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考研:论教育的公平与效率

参考答案如下,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答:(1)教育有其特殊属性:首先,教育是公共资源,其分配不同于商品。如果分配不均,会扭曲政府的形象和作用,触及社会公正的底线;其次,通过研究,教育可以通过促进社会流动和改变收入分配来促进社会公平。弱势社会群体可以通过教育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不公平的教育会阻碍下层社会的向上流动。第三,教育具有复制和放大现有社会秩序的功能。教育的不公平会加剧现有的社会不公平,并扩大其范围。不公平的教育会大规模再现社会不公。第四,教育凝聚了社会对未来的期待,是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体现,也是人类发展的起点。因此,教育不公平不仅是社会、经济和政治不公平的反映,而且不同于社会其他领域的不公平,会损害公众对社会发展的预期,使社会心理更加失衡。

(2)教育公平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教育机会公平。它的一个极端是教育机会均等,但在现有条件下,由于教育资源的稀缺性,不可能做到这一点,所以谁能享受这些教育资源,应该有相应的选择机制。选择标准是什么?是经济实力还是考试成绩?二是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能够得到充分、全面、和谐的发展。虽然发展上肯定有差异,但不应该有学生的家庭背景、性别、民族和学校条件、老师的态度等外在原因造成的个体差异。

(3)从表面上看,目前的教育不公平主要体现在一些“点”上。比如农村初中生辍学,中学择校,各省高考分数差异,城市农民工子女入学以及一些教育腐败问题。这些问题是显性的,直接关系到一部分人的利益,对社会心理有相当大的影响,反映了弱势群体教育机会的不公平。如果从系统全面的角度去理解和分析,当前我国的教育不公平主要表现为城乡差异、地区差异和阶级差异。

(4)关于教育机会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有三种不同的观点和意见。一种观点认为,从实现社会公平的理想出发,教育的发展必须以公平为最高原则。这种观点认为,社会应该把受教育者视为社会成员的权利,所有学龄儿童都必须有完全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社会应不遗余力地扩大教育机会,增加教育总投入,将有限的教育资源绝对平等地分配给所有学龄人口,实现教育机会的完全平等。这种观点被认为具有强烈的平等主义倾向。第二种观点认为,效率必须是最高原则,教育机会的公平应该绝对服从经济效率的需要。这种观点认为,只有生产力快速发展,教育的公平性才能得到保障,否则就没有解决公平问题的物质基础。第三种观点认为,公平与效率同等重要,相互兼顾。这种观点认为,效率是提高社会公平的物质保证。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益的社会保障。没有效率就没有真正的公平,没有公平就没有真正的效率。它们相互制约,相互依存。

总之,追求优质教育,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是现代教育改革的特征。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让大多数人接受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追求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