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县位于哪个市和区。

位置: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县

南涧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南端,东经100 06′~ 100 41′与北纬24° 39′~ 25° 10′之间。东与弥渡县接壤,南与景东县接壤,西南以澜沧江为界与郧县接壤,西与凤庆县隔水相望的黑惠江,北与巍山县接壤。县城东西59公里,南北55公里,总面积1731.63平方公里。县人民政府驻南涧镇,距省会昆明356公里,距州府下关103公里。

行政区划

全县有4镇4乡,80个村(居)委会,1181个自然村,1593个村(居)组。其中:南涧镇,14个村(居)委会,179个自然村,249个村(居)组;包华镇有10个村委会,149个自然村,258个村民小组;公郎镇有14个村委会,180个自然村,226个村民小组;董小宛镇有7个村委会,132个自然村,168个村民小组;崔永乡,7个村委会,84个自然村,126个村民小组;乐丘乡有7个村委会,116个自然村,136个村民小组;碧溪乡有8个村委会,119个自然村,140个村民小组;五粮乡有13个村委会,222个自然村,290个村民小组。

人口区域

全县总人口21.9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0.5万人,非农业人口1.47万人。全县面积1731.63平方公里。

自然概观

南涧县地处滇西横断山系纵谷区,位于云岭余脉无量山与哀牢山交界处。位于澜沧江中下游和沅江上游的分水岭。地势从中南部向东北和西南方向逐渐降低。最高点是北部的太极顶山,海拔3061米,最低点是澜沧江沿岸的小湾子地区,海拔994米。地形在高山地区,除了县城10平方公里的盆地外,大部分是由谷、山、坡组成的山区或半山区。有澜沧江和元江两大水系,9条干流,59条支流。澜沧江、巴边江河和李劼河从西部流过,将县城分为四个部分:北部的南涧河谷、东南部的石洞寺深谷、西南部的公郎河谷和中西部的大山区。地貌主要由侵蚀构造地貌组成;侵蚀堆积地貌;剥蚀地貌;断块山地地貌;喀斯特地貌等。

气候特征

南涧位于中国西部热带陆海季风区,北邻东亚大陆,南临热带海洋。气候随着陆海季风的进退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从而形成干湿季节分明、四季不明显、雨热同季的低纬度山地季风气候。在此基础上,由于地形和高山走向的影响,光、热、水等气象要素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重新分布,也呈现出“一山分四季,天差地别”的立体气候和区域气候。年平均气温18.9℃,年极端最高气温34.9℃,年日照时数2196.4小时,年降雨量1015.9毫米。

土地资源

全县国土面积1731.63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99.3%,平坝占0.7%。耕地占7.72%(旱地占82.7%,水田占17.3%),林牧用地占84.17%,水域占1.4%,难利用地占6.71%。土地资源的特点是山地占绝大多数,耕地资源有限,土壤类型多,植物广泛适宜种植,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量大,水土潜力难以充分发挥。土壤资源包括棕壤、黄棕壤、红壤、紫色土、石灰(岩土)、冲积土、水稻土、盐渍土,分为16个亚类,34个土属,66个土种,10个品种。年末耕地面积12290公顷。

国民收入和工农业总产值

2007年,地方生产总值1151.9万元,同比增长1505438+0%;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一、二、三产业比重由43.5:11.0:45.5调整为41.72:12.43:45.85。财政总收入140165438+万元,同比增长20.50%;地方财政收入991.6万元,同比增长21.09%。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1908万元,同比增长29.18%;各项贷款余额654.38+0846.96万元,同比增长56.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606万元,同比增长161%。农村经济总收入78675万元,同比增长13.23%;农民人均纯收入1855元,同比增长10.0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81.90万元,同比增长31.37%。

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

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81.9万元,同比增长31.4%。交通建设:县乡公路等级不断提高,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2469公里,所有行政村、村组通达率达到87%。马安、渭南、茶小公路建设项目全面完工,市民、沙乐、无梁等一批县镇子弹路建设全面完成;建成了2个农村五级客运站和3个码头停靠站;新建村组公路830公里;投资261.4万元的农村公路通路及通畅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农田水利建设:建成“五小”水利工程1.1.2万处,修建小型水窖6.22万座,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5.96万亩,解决了7.95万人和6.68万头大牲畜的饮水问题,水利化程度达到46.4%。投资3277万元的南涧河县治理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木子坑水库扩建工程和已开发水库除险加固扩建工程进展顺利,分别完成投资5537万元和693万元。投资21.36万元,完成大龙潭水库除险加固扩建工程、大龙潭水库县城供水工程及水处理厂建设;投资654.38+0.4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7.2平方公里;农村血防水利工程、包华镇和公郎镇土地复垦整理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正在快速实施。城镇化建设:完成了县城总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新县城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修订工作,加强了县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54.38+00万元完成县城第六街建设及县委、政府、人武部搬迁;投资668万元,完成县城供水管网改造、旧城改造和金龙路“地下三线”及绿化亮化工程;国贸城项目建设用地公开拍卖,启动投资654.38+0.2亿元的县国贸城建设。投资21.5万元的公郎镇建设正在快速实施,董小宛镇、包华镇、五粮乡等乡镇建设取得良好成效。全县城镇化率21.28%,县城绿化面积3.78万平方米,绿化率18.68%。生态建设:投资5523万元完成退耕还林5.8万亩,天然林保护654.38+0.8万亩,人工造林38.8万亩,实施天然林管护654.38+0.42万元,沼气池建设654.38+0.1.47万元。云南省多部门参与山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项目、云南省中荷森林保护与社区发展合作项目及保护区一期建设已完成,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电力建设:投资4590万元完成二期农网改造,投资599万元完成西部地区农网改造工程;投资1034万元完成县城电网改造。信息化建设:网络管理中心和电子政务一、二期工程已经完成;成立云南广电网络南涧分公司。发展程控电话用户28000户,移动电话用户50800户,互联网用户2050户,有线电视用户12000户,数字电视用户4500户。认真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面完成“数字乡村”建设。

行业重组

工业和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第三产业结构由2002年的50.61:9.45:39.94调整为41.72:12.43:45.85。农业产业发展:2007年农业总产值预计为8.396亿元,比2002年增长49.26%,年均增长8.34%。粮食总产量8282万公斤,比2002年增长5.09%,年均增长65438±0%。烤烟产业的支柱地位得到巩固,被评为烟叶生产先进县,烟农收入达到12703万元(含宏达补贴),比2002年增加6038万元。以肉牛为主的畜牧业继续发展壮大,冷冻精液改良奶牛78087头,总产值32905万元,比2002年增加15562万元。养牛业产值13750万元,比2002年增加5434万元。茶产业整体效益明显提高,被评为全省茶叶生产先进县。全县新开发茶园面积32654.38+0万亩,茶园面积发展到90654.38+0万亩,采摘面积6.7万亩,实现产值1.6亿元,比2002年增加1.354亿元。大力发展腌制核桃产业,全县腌制核桃总种植面积达到41.2万亩,其中2.73万亩已进入盛果期。产量达到274万公斤,产值6850万元,比2002年增加4350万元。加快发展冬季蔬菜、马铃薯、优质油菜、芸豆等优质高效农产品,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工业发展:2007年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051.5万元,比2002年增长251.84%,年均增长28.1%;工业增加值7780万元,比2002年增长146.15%,年均增长19.74%。工业经济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投资600万元建设稳定的产业规划区;投资200万元建设白岩河工业规划区,工业规划区建设成为该县工业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南涧茶业公司通过内部联系和外部引进,实现了与广东同文行茶业的合作,生产规模从600吨增加到4000吨。罗布泊茶厂、华清公司等绿茶加工企业,南涧凤凰沱茶厂、云南南涧海鑫堂茶厂等普洱茶加工企业通过引进新技术、技术改造,生产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县矿产资源勘查全面展开,完成500千瓦以上小水电站调查评估。投资700万元建设页岩银顶河、五粮马街河电站。第三产业发展:认真落实非公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成立小湾旅行社,旅游、餐饮等服务业进一步加快发展,非公经济继续壮大。目前,全县有个体工商户3003户,从业人员4437人,注册资本5056万元;私营企业82家,从业人员2429人,注册资本19455万元。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由32%提高到49.2%。

重点工程建设

主动整合,优质服务,积极支持国家重点工程建设。2007年,投资3724万元的碧溪中华四级公路水下改线工程和投资2860万元的小湾电站孔雀山移民安置点建设进展顺利;投资2261万元的孔雀轮渡码头建设项目全面实施;投资1.251.000元的漫湾电站二期迁建工程和投资576万元的二期迁建配套工程全面完工。小湾电站施工区3个搬迁村的移民安置已全部实现,库区移民安置工作稳步推进。投资654.38+0.28万元完成瓦木子山安置点公路建设。完成颜泉村移民身份的界定和移民的实施。全面开展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编制上报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规划。完成董小宛镇茶江新区搬迁任务,强化为国家重点项目服务。同时,积极做好小湾电站、香林公路等重点项目的协调服务和后勤保障工作,加大施工区社会治安综合整治力度,全力维护工区社会稳定,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扶贫开发

2007年,抓好千村百村扶贫开发整体推进工程,先后实施18个行政村,各级整合投资5419000元,全面完成农民、自然村、行政村“866”建设工程。抓好小康示范村建设,投资19万元实施公郎会营、崔永新华小康示范村建设,完成政府投资建设任务,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增强。搞好劳务输出,成立了县劳务输出协会、昆明分会和省外四个分会,被评为全省劳务输出先进县。全县共输出劳务人员34729人,2007年实现劳务收入6543.8+740亿元。搞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投资702万元,惠及5093户农民。五年来,累计投入扶贫资金21307万元,加强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做好产业扶贫、搬迁扶贫、小额信贷和社会救助,减少贫困人口36953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就业和再就业

抓住沿海地区劳动力短缺的机遇,以提高就业能力、实现稳定高质量就业为目的,狠抓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推荐和就业后服务。年内,* * *向县外输出劳务人员5219人,累计输出劳务人员2.8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654.38+0.4亿元。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安排大龄失业人员和特殊困难失业人员临时就业100人,城镇新增就业97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5%以内。

农业

农村经济总收入69483万元,增长10.42%;农民人均总收入3397元,增长10.29%;农民人均纯收入1685元,增长6.18%;全县农村粮食总产量7867万公斤,增长7%;农民人均粮食产量385公斤,增长7%;农民获得粮食4658万公斤,下降0.32%;农民人均收入228公斤,下降0.44%。全县农民家庭经营收入68787万元,增长10.3%;全县种植收入32821万元,占经济总收入的47.2%,增长10.82%;全县第一产业收入551.82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79.4%,增长10.43%。

加强科技推广应用,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全县推广玉米容器苗移栽7486.67公顷,占计划的103.6%;推广水稻旱育稀植肥床浅插秧1453.33公顷,占计划的102.34%。推广小麦良种2673.33公顷,覆盖率79.72%;推广杂交玉米种植8220公顷,覆盖率95.88%;水稻良种推广面积1546.67公顷,科技覆盖率93.55%。建立了300公顷小麦模式、300公顷啤酒大麦模式、33.33公顷早熟蚕豆模式、66.67公顷冬春马铃薯模式、6.67公顷盆坝冬早熟蔬菜模式、33.33公顷双低油菜模式、720公顷玉米模式、200公顷水稻模式。全县推广水稻中层施肥1486.67公顷,水稻标准化带状覆盖1653.33公顷,水稻化学除草1553.33公顷;推广地膜玉米1733.33公顷。各项科技措施的推广,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粮食增产增效。计算机化农业管理面积为965,438+033.33公顷,其中啤酒大麦2,000公顷,小麦65,438+0333.33公顷,水稻466.67公顷,玉米5,333.33公顷。全县已完成立体旱作1.540公顷。

以市场为导向,稳步推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不断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当年种植啤酒大麦4566.67公顷,冬春马铃薯820公顷,冬春玉米33.33公顷,冬春蔬菜660公顷,旱地油菜65438±0.280公顷,早蚕豆486.67公顷,早豌豆446.67公顷,小春豆65438±0.280公顷,辣椒65438公顷。

社会事业

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五年来,科教文卫共投入35854万元。巩固和提高“九五”成果,投资2795万元,消除中小学危房28630平方米,新建和改建中小学校舍38533平方米;投资15万元完成民族中学整体搬迁;投资983万元在南涧一中新建教学楼、宿舍楼、职校科技楼、青少年课外活动中心;投资423万元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建立健全贫困生资助体系,加快发展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公共卫生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不断完善,以艾滋病、血吸虫病、结核病为重点的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治得到加强。投资1113万元完成县医院“农民健康工程”新住院部、感染性疾病科、县妇幼保健院综合楼、县疾控中心综合楼建设;投资305万元完成7个乡镇卫生院和13个村卫生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实施,农民参合率达到93.18%;参与资金952万元,其中中央和省级补助753万元。以彝族歌舞菜为重点的民族文化建设取得良好成效。2003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南涧跳菜艺术之乡”,“南涧跳菜”荣获第七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成功举办了庆祝建县40周年系列活动。完成“条菜”商标注册,“条菜”申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投资541万元完成县文化馆和6个乡镇文化站建设,乡镇文化站建设全面达到省级二级站以上建设标准。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取得良好成绩。县志第二次修订进展顺利。抓好“优质服务、合同管理、少生奖励”三项重点工作。投资654.38+0.2万元的县计划生育服务站综合楼正在快速实施,被评为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出生率控制在国家下达的指标以内。投资594万元,完成45个村委会办公楼建设。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不断增加,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从2002年的39.6%提高到40.6%。高度重视民生,开发就业岗位4375个,城镇登记失业率1.4%。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全县参加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总人数达到16861。城市低保标准得到保障,21万农村贫困人口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积极解决城市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投资320万元建设廉租房3000平方米。投资654.38+0.5万元的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投入使用,残疾人事业不断加强。成立县环保局,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完成了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全国经济普查和人口抽样调查。档案、地震、气象、侨务、保密、防灾减灾、新闻宣传、机构设置、政务管理、妇女儿童权益保护、老龄事业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财税、审计、工商、统计、价格、食品、金融、保险、邮政等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食品、药品卫生和质量技术监管进一步加强。

小城镇建设

结合湘临公路建设,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通过置换建设用地、公开招标等方式,全面启动了预计投资3277万元的南减河县城段治理工程。完成振兴南路与富民街交叉口至香林路拓宽方案修编,县城绿化规划及县城1:500数字地形图通过验收。总投资420万元的振兴南路延伸工程一期、总投资265438+万元的3000平方米廉租房建设项目启动。土地收购储备制度进一步完善,县城经营、建设、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完成县城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投资72万元。包华镇、公郎镇、董小宛镇等小城镇建设进一步发展。全县绿化面积发展到3.78万平方米,绿化率达到18.68%。全县城镇建成区总面积3.25平方公里,城镇总人口3.7万人,城镇化率达到19.22%,同比上升2个百分点。

林权制度改革

基本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科学制定林业发展规划,在上交所发放林权证41.4万份、林地1.596万亩,进一步明晰了林业产权,调动了林农爱林、护林、造林的积极性。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按照“终止集体企业身份,终止职工身份”的原则,全面启动供销企业改革。撤销会计核算中心,扎实开展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试点,实行“乡财政县管乡用”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规范和加强了财政收支管理,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深入实施公务员法,完成了公务员报名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南涧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重组,服务“三农”的功能明显增强。农村税费改革继续深化,农民负担大幅减轻。

2021,1,《小康》杂志发布了2021中国春季休闲百强县市榜单,南涧县排名第73位。

2018年9月,2018年度农村电子商务综合示范县名单出炉,南涧县榜上有名。

2月217,21,南涧县被列入2016年度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市、区)名单。