨论,本文不详细讨论。

(3)在本文中,考研不是考试。这一点非常关键,直接决定了本文的观点。为什么要强调考研不是考试?因为考博其实很重视学校,博士毕业后进入工作单位,占博士毕业学校综合水平的比例很大。目前单纯从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来判断专业和能力水平,也就是说你的个人能力将决定你的论文。

所以我的考研择校顺序是:导师>专业>学校。当然不会这么简单,比如导师和专业的差异,需要详细讨论。

3.有哪些你不知道的注意事项?

其实考研很多时候是不会按照你的计划完成的。在考研大军逐年膨胀的日子里,考研的压力和竞争力都很大。

如果你是985或者211的本科生,压力自然会小一些。因为:(1)学校会有很多考研的名额,你不用考试就能考上研究生;(2)我们学校的导师和专业非常熟悉,可以根据自己的考虑选择自己的导师,双选成功几率很高;(3)第一学历好的学生进入其他学校会受到目标院校的青睐,这是事实。

如果是普通大学的学生,压力自然更大。因为:(1)211或985等学校名额少,但竞争对手多,通常比例能达到14:1,顺利通过考试的学生自然各方面都很优秀;(2)选择导师有一定劣势,需要提前积极联系才有希望,导师不愿意提前确定;(3)本科的专业实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你的专业学习,这一点在面试的现场问答环节更明显。

所以目前对于本科学校和自身专业能力较弱的学生,还是要把导师放在第一位,不要过分追求学校的综合实力。首先,我的第一学历学校是普通大学,很多同学都是直接报考学校,至少保证只要达到分数线就能上学。

写在最后:

(1)我考研择校的基本顺序是:导师>专业>学校,适合211或985高校的学生,也适合普通高校的学生。

(2)考研竞争越来越大,要灵活改变选择,不能专一;

(3)研究生教育的内在逻辑是“专业知识的延伸+科研基本素质的培养”,其框架是“在研一上一节课+完成导师任务+根据导师指导完成研二、研三的研究任务”。这其中体现的关键词自然是“专业”和“导师”。

(4)考研不同于考试。

以上是我对这个话题的想法,欢迎大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