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考研会被歧视吗?

虽然很多高校还没有公布考研复试分数线,但是已经有相当一部分考生知道自己能否进入复试名单。考研复试是差额录取,差额比例多在1.2:1和1.5:1之间,竞争激烈。很可惜,有些初试得高分的同学,因为准备不充分,第二次考试失败了。然而,在这些“失败”的候选人中,有人觉得自己被淘汰了,不是因为自己无能,而是因为受到了歧视。

考研和复试有可能被歧视吗?

今年,小琪报考了一所211大学的研究生,她的初试成绩是380多分。如果今年的复试线和去年相差不大,她应该能进复试名单。但是,她的“本科背景”并不好。她就读于民办本科院校,也就是早前人们所说的“三本”,所以她担心自己会因为“本科背景”而受到歧视,影响复试成绩。齐的经历不是个例,她代表了一个群体。也有一些研究生是通过自学获得学士学位的。他们也担心自己在考研时,会不会因为“本科背景”差而在复试阶段被淘汰。

现代社会是一个注重平等和正义的社会。大家看对方是看实力,而不是看地位。但没有什么是绝对的。民办院校本科毕业生和自考本科生在复试阶段受到歧视,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这种埋藏在某些人心中的“鄙视”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但需要强调的是,在制度设计上,复试的过程肯定是公平公正的,但不能杜绝个人的“小心思”。

如果你复试遇到的面试官正是看重文凭背景的人,肯定会有一些麻烦,但不会影响大局,不用太担心。做好自己的事,不要想太多。作为普通人,我们无法改变别人的看法,只能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如果考生预测自己能进入复试,请认真做好三件事,不要过多考虑别人。

调整心态,避免焦虑。

一个考生,自认为英语水平不高,害怕自己所在的学院在复试时组织听力测试或者面试时要求用英语回答,情绪很低落。这是很明显的心态没有调整好。众所周知,复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比重很大。有的高校复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在一些高校,复试成绩是“一票否决”,即初试成绩再好,如果复试不合格,也就失去了学习的机会。

复试如此重要,以至于一些考生在备考时表现出紧张。而且考试,越紧张就越差。尤其是在面试阶段,考官不仅会考察考生的知识水平,还会观察考生的情绪,判断考生的控制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所以不要被不良情绪影响,要及时跳出来,不要慌,不要急。

做好充分准备

考研复试涉及的内容很多,包括专业知识和一些相关的拓展知识。要尽早做好充分的准备,不要等到复试名单公布后再去复习。考生一方面要广泛收集信息,了解报考院校的复试流程和内容,另一方面要关注专业热点,关注专业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

复习备考不仅是为了获取新知识,更是为了巩固“旧知识”。本科阶段的一些“研究成果”要复习,防止面试时被考官问到。比如本科毕业论文,很多高校面试官都会问毕业论文的问题。这样他们可以了解考生的学术能力,判断考生是否符合要求。如果你是以前的毕业生,回顾一下你的本科论文。

向一些逆袭成功的师兄师姐请教经验。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本科背景不好的毕业生,考研通过,考上了名校。他们在复试过程中采取了怎样的备考策略和应对策略,非常值得学习。我们可以尝试通过一些渠道和他们建立联系,向他们请教经验。

当然,我们不能照搬学长的成功经验,因为每个人所处的环境都不一样,学长之所以能在复试中脱颖而出,是因为他们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摸索出了成功之道。我们要“消化”他们的成功之道,把它变成适合他们的备考策略。

复试是考研的第二关,也是关键的一关。复试阶段,初试成绩高一点或低一点都无所谓。重要的是不能表现太差,不能犯低级错误。所以,不要小看任何一个环节。只有在细节上做到极致,才能在复试中胜出。

多说两句:2022年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达到457万,预计招生人数在1150万左右,也就是说大部分考生不会获得继续深造的机会。这很残酷,但这就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