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创业就业影响的论文。

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浅析…的影响及对策

董·

“大学生就业难”是个老话题。每一年,政府、社会、学校都在年复一年的努力,而大学生却依然年复一年的被“打破头”。今年,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形势黯淡。很多企业大面积裁员,大部分企业选择大幅减少招聘人数,这对大学生就业无疑是雪上加霜。“金融危机对今年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有多大?”这个问题是当今普遍关注的问题。

首先,金融危机对就业市场的影响

从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来看,危机正加速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在如此危险的经济环境下,许多公司在某种程度上都面临着各种困难。国内外许多公司都紧缩开支,降低成本,其中,人工成本成为他们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因此,现在的大学生比往年更难找到工作。最近很多新闻都在讲中国现在的制造业萧条,典型的就是长三角洲和深圳的制造业工厂。因为人民币升值,他们失去了人口红利的优势,被迫降低劳动力成本。忽视GDP发展和工人要求更高待遇的错误首先导致了民工荒;其次,因为成本承受不了大量倒闭。据统计,2008年上半年,中国有6.7万家中小企业倒闭,多个行业迎来裁员寒潮。记得今年春节的时候,“财源滚滚”作为“裁员滚滚”的谐音,成为过年祝福的大忌。随着大量失业人员的增加,这些人无疑成为与应届大学生“抢饭碗”不可或缺的因素。更重要的是,企业自身对人才的需求已经和前几年经济形势好的时候不可同日而语。到处都有机会,人们到处都能发财。之前到处都有公司、企业在一个学校招聘几十甚至上百名毕业生,尤其是那些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整天过得悠闲自在,不怕被忽视。然而,当经济危机到来时,一些前大雇主开始缩小名单,有些人甚至完全取消了一些校园招聘会。像前几年大学毕业生就业,这个时候,至少40%-50%的签约率,现在只有20%多。

从更广阔的角度看这个问题,毕业生未来的职业规划,毕业后的出路,都随着这次危机重新洗牌了。随着欧美金融危机,近年来愈演愈烈的留学热开始出现降温迹象。由于中国独特的经济体制和模式,国内的就业环境在这次危机中也显示出一些优势。另一方面,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也对人民币汇率、新人才需求和移民产生了显著影响。很多原本打算出国深造的同学也在重新梳理思路,重新衡量留学的投资回报率。当然也有一部分人原本打算毕业后找工作谋生,但是随着经济形势的动荡,他们拿起课本投入到考研的复习中。

第二,影响就业的其他因素

1.据教育部统计,2007年毕业生总数为495万人,2008年为559万人,2009年有望达到历史新高611万人,总压力持续增大。从就业来看,2008年新增失业毕业生1.68万人。加上今年的应届毕业生,2009年需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达到780万人左右,形势十分严峻。从我市情况来看,2008年毕业生3703人,毕业生返贫2636人,就业1.687人,失业949人。2009年毕业生3796人(不含师范类),师范类毕业生300余人,共计4096人。尽管今年毕业生总体数量与去年相比变化不大,但由于前两年部分未就业毕业生的积累,以及部分外地毕业生到富人区找工作,毕业生就业压力依然十分严峻。

2.一些用人单位针对高校毕业生供大于求的现状,招聘人才条件高,用人单位向名牌大学、重点大学毕业生倾斜,导致一些地方院校的高校毕业生更难找到工作。近年来,等待就业的毕业生不断增加,一些过去就业不理想的毕业生不断跳槽,挤占了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岗位。而一些低端岗位雇佣农民工,阻碍了毕业生就业重心的下移。

3.随着公务员法的实施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事业单位严控人员增多,事业单位录取的毕业生进一步减少。

第三,解决大学生就业困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困境?造成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绝不是单一的措施或方法。这个问题涉及全社会,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抓* * *”治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1.政府:发展经济,创造机会,实行特殊政策。

从政府层面来说,出台政策创造机会,最重要的是发展经济。为了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中国的不利影响,中国确定了10项措施,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这些措施包括: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铁路、公路、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发展、生态环境建设、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全国各地区各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等。经初步测算,到2010年底,上述项目的实施需要投资约4万亿元。

同时,国家提高了纺织、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了抗艾滋病药物等高科技、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据此,央行在全国范围内调整了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这将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问题。这些刺激经济的政策将从根本上保证扩大就业需求。例如,在政府的支持下,我市及时推动冯喆小额贷款公司上市,极大地缓解了我市一些小企业的资金周转问题。

促进大学生就业,需要实施特殊政策:一是实施全国范围内的大学生免费就业政策,在全国范围内保障其“市民和市民待遇”,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的政策环境问题。第二,国家需要考虑在短期内增加对大学生的需求。可以产生直接影响的措施是增加政府机构、军队、武装警察和其他社会服务机构对毕业生的就业。也可以进一步增加西部地区和基层单位对大学生的需求。第三,国家可以考虑在短时间内适当增加研究生的总量,减少高校毕业生的供给,帮助大学生度过金融危机的困难时期。

以我们的城市为例。目前,我市在政府层面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来缓解大学生就业难:(1)进一步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根据《阜阳市高校毕业生创业资助实施办法(试行)》,市财政将每年增加“人才发展专项资金”654.38+0万元,资助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在我市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同时,今年我市提出实施毕业生“212”就业工程,即资助20个以上毕业生自主创新项目,培训毕业生约1000人,解决2000名毕业生就业问题。创造条件推进大学生创业园建设,进一步强化大学生创业服务平台;(2)进一步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和民营企业工作。首先是实施农村和社区招募计划。从2007年开始,我市用3年时间实现了每个村有一名大学生村官。目前,已招募223多名大学生到村(社区)工作。今年,我们将确保创造88个就业机会,并基本实现全市每个村庄都有一名大学毕业生的目标。二是落实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就业计划。政府有关部门及其所属服务机构要为他们提供就业落户、社会保险办理和接续、人事代理和维权等服务,形成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的社会环境。三是落实事业单位招聘计划。今年力争实现招收300名左右高校毕业生的目标,特别是教育、卫生、文化系统,以加快基层卫生文化服务机构和农村中小学建设为契机,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三)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一是重点帮助失业和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二是做好失业登记和就业援助工作。三是做好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和困难家庭的帮扶工作。第四,积极搭建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双向沟通平台。

2.高校:面向市场,提高质量。

从学校的角度来说,需要进一步调整专业设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可见,一般来说,工科就业比理科好,理科就业比文科好。在整体就业低迷的情况下,名校、名校专业的毕业生依然供不应求。同时,部分高职、技校、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超过国有本科就业率,值得深思。以去年我市春夏人才交流会为例。在提供的5300多个岗位中,技能型人才需求占三分之一以上,而我市1600多名高校毕业生中,此类人才仅占7%,多集中在计算机、财务会计、国际贸易等专业。其次,收集和发布就业需求信息应成为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就业信息的充分及时发布,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做出合理选择。要做到这一点,只要多花点时间,也不是不可以。各学校可以整理出该校近几年招聘的用人单位(或报名就业的毕业生)的数据库,然后组织学生志愿者联系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查询今年的招聘意向,从而得到更真实的就业情况和社会需求。结合这些信息,高校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指导,包括为学生设计就业方案,努力拓宽就业渠道。

3、大学生:准确定位,提升能力。

从大学生和研究生本身来看,自我定位和良好的心态很重要。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普通劳动者接受高等教育的梦想成为现实。反过来,越来越多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成为社会新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得不接受大学生成为普通劳动者,或者说大学生成为素质相对较高的普通劳动者的现实。我们不能再执着于过去那种“天之骄子”的态度。非国企单位不去,非铁饭碗不算工作,工资也不优厚。在这些观念的影响下,大学生毕业后涌向城市和事业单位,导致部分地区和行业过度竞争,造成人才积压和人力资源浪费,客观上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现在校园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就是“你考公务员了吗?”目前,参加公务员考试是本科生和即将毕业的研究生选择工作的主要手段。2005年至2008年,浙江省公务员比例分别为19.46:1、47.46:1、58.24:1、60.98:1,四年间增长了近3倍。2008年,我市招录公务员34名,报名2942人。今年将招录39名公务员,2827名考生,可见受欢迎程度。事实证明,能正确对待自己的人,基本都能找到自己的工作。当然,人要有自己的理想,追求与自己的爱好兴趣相符的工作,工资高,待遇好,没有错。但现在已经不是终身分配的时代了,没必要要求一步到位。我赞成“先就业,后择业。”其次,要早准备,早动手。减少依赖和等待的心理,以积极的心态主动出击。因为确实有少数毕业生消极等待,怨天尤人,这样的心理并不能促进就业。虽然金融危机会对毕业生的就业产生不利影响,但我国政府出台的大力刺激内需的政策必将带来许多新的就业机会和工作供毕业生选择。同时,中西部地区农村基层岗位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缺口,仍为就业开辟了新的途径。毕业生只要能正确认识自己,就不难找到施展才华的舞台。第三,要练好内功,学会技巧,有真本事。以前都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就不说了,但无论如何,扎实的知识积累是基础,也是关键。有些大学生四年“混文凭”就不用说了。几年前高学历确实能帮你找到好工作,现在不行了。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已经从“以学位为基础”的社会转向“以能力为基础”的社会,这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

总的来说,需要全社会增强信心。正如温总理所说,信心比黄金更重要。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有限。在多方合力、多管齐下的情况下,相信大学生就业的春天不会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