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团队的教改之路
本次公益直播的核心内容依然是“自考语文的实践探索与案例分享”,但形式却大不相同。因为这次是以孙老师为核心的团战,四位名师轮番上台。围绕克拉玛依一中2013学校转型以来7年的实践探索,以高中各年级整本书阅读和项目式学习为案例,多方面展示了“自主能力语文”教学理念的发展现状。这是在孙老师上一讲的基础上的拓展和深化,让与会者大开眼界。
在此之前,我已经邀请孙玉红先生在国家培训论坛、省培训论坛和尖峰论坛上做了许多讲座,因此我对克拉玛依一中的教育转型之路有所了解。据我所知,从2013开始,克拉玛依一中的语文课堂随着学校教学的改革发展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以学生自主学习为特征的教学模式取代了以教师讲课为主的课堂形式。在新课标出台之前,他们就已经开始了整本书阅读的研究和实践。在这七年的教育教学改革中,整本书阅读的实践研究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从模糊的“方向时代”,到日益清晰的“书单时代”,再到具体可操作的“规划时代”,最后到现在教学相长、师生和谐的“* * *阅读时代”。可以说,七年的教学改革促使教师从课程研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持续深入的实践改革探索。回顾这七年的历程,孙老师直言,改革首先改变的是教师自身,让语文教师可以阅读整本书,从强迫阅读到主动阅读,从一个人阅读到合作阅读,从自己阅读到师生阅读。教师行为改变的背后,是每个学生更快更好的成长,是适合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的成熟。学生会有意识地向老师索要每期必读书目的名称和版本,阅读整本书已经成为学生心目中语文学习的一部分。目前,克拉玛依一中的整本书阅读已经从自发的、单一的实践向全队“课程化、资源化、系统化”的目标迈进。
孙玉红名师团队的直播由吴京领衔。高飞,2002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长期从事初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历任学校语文教研组长、初中语文学科主任、初中古诗文课主任、高中古诗文课主任、高中写作课主任。现为克拉玛依一中教育家学院院长。当然,学校重视她是有原因的。她是克拉玛依市的新秀、教学能手、骨干教师,曾获第八届“教育艺术杯”全国中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二等奖。第十一届全国“新语文教学”高峰论坛《教师》获二等奖。.....闪亮的头衔和荣誉与他们成功的授课非常吻合。本次公益直播讲座,她的题目是“在分享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中,吴京老师选取了《世说新语》、《水浒传》、《儒林外史》三部名著,对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进行了详细具体的讲解。本文主要介绍阅读全书的九大策略:设计阅读手册,反馈阅读效果;展示优秀学生作品,激发学习热情;画思维导图,梳理剧情人物;开展基于项目的学习活动,激发创造力;该剧演绎经典,深谙寓意;构建多元阅读* * *体,增强互动交流;鼓励以文本细读为纲的个性化解读;运用任务驱动写作促进阅读;有各种形式的检测和评估来促进阅读。这些丰富的实施策略是一中语文团队多年研发的成果,注重自我能力,并被大家付诸实践。当一位被学生们用“水浒秀”这封信真诚邀请的老师扮成孙二娘、顾大嫂、宋江、宋武、阮小二等水浒英雄走上学校嘉年华的舞台时,学生们自主学习全书的热情在2019年末通过水浒人物的真实阅读被推向了高潮。
孙老师安排了第二次讲座。这个位置非常重要,因为如果第一个说得不好,她可以弥补。同时也为后两人的讲课打下了基础。这里没有必要多谈孙玉红先生,因为我在上一篇文章中已经作了详细的介绍。她的讲座主题是:《红楼梦》整本阅读案例教学,主要分享整本阅读作为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六个关键点,即明确、恰当的学习目标的开发与设计;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红楼梦》的自主学习,需要丰富、多样、可选的混合学习资源;整本书进入课程所需教学时间的规划和安排;积极探索混合式学习所需的《红楼梦》电子视频资源的具体实施方法;图书阅读全过程的实施与个性化指导策略;《红楼梦》日常考辨评价资源的研发。面对整本书阅读过程中的个性化问题,如何激发“这一个,每个人”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孙老师重点讲述了从一个从来不爱读书的理科男生到自觉读红房、写红房、说红房的转变过程。我生动地分享了如何在自主学习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个性化的阅读指导和教学。孙老师还从四个方面谈了未来整本书阅读的建设,即构建整本书阅读的课程体系;继续开发阅读全书的学习资源;继续探索阅读全书的学习方法;继续整合阅读全书的考试评价方式。孙老师不愧是教育部试点项目浙江师范大学基地的优秀学生。她的讲座既高端又接地气,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践指导。
接下来分享的是高二的齐克清老师。她先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中学任教,获得北戴河区优秀教师。后来她追随爱情,转到了新疆克拉玛依一中。先后获得克拉玛依市教学能手、优秀德育工作者称号,新疆自治区第四届青年教师田间课堂竞赛一等奖(一等奖),第八届全国高中语文教师基本功展演一等奖。齐老师演讲的题目是“儒道之辩”专题学习实践。齐老师主要从理论的角度介绍了研究性学习的设计策略,并以“儒道之辩”为案例进行了具体的讲解。她从实践背景、实践过程、实践效果、实践反思四个角度与在线师生分享,毫无保留。新课程标准出台后,基于项目的学习成为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探索的焦点。可以说,项目学习是实施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自能语文”的重要载体。它以解决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问题或任务为出发点。学生通过一定时间的小组合作和探究,精心设计和实施项目作品和方案,完成项目任务,在真实情境中掌握系统知识,迁移应用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合作、沟通协商、优化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儒道之辩”项目式学习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实践案例。齐老师和她的团队大胆探索,跳出单篇教学,将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中与“儒道”相关的文章巧妙融合,以新颖的、具有真实情境特征的核心问题为驱动,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难能可贵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子任务的指导,对儒道思想有了系统深入的了解,能够吸取精华,为己所用。据说当时的高二系主任由衷地赞叹:看到学生积极讨论语文学习,这在有理科生的学校真的是很少见的现象!
最后一个直播的是吴杰峰老师。高飞人,同样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2001,先后获得校级、市级演讲比赛一等奖,作为市级教学界新秀获得自治区作文比赛一等奖,教学工作优秀班主任,全国语文教师阅读大赛“阅读百杰”荣誉称号。而且,主编或参与了《中外名著欣赏》的编纂、古诗词的修订和<红楼梦>的通读全书”<呼> & lt《流浪》等近四十本书的整本阅读书。在本次直播中,吴杰峰老师演讲的题目是《探究项目式学习》。她首先介绍了克拉玛依一中高一至高三年级阅读全书的书单和实例,然后重点介绍了《史记》的实施策略和《史记》项目化学习的出现。她着重介绍了“实践过程”的具体方法,即“三门课程+两次考试”。三类课程为“整本书阅读指导课程、整本书阅读推广课程和整本书阅读总结课程”,“两测”为随堂测试和节考。在此基础上,她介绍了自己和同伴,以全新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史记》经典的兴趣:学生根据兴趣成立合作小组,以《史记》经典的内容和人物为核心设计扑克牌,分组讨论确定本组的牌面、颜色分类和大小排序标准,完成设计方案,在课堂上展示框架思路,接受老师和其他小组的提问。学生们完成了炉石传说、三国杀、游戏王、手绘史记等几十部史记的设计,然后自己排版、印刷、成型。学生们总是制作数十种史籍卡片,并据此制定独特的“史籍规则”。最后大家齐心协力推广史记卡的产品。这自然是一个有趣的游戏,但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是自学语文最有效的积极体现。在整个活动中,学生们不仅认真学习了《史记》的文言文用词、语法、修辞、笔法、章法,还不自觉地以浓厚的兴趣梳理了人物的关系和事件。最后,吴杰峰先生提出了关于项目学习的一些未来设想:文化之旅结合游学项目;服装制作结合艺术课程;史记浸入式戏剧与戏剧课程相结合;史籍文化创意产品的流通与商业课程相结合。高效、可操作的《史记》项目化学习,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也引起了教师强烈的* * *。大家一致认为,这种综合学习模式将极大地拓展语文学习的视野,最终将成为语文教学的主流。
每一位分享交流的老师,借助整本书阅读和项目式学习,积极探索自我能力的语文实践之路;分享教师交流的做法,是团队集体研发、共同执行的结果。可以说,孙玉红的名师团队,经过七年多的艰苦探索和艰苦实践,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绩。从市级名师工作室到省级名师工作室再到教育部部级名师工作室,他们一步一步做出了成功的教育改革。这一次,他们以华丽的阵容在直播平台上精彩亮相,揭示了团队合作的意义,告诉人们一所学校可以也应该进行怎样的中国教育改革,一个地区需要怎样的教育转型才能形成优质的教育生态。
小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