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学北京大学考研
很多朋友对祖国的科学成就充满了自豪,谈起量子力学,对我过去没有从事这项工作深感遗憾:“我们没有机会,但你是北大的!”此时此刻,我只能喃喃自语,“不确定性定律被推翻了吗?”
我是学量子力学的,但我记得测不准定律不是因为我理解透彻,而是因为我和赵峰开玩笑说的“测不准定理”。当时中国足球队的中锋刘,个子很高,头球也很棒,但是他的射门能力实在让人不敢恭维。当他远离球门时,他射门准确,但守门员有足够的时间判断。当他接近时,他经常把球踢到顶部。诗人赵和我发明了“射击不确定性定律”:刘的射击距离和准确度不能同时确定,距离越近,射击角度的不确定性越大。
当年北大物理系学量子力学的教材基本都是曾的,而我们技术物理系独树一帜,用的是张其仁老师教的自己的教材。量子力学太深奥了,系里没几个人搞得懂。据说张老师一毕业就学的比别人透彻,很早就独立教授这门课。二三十年了才轮到我们谈。张老师还有一个独特的地方,就是用幻灯片教学,可以说是早期的PPT。
学习量子力学需要很好的数学和物理方法基础,而我对这门课的学习不是很好,严重影响了我对量子力学的理解。有一次,张老师为了让我们理解一个定理,在黑板上推导出了一个罕见的板书公式。第一节课,他几乎听不进去。第二节课,他感觉脑袋缺氧,眼睛模糊。他开始像鸡一样点头,然后他偷偷的见了周公。
一个学期下来,发现自己懂得不多。期末考试怎么办?不,你有科学,我有魔力,我的魔力就是背作业。不管你懂不懂,考试前一天把整个学期的作业背下来,第二天先做作业里的一些题,随便填一些其他的。这个神奇的力量我用了三年,屡试不爽。我觉得处理量子力学不会有太大问题。
第二天拿到试题,一看就傻眼了。只有五道题,每道20分。可怕的是我看不懂题,不知道设置哪个公式。没有地方可以使用魔法!我记得第一个问题好像是两颗小行星的碰撞。请详细说明原因。张老师应该在课堂上讲过,但是我从来没有听过。五道题看了半个小时,还是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解。我实在没办法,只能随便填我记得的。
考试成绩出来了,只有几个同学考了60分。张老师把50分列为及格线,全班只有15的同学及格。我和我的篮球搭档徐晓东都得了47分,而我们只有两个人在45-50区。我们相约一起去找张老师,想把及格线降到45分。
我们俩找到张先生家,给张先生说好话,但他一直不松口,我们就留了下来。晚上,张先生说:“我们下楼走走吧。”张先生在小区里慢慢踱步,我和小东紧随其后,大家都沉默不语。走了很久,张先生突然问:“你知道我走路的时候在想什么吗?”我们还没来得及回答他,他就接着说:“我在背公式,一个个公式映入我的脑海,就像一道风景映入我的眼帘。多好啊!”
我们俩都放弃了努力,补考的题目其实也没变。我们只是直接把问题提出来,说得更清楚。虽然张老师讲解过一次,但是我考了才70分。我毕业的时候,因为89级招生太少,我们直接走了研究生,一年后,两年后。按照总分,我刚好是最后一个合格的。但是,走路不可能有补考。我有一门量子力学的课不及格,就被排在我后面的庄永忠补上了。
我经常开玩笑说量子力学的失败毁了我的学术生涯,但这只是自我安慰的借口。1994年,我在营销会议上崭露头角。每天都有人招呼我,陪人吃饭喝酒唱卡拉ok。我不仅不厌烦,而且还愿意做这件事。设计院让我转行做设计师,我怎么回象牙塔?就连拿到保送资格的永中,在海洋三院工作两年后也放弃了。
就算我学量子力学学的那么差,我至少也懂一点,明白这门学科的博大精深。我不敢像有些朋友认识几个名词就无限发挥,把它发扬到玄学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