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三十年名词释义(四)?
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作家施蛰存。其特点是用弗洛伊德的理论来描述人物的性心理、性压抑、性转移、性变态等。此前,鲁迅、郭沫若、郁达夫、叶、庐隐等的一些作品。所有的作品都包含了性压抑和精神分析的成分,但总的来说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是主要的创作特征,性心理描写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和组成部分。在此期间,施蛰存创作了一批心理分析小说,如《梅雨之夜》、《春阳》、《石秀》等。精神分析小说在现代小说中独树一帜,它丰富了文学表现生活的内容和技巧。
新感觉派:(上海小说,新感觉派小说)新感觉派是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产生的现代主义小说流派。其代表作家有刘呐鸥、施蛰存、穆时英、叶凌风等。穆时英被誉为新感觉派大师,海派大将。新感觉派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日本。新感觉派的内容多表现上海这个半殖民地大都市的生活,侧重于对病态生活、变态两性关系和心理的描写。经常描写夜总会、舞厅、酒吧、投机者、社会名流等场景和对象,力图捕捉新奇的感受和印象,将人物的主观感受投射到对象上,对人物的意识和潜意识进行心理分析,着重表现双重人格,追求小说形式和技巧的翻新。代表作品有穆时英的《夜总会里的五个人》和《上海狐步舞》。新感觉派发展了文学表现的内容,但也有颓废悲观的。
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抗敌协会的简称,3月在武汉成立,1938。它是抗日战争时期全国文艺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其发起人包括来自该国各行各业的近100名代表。理事会选举老舍为总务部主任,主持文联日常工作。“文联”还提出了“文章参军”的口号,对鼓励作家深入实际生活和实际斗争起到了积极作用。文学会会刊《抗日文艺》是唯一贯穿整个抗日战争时期的刊物,在推动抗日文艺运动、促进抗日文艺创作繁荣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
海岛文学:指抗战时期上海租界的文学,从上海沦陷1937 165438+10月到日军侵占租界1941年存在。这一时期,租界四面被日军占领,只有租界在日军到达前被英法等国控制,故称“岛”。文艺工作者利用租界的特殊环境开展抗日文学活动,被称为“孤岛文学”。海岛文学是有影响力的。首先,岛内作家、、王(巴人)发表了许多贴近现实、爱憎分明的杂文。王与、就杂文《鲁迅风》进行了一场颇有影响的论争,并在此后出版了杂文刊物《鲁迅风》。其次,戏剧活动特别活跃,《余陵与上海之夜》和《长夜旅行》反映了沦陷区人民的生活。
沦陷区文学:1941 12年6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结束了上海孤岛文学时代,将其纳入沦陷区文学的轨道。在此之前,已经有1931的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区文学,1937的七七事变后以北平为中心的华北沦陷区文学,统称为“沦陷区文学”。1941上海彻底沦陷时,颇具影响力的文学杂志《万象》团结了上海一大批进步作家,发表了一大批具有爱国理想的揭露旧社会黑暗腐朽生活的作品,如师陀的《无望村的主人》、张爱玲的《小说集》、《传奇》、苏青的《结婚十年》等。在北平沦陷区,周作人的闲适小品出类拔萃,他的散文集《药房语录》典型地表现了一个处于两难境地的民族叛逃者的矛盾心态。
七月诗派: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以胡风主编的《七月》命名。代表诗人有艾青、田甜和陈箓、吕远和韩牛。他们以《七月》、《希望》、《污垢》为阵地,强调诗歌中主客观相统一,历史与个人相融合,创作了更多的自由诗,其中以政治抒情诗为主。他们在七月出版了诗歌,在七月出版了文学作品。在轰轰烈烈的革命现实主义总风格中,这一派也表现出诗人充满个性的特点。胡风的《为祖国歌唱》、韩牛的《鄂尔多斯草原》、李露的《泥土》是七月诗派的代表作品。
七月小说:胡风主办的《七月》、《希望》等杂志,在抗战时期国统区进步文艺界很有影响。它联合路翎、丘东平等小说作家,主张在现实主义的旗帜下反映一个活生生的一代人的心理状态。作品充满了对生活的有血有肉的感受和对人们心灵的直观。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小说比七月派的诗更能体现胡风的理论主张,而且大部分都被编入了七月文学作品,胡风自己写了序言,所以被称为“七月派小说”。他的代表作是路翎的《富家子弟》。
九夜诗派:(中国新诗派)是抗日战争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辛笛、穆旦、陈、杜。主要刊物有《诗歌创作》、《中国新诗》。他们强调反映现实与挖掘内心的统一,他们的诗歌视野开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历史感和现实精神。在艺术上,他们有意识地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结合,注重在诗歌中创造新奇奇特的意象和境界。他们继承了中国新诗的现代主义传统,为新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战国策派:该派是在国统区1940左右出现的歌颂国民党统治、宣传法西斯主义的文学流派。因《战国策》杂志出版,《大公报》开辟《战国策》副刊而得名。代表人物有陈国际、陈铨和雷海宗。他们鼓吹历史重演论,鼓吹强权政治。在文学上,他们试图让文学毕恭毕敬地为国民党法西斯政治服务,鼓吹“恐怖?狂欢?虔诚是创作的“三大母题”,文学被纳入表达恐怖的间谍文学和表达狂欢的色彩文学的轨道。陈铨的话剧《野玫瑰》把国民党特务讴歌为民族英雄,是他创作的标本。
延安文艺座谈会:1942年5月召开,是抗日战争的艰苦相持阶段。当时解放区的文学主流是好的,但作家的思想面貌也存在不少问题。为了总结经验教训,克服错误观点,使文艺更好地帮助民族解放战争,在延安召开了文艺座谈会。首先,毛泽东做了“介绍性”发言。经过三次讨论,毛泽东作了“总结”发言。“引言”和“结语”合称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讲话》提出了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强调作家要真正为人民服务,必须把立足点转到无产阶级。讲话明确了人民生活是文学艺术生生不息的唯一源泉,要求文艺工作者深入人民生活,贯彻思想,获取无限丰富的艺术源泉,继承和借鉴国内外优秀文学遗产,创作出真正为人民服务的文学作品。《讲话》还论述了文学与政治的关系,认为在当时尖锐的斗争形势和正确的革命政策下,文学与文艺基本上是统一的,以真实地反映时代的历史面貌和社会心理,并在主要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总之,《讲话》是对“五四”以来新文学运动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是对新文学发展中关键问题的理论解决,对新文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国体之辩:发生在抗日战争中期。1939和1940年,毛泽东先后发表了《中国* * *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和《论新民主主义》,提出了“中国人民所喜爱的中国风、中国气派”和“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这就是民族形式”的问题。在国统区文艺界的研究和讨论中,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一个是对林冰的观点。林冰的观点是:①“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应该在民间形式中寻找”,他认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东西应该以他们熟悉的东西为基础,而民间形式是人们熟悉的常见形式;②否定五四以来的新文艺。另一种观点以葛为代表:①全盘否定旧形式;②肯定新文艺在民族形式上的努力和成就,否定新文艺在形式上的不足。郭沫若、茅盾、胡风等。都是从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来论述民族形式的。胡风把民族形式与现实主义、大众化联系起来,有独到的见解。郭沫若指出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是现实生活,茅盾指出新的文学民族形式的建立要借鉴中外文艺的优秀之处,继续发扬五四以来的优秀风格,更重要的是要深入民族现实,提炼熔铸出鲜活生动的品质。这次讨论是“左联”时期文艺大众化讨论在新的现实条件下的延续和发展,对新文艺向民族化、大众化方向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现实主义与主观战斗精神之争:发生在抗日战争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争论的一方主要是胡风,他撰文论述作家创作中主观与客观的辩证关系,强调主观精神的作用,克服创作中的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偏见,争取现实主义的胜利。胡风的理论深刻独到。文章发表后,受到一些人的批评。争论一直持续到1940年代末,邵全林、林默涵、胡绳发表批判文章,胡风写《在现实主义的道路上》予以回复。
文学与抗战关系之辩:1938 12、梁实秋在他主编的副刊中发表《编者按》:“只要与抗战无关的材料真实流畅,也是好的,不必强求抗战。至于空洞的抗日八股,对谁都没有好处。”虽然不能说他的宣传文学与抗日战争无关,但他对抗战文学的态度也并非没有偏见。罗孙,宋智,张天翼等。郁达夫《关于抗战八股的问题》既充分肯定了文学为抗战服务,又对八股病的成因进行了批判和分析。
新秧歌运动:是延安文艺座谈会后“讲话”精神在文艺方面的第一个成果..文艺工作者改变了轻视民间艺术秧歌的态度,和群众一起,引导改造老秧歌,使之成为反映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新内容,集戏剧、音乐、舞蹈于一体的小型广场音乐剧。1943春节期间,秧歌如火如荼,涌现出一批脍炙人口的秧歌剧目,如艺鹭的《兄妹开荒》。新秧歌运动表现了文艺工作者面向群众,向工农兵普及的实践。
《随笔》作者:1965438+2008年4月,《新青年》开设随笔专栏,发表随笔。投稿者多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包括李大钊、陈独秀、钱、刘半农、周作人等,其中鲁迅杂文具有代表性。这些杂感作家被称为《新青年》“随感录”作家,奠定了杂文在现代散文史上的地位。陈独秀的火热活泼,钱的汪洋豪放,刘半农的直白幽默,鲁迅的犀利凝重,展现了这一批作家的不同风格。而且论据扎实,短小精悍,充满战斗力,这是它* * *一样的倾向。
问题小说:中国现代小说发展的第一个趋势,出现在1919到1922的后半段。代表作家有冰心、许地山、叶、庐隐和。他们以五四新文化为参照,重新思考社会生活的问题,并以小说的形式艺术地表达出来。文学研究会作家写的“问题小说”涵盖了婚姻、教育、就业、家庭、妇女、儿童等广泛的问题。作家们对社会弊病的敏锐感知,赋予了五四文学强烈的启蒙色彩和理性的批判精神。不足之处主要是作者急于表达对现实的批判和对人生的思考。社会功利的倾向使他不可避免地患有概念化和抽象化的疾病,人物被社会问题冲淡,削弱了作品的审美价值。代表作品有冰心的《两个家庭》和《当你孤独无助又贫穷的时候》。
乡土文学:乡土文学的出现可以追溯到鲁迅的故乡。20世纪20年代,现代文坛出现了一批贴近农村的青年作家。他们的作品受鲁迅影响,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形成了所谓的“乡土文学”。代表作家有彭、、徐阶、徐、王、和台静农。乡土文学是在“为人生”这一文学命题的影响和发展下出现的。这些生活在北京上海大都市的流浪者见证了现代文明与父权制乡村的不同。他们受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启迪,带着童年和故乡的记忆,用暗含乡愁的笔触,将“乡村的生死与泥土的气息”搬到纸上,呈现出鲜明的乡土色彩。代表作品有彭的《挑刺儿》、王的《累了》、徐的《疯女人》、台静农的《大地之子》等。
自传体抒情小说: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最初样式,作者多以创造社为主。创造社主要成员在日本留学期间,接受了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和近代日本“私小说”的影响,因此强调“按照自己的内在要求从事文艺活动”。主张再现作家自身的生活和心态,弱化对外部事件的描写,注重对作家心态的大胆揭露,包括对个人私生活中灵与肉的冲突和变态心理的揭露,以此作为挑战一切旧道德伦理的艺术手段。自传体抒情小说作为一种创作潮流,始于郁达夫1921年出版的《沉沦》集。
备件:郁达夫的小说以抒情的方式塑造了一个真实感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这些抒情主人公大多是所谓的“备件”,也就是一些五四时期迷失方向的知识青年。他们是被社会挤压,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是被压迫被伤害的弱者。这些“剩余劳动力”往往与现实社会格格不入,宁愿贫穷也不愿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他们大骂这个世界要离开,或者用各种变态的行为来表现自己的反抗。郁达夫的“怪人”形象实际上是他精神困境的自我报告,他通过自我拷问来探索五四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
诗体:是在周作人翻译的日语短歌短句和郑振铎翻译的泰戈尔《鸟语》的影响下产生的。主要作者为冰心、宗白华、徐玉诺、何志。短诗是一种即兴的短诗,一般用三五行写成,表达作者一时的激动,表达自己的人生哲理或美好感受。短诗的出现,一方面表现了诗人对诗歌各种形式的努力探索,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微妙感受和感受的努力捕捉。小诗文体在新诗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
纯诗:1926早期象征派诗人穆在《给莫若的一封信》中提出了“纯诗”的概念,即“纯诗”。穆天木所谓的“纯诗”包括两个方面。第一,诗歌和散文是完全不同的领域,他主张“纯粹表现的世界给了诗歌的领域,人的生命给了散文”。第二,诗歌要有不同于散文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诗要含蓄,诗不要解释”。从更深的层面来看,早期象征主义诗人提出的“纯诗”概念,意味着诗歌观念的一种转变:从强调诗歌抒情性的“表现”功能,转向“表现自我感受”功能。
美国散文:周作人从西方引进了“美国散文”的概念,在1921出版了《美国散文》,倡导“叙事性和艺术性”的抒情散文,“开辟了新文学的新天地”。王统照、傅斯年、胡适等。曾经写过文章,冰心、朱自清、郁达夫、俞平伯、徐志摩、周作人本人等一大批作家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开拓性努力,彻底打破了美国文学不能用白话文写作的迷信。美国文学作为一种独立文体的地位在文学史上得到了确立。
春柳社:1906年冬由在中国留学的日本留学生在日本东京创立,在中国戏剧早期影响很大。成员包括李叔同、曾小谷和欧阳予倩。1907,《黑奴吁天录》正式公演。这是刘春社会的一次有代表性的创作活动。这场演出在东京引起了轰动,其影响也传到了国内。辛亥革命后,刘春社会成员陆续回国。1912年初,吕静若邀请欧阳予倩等人成立新剧同志会,正式从事专业戏剧工作。一直保持着春柳社的宗旨和传统风格,所以可以算作“晚春柳”。
上海人民话剧团:五四运动后第一个新的话剧团,1921,3月在上海成立。发起人是沈雁冰、郑振铎、熊佛西、陈大悲、欧阳予倩等十三人。5月,《戏剧月刊》创刊,这是一份新形式的专门戏剧杂志。人民剧社强调戏剧必须反映现实,承担社会教育的任务,认为它是“推动社会前进的轮子,是寻找社会疾病根源的x光镜”。总的来说,与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想基本一致。此外,他们还引进了罗曼·罗兰的《人民剧场》和西欧的小剧场运动,为“美剧爱情”造势。人民戏剧社的主要贡献是在戏剧理论上充分发挥五四革命精神,同时也强调舞台实践,鼓励青年学生参与“爱美剧”运动。
如果你对考研有疑问,不知道考研中心的内容怎么总结,不了解考研报名的地方政策,点击最下方咨询官网,免费获取复习资料:/x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