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专业博士考什么好?

学历高的不太了解,但朋友的这篇文章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

作为一个跨专业的学生,我报考了北大、清华和人大的社会学专业。清华和人大是系里第一,北大是教研室第一,系里第二。我最终决定在北大和清华中选一个继续深造。今天应Window的邀请,和大家探讨一下考博的问题。一、考博的准备工作

在决定参加入学考试之前,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职业规划。如果只是为了逃避就业难,那么对你以后的生活无疑是一个陷阱。研究生可以学位毕业,博士生不能,所以是否愿意和有能力定居下来从事研究是做决策的首要问题。

考博的第一份工作就是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只能看热门程度或者考试难度。我在我们学院学的是思想政治,考博专业是社会学。转专业是因为兴趣。如果我想在未来从事多年的研究,我必须选择一个我真正喜欢的专业。社会学是一门让我兴奋的学科。我一看到社会学书籍,就难以抑制对马克斯·韦伯“学术生涯”的向往。正是这种狂热,让我在北大、清华、人大的社会学博士考试中,击败了那些至少学了7年社会学的人。因为喜欢这个专业,所以有激情,有毅力,更有信心。

然后确定学校。我的建议是,选择学校的底线是我们学校。因为兴趣的选择无疑是一件乐事,但未来的就业也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所以学校品牌是一个必须重视的因素。

最后联系导师。请注意这一点,因为录取的决定因素不是别人,而是你选择的导师。首先你得知道这个导师的研究方向,他的知名度和公平性。其次,要搞清楚这个老师今年是否招生,是否有默认选择考生的倾向。今年之所以报考京、青、任三所学校,主要是因为报考导师出现失误。一直想去北大,报考后才知道,我学校选的导师带的硕士生要报硕士和博士(北大的硕士生和博士生不参加初试,只参加复试,占一个名额)。好的学校都是一个导师,只有一个博士生,所以如果那一年根本没有名额,除非你各方面都做的非常好,否则你考的意义不大。看到北大风险太大,我赶紧报了个清华。谁知道祸不单行?交完钱,我才发现,老师清华早就决定了要在校外招生。无奈之下,我把人大加到了我的学校名单里。换届选举的导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院长,报名的人很多,所以也是有相当风险的。所以从分析来看,我虽然报了三个学校,但是都没有上保险。所以在这一点上,我建议学弟学妹们一定要在考前联系好自己的导师,要真诚,各方面打听清楚。一些人品好的导师如果有人选会劝你不要报考他们的博士生,这样会减少浪费你金钱和时间的可能性。二、备考1,英语

相信所有参加过硕士生入学考试的同学都知道,英语是考试中最重要的科目。博士考试也不例外。博士研究生英语考试难度因学校而异,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独立的命题和题型。大部分学校的英语难度和六级差不多,所以只要你的英语基础不是太差,过线是没问题的,但是还是很难拿高分。从难度上来说,最难的是社科院和北大。从题型来看,最变态的是北大。北大的完形填空没有给选项,自己填单词;翻译题目不是汉英翻译,也不是英汉翻译,而是英英翻译,也就是用英语解释英语。从分数线来看,大部分学校都在50到60之间。人大一般定在60,北师大55,清华55,北大的惯例是50,但今年大部分系都在40以上(今年北大英语分数很低,去50的很少,几乎集中在30-50之间)。准备报考北大的同学一定要注意它的英语,真的超级难,变态。以我的英语为例。我四六级考了80多分,人大85.5分,清华83分,但是我在北大的英语成绩只有68分,还是比较高的分数。如果报考北大,就要针对北大的题型进行专项训练。否则按照我们平时的思维,你很难通过考试。对于其他学校来说,复习六级是没有问题的。2、专业

对于专业来说,由于性质不同,如何准备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我这里只是提供一个比较通用的备考模式。第一,专业书籍一定要广泛阅读,经典作品一定要深刻理解。这是我取得更好成绩的决定性因素。虽然我是跨专业的学生,但我在广度和深度上并不逊色于班里出生的竞争对手。清华今年的题很偏。一科七题,只有一题是对的。有些人要么知道一点,要么对其他问题一无所知。我的强项恰好是我知道一些别人知道的稍微深入一点的东西,但是我听到了一些别人根本不知道的东西,所以我可以把我知道的一些核心概念作为“火花”,把一个微弱的优势变成“燎原之火”。博士考试绝对靠实力,尤其是名校。摆脱浮躁,内在修炼职业素养才是关键。第二,适当投机取巧。也就是说,有了一定的专业素养,要广泛建立“外交关系”,摸清各个学校的风格。考前认识了北大清华人大的博士兄弟,打听了各个学校的风格。比如人大有点重视自己的学术派,就是你要看老师的文章研究什么才能有好的收获;北大非常重视理论和多重比较。对于一个理论,你必须能够用合理的方式解释你的观点和看法。而清华则继承了理工科实证主义的传统,特别应用。题型本质上是一个风向标,可以指明你努力的方向。第三,如果你比较厉害,可以和导师讨论问题。这是进步最快的方法,也是打动导师,在复试中获得更好的“印象分”的方法。三、备考心理和考研一样。感情因素总是伴随着考试。我只能强调坚持和乐观。

这里介绍一个我应对抑郁症的方法——勇敢做“祥林嫂”。你什么意思?我只是想吐槽一下自己精神上的不愉快。我报考的三所学校情况都不好,几乎都有内定考生。可想而知我的心理压力有多大。在这种情况下,我接了“祥林嫂”这个角色。遇到一个人(当然是亲近的人)唠叨一次自己的情况,换取别人的“同情”,借机“压榨”别人的安慰和鼓励,增加自己的信心。我唠叨的人是我的室友,我的兄弟姐妹,我的导师,我在北大,清华和人大的兄弟姐妹。我得到的无一例外都是鼓励和加油。我们学院的一个朋友说:“小白,如果你不通过考试,没有人会。”北大哥跟我说:“你是我高一的师妹,这是毋庸置疑的!”同志们,当你们听到这些话的时候,是不是感到了鼓舞和自信?反正我就是这么活下来的。所以,当个“祥林嫂”其实挺好的:)

科博是一场自我竞赛。如果你坚持下去,你就会胜利。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在这场比赛中获胜。最后,我想送你我的座右铭:

既然活着,就要好好活着。反正坚持下去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